蔡蓉
(深圳大學總醫(yī)院,廣東 深圳)
慢性鼻竇炎病癥通常以穿刺沖洗鼻竇、微創(chuàng)手術治療為主要治療手段,慢性鼻竇炎患者在病情較輕時對日常生活的影響并不是很大,隨著時間地方發(fā)展,病情越來越嚴重,患者會感覺到不同程度的頭暈目眩、萎靡不振、記憶衰減等癥狀,同時伴有不同程度的比賽,嗅覺也受到很大的影響,且鼻竇炎癥還會蔓延至周圍組織引起其他炎癥病變。由于鼻竇炎疾病病程長,治療困難,因此在日常生活中的健康保健行為與患者病癥有著很大的影響[1-2]。本次研究立足于慢性鼻竇炎患者術后的健康教育與護理措施,選取本院某時間段內收治并實施手術治療的慢性鼻竇炎患者為研究對象,實施不同的護理方式,探究健康教育在慢性鼻竇炎手術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詳見下文。
以2016年3月到2017年5月為界限,在此時間段內本院收治的慢性鼻竇炎患者92例 ,均行手術治療,依據(jù)護理措施的不同將其分為對照組46例,行常規(guī)護理,男女患者比例25:21,年齡區(qū)間處于22-62歲,平均年齡42.35±2.33歲;干預組46例,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實施健康教育護理,男女患者比例12:11,年齡期間處于23-63歲,平均年齡43.15±2.28歲,兩組患者資料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組間數(shù)據(jù)可比。本次研究入選患者均知曉本次研究目的、研究措施,且自愿簽署調研意愿書。
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guī)護理措施,術前心理干預、術后日常護理、飲食指導、環(huán)境護理等。
干預組患者在常規(guī)措施基礎上增加使用健康教育措施,健康教育措施有:
(1)環(huán)境健康指導:將環(huán)境對于慢性鼻竇炎恢復的影響等向患者告知,同時向患者介紹病房中的空氣調節(jié)、環(huán)境調節(jié)適宜范圍,與患者建立良好的溝通的同時,減輕患者對于陌生環(huán)境的畏懼心理。
(2)健康教育知識巡檢:由護理人員向患者講解慢性鼻竇炎疾病的發(fā)病、病因、防治、日常預防等,通過多次的講解,提問,從而確保患者對相關疾病的掌握程度,同幫助患者建立正確的日常防護習慣,如:陌生環(huán)境戴口罩避免誘發(fā)感染、清理鼻涕的正確方法等[3-4]。
(3)心理情緒干預:通過護理人員與患者主動的進行交談,改善患者心理狀態(tài),化解因慢性鼻竇炎病癥帶來的負面心理情緒,將沖洗鼻腔。佩戴口罩等凡事都的優(yōu)點向患者說明,增加患者的積極性與主動性,緩解臨床癥狀表現(xiàn)。
(4)飲食認知干預:在患者術后接受護理期間,嚴格控制患者的飲食,禁食過度油膩、辛辣刺激類型的食物,避免刺激性對治療效果產(chǎn)生影響,在洗完澡、運動完、換季時主要保暖,避免冷熱交替使得機體免疫力。同時飲食應當以營養(yǎng)均衡為主,保證患者的正常生理營養(yǎng)支持[5-6]。
(5)健康教育指導:同時依據(jù)患者不同的理解接受能力實施不同的健康教育指導措施。針對于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患者,通過視頻講解、圖案講解以及印發(fā)卡通化的宣傳手冊,加深患者對于慢性鼻竇炎病癥的健康教育知識掌握。針對部分認知能力差、接受程度低的患者,可以實施一對一的健康教育知識講解,從慢性鼻竇炎疾病的發(fā)病癥狀、病理表現(xiàn)、治療原則、預防措施等相關知識進行宣講與科普,提升患者對相關健康教育知識的掌握程度。
采用本院自擬的護理滿意評分調查表,問卷總分100分,0-50分歸納于不滿意,51-80分歸納于滿意,81-100分歸納于非常滿意,護理總滿意度為護理滿意度與護理非常滿意度之和。
采用生活質量評分量表(SF-36)進行生活質量評定,評分項以心理狀態(tài)、社會能力、生活能力、機體功能為主,單項分值25分滿分,總分100分。分值與患者生活質量呈正比。
在護理結果滿意度方面,干預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相較于對照組患者更高,存在組間數(shù)據(jù)差異(P<0.05),詳見表1。
表1 護理滿意度對比(n,%)
在護理滿意評分方面,干預組患者護理滿意評分相較于對照組患者更高,存在組間數(shù)據(jù)差異(P<0.05),詳見表2。
表2 護理滿意評分對比,分)
表2 護理滿意評分對比,分)
images/BZ_295_1293_2492_2300_2545.png對照組 46 26.23±2.35 28.65±1.65 29.16±1.98 86.35±6.35干預組 46 30.56±2.65 32.26±1.69 30.65±2.11 92.35±5.68 T - 8.2915 10.3663 3.4925 4.7765 P - 0.0000 0.0000 0.0007 0.0000
干預前、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數(shù)據(jù)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干預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相較于對照組患者存在明顯差異(P<0.05),詳見表3。
慢性鼻竇炎屬于呼吸道疾病,臨床癥狀以鼻塞、膿性鼻涕、頭昏、嗅覺消退為主,該病病程長,持續(xù)期間反復發(fā)作,難以治愈,致病原因多為細菌感染,其中由于流感桿菌、鏈球菌感染多見,慢性鼻竇炎患者在所有鼻部疾病中占比45%-55%。慢性鼻竇炎臨床治療中,通常以穿刺沖洗鼻腔、手術切除等措施保守治療,在治療后的護措施方面,有效地護理措施能夠顯著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提升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穿刺鼻腔能夠將鼻腔內病變鼻竇組織進行清除,崔進鼻竇功能的恢復,重建鼻腔的通氣功能。但是手術方式實施后需要實施相應的護理措施才能夠很好的保證治療效果,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健康教育護理模式是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增加了健康教育普及,通過對慢性鼻竇炎患者普及相關的疾病常識、預防常識、治療知識等,通過有計劃、有組織的健康教育活動,指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能夠主動的避免與疾病相關的影響視線,同時選擇對健康有益、能夠減輕或者消除癥狀的行為方式。從而使得患者能夠在日常生活中預防相關疾病,提升自身的生活質量。健康教育的核心理念是通過將相關的健康教育知識進行宣講與普及,幫助患者、患者家屬樹立健康意識,改善生活中不良的生活習慣或生活狀態(tài),以良好的生活方式來保證身體健康。
表3 干預前后生活質量評分,分)
表3 干預前后生活質量評分,分)
images/BZ_303_200_1945_2302_2051.png對照組 46 16.65±2.25 18.16±2.22 17.77±2.08 19.51±2.18 18.25±2.24 19.54±2.24 19.35±2.21 21.39±2.34研究組 46 16.81±2.31 22.15±2.19 17.85±2.21 21.23±2.21 18.45±2.18 22.22±2.31 19.51±2.18 23.24±2.24 T - 0.3365 8.6780 0.1788 3.7579 0.4340 5.6489 0.3496 3.8734 P - 0.7373 0.0000 0.8585 0.0003 0.6653 0.0000 0.7275 0.0002
本次研究中,在護理結果滿意度方面,干預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相較于對照組患者更高(P<0.05);且干預組患者護理滿意評分相較于對照組更高,存在組間數(shù)據(jù)差異(P<0.05);干預前、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數(shù)據(jù)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干預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相較于對照組患者存在明顯差異(P<0.05)。
綜上所述,在慢性鼻竇炎患者的護理措施中添加使用健康教育措施,對患者生活質量有著明顯的改善,且患者護理滿意度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