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春富
郎佳子彧是北大學霸,也是綜藝達人,曾參加《最強大腦》成為明星選手。但郎佳子彧最閃亮的標簽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面人郎第三代傳承人,他在抖音上發(fā)布“哪吒”“一禪小和尚”等喜聞樂見的面人形象,吸引了眾多粉絲。
郎佳子彧積極嘗試“新題材老手藝”“老題材新做法”和前衛(wèi)的抽象創(chuàng)作,將古老的面人藝術推向極致。2019年9月,郎佳子彧被新浪新聞邀請主持《國潮改造家》,宣傳非遺文化,打造老手藝作品的“國潮”之美。
出身面人世家
95后郎佳子彧出生在面人世家,爺爺郎紹安是北京面人郎的創(chuàng)始人,其作品以小見大,細筋入骨,方寸之間展現時代風云,瞬間勾起人們的鄉(xiāng)愁野趣。父親郎志春是“面人郎”第二代傳承人,他在郎派面塑精巧細致的基礎上,融入更多的藝術元素。
3歲時,郎佳子彧就愛看父親捏面人兒,常常搬一把小凳子坐在父親身旁,一看就是兩三個小時。5歲時,郎佳子彧正式開始跟隨父親學習面塑。由于年幼,郎佳子彧對捏面人沒什么概念,只是抱著玩的心態(tài),喜歡看動畫片的他從捏小動物開始。父親鼓勵他按自己的興趣發(fā)展,喜歡怎么捏就怎么捏。
隨著郎佳子彧年齡增長,父親對他的要求逐漸升級,一個寒暑假要捏50個面人。為讓他多做面人,老爸甚至動員郎佳子彧的朋友向他索要面人,這樣他做好后送給朋友,既訓練手藝,又交了朋友。
2006年,郎佳子彧特別喜歡北京奧運會吉祥物福娃,就捏了一個福娃形象的面人,這是他做的最早的卡通面人,也是他第一次做現代題材的面人,得到父親的肯定。12歲時,他仿照爺爺郎紹安的作品《司馬光砸缸救友》,捏了一個一模一樣的作品,獲得中小學藝術節(jié)一等獎。父親夸他說,“你爺爺22歲才能做出這個作品,但是你12歲就能做出來。”
剛剛中考完,郎佳子彧第一次參加民間藝術家活動,周遭都是四五十歲的前輩,只有他是個年僅15歲的青蔥少年。由于他面人技藝出色,被北京民間藝術家協會破格吸收為會員。
2008年6月,北京面人郎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次年6月,傳承面人郎手藝的郎志麗被評為該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她是郎佳子彧的姑姑,郎佳子彧自然而然成為面人郎第三代傳承人。
創(chuàng)作推陳出新
從小看著父輩作品長大的郎佳子彧,自然想要堅持做面人,小學語文老師讓他用“舉世聞名”造句,他說:“我要讓面人郎舉世聞名?!痹诶杉炎訌劾?,父輩們的作品是時尚的,比如爺爺郎紹安的洋車夫、樣板戲等,在當時都很時髦,但反映出的時代烙印投射到今天已顯陳舊。郎佳子彧覺得無論如何創(chuàng)作,捏面人的手法技藝必然一脈傳承,如果想要具有持久生命力,必須要在繼承的基礎上不斷創(chuàng)新,反映當下時代屬性和人民生活,才能煥發(fā)出歷久彌新的魅力。
在郎佳子彧創(chuàng)作的《花季》中,小男孩迫于高三生活壓力,兩只手被課桌困住,像上了枷鎖一般,生動表現高三學子面對高考壓力時的恐懼和無奈。桌底下的腳沒有穿鞋,一個腳拇指往上翹,帶著一絲靈性,等待高考解放。
2016年,表情包表達情感的方式成為年輕人的社交新寵。郎佳子彧面塑作品《葛優(yōu)癱》就是將表情包題材應用于面人創(chuàng)作的一大嘗試。他用一塊舊毛巾和一個藥盒,做出一個沙發(fā),捏一個“葛優(yōu)躺”的表情包面人,人物張著嘴,牙齒露出來,很頹廢,很舒適,反映人們疲憊心理下的生活狀態(tài)。
郎佳子彧將《花季》《葛優(yōu)癱》等作品稱為“新題材老手藝”,指的是將面塑與當下人們熟悉的動漫人物、電影人物等形象與生活化的場景相結合。然而在他看來,這些在現實中擁有確定形象的面塑表達,尚不足以稱之為真正創(chuàng)新。他認真地說:“沒有打破傳統(tǒng)面塑追求真實感、情景重現式的基本目的,缺少創(chuàng)作者個人情感的表達?!?/p>
面塑是一種表達情緒的媒介,可以創(chuàng)作出無限的內容。郎佳子彧開始以面塑作品表現自己內心的掙扎和茫然,表現自己的快樂和童真,以自我創(chuàng)造的虛構形象來反映自身的悲歡喜樂?!?075》是一個丑陋古怪的胖子形象,郎佳子彧表達一大堆剪不斷理還亂的情緒,展示他在考研期間枯坐自習室時不知所措的心情,這種心情自己不解釋,別人不懂,引人聯想,從而產生共鳴。
在“疫苗事件”引發(fā)巨大社會共鳴的時期,郎佳子彧買來成堆的針管,創(chuàng)作囚禁在針管中的面人孩童形象。無辜的生命身處疫苗造成的困境,針管成為盛裝疾病與死亡的容器。這些現實題材作品反映他對于社會事件的態(tài)度,面塑真正成為會說話能表達的藝術。
除了面人藝術的抽象表達,“老題材新做法”也是郎佳子彧創(chuàng)作的重點。秦志怪書籍《山海經》中介紹:“南方祝融,獸身人面,乘兩龍?!崩杉炎訌匦略O計書中描述的祝融形象,再用面塑手法加以表達。他設計的祝融酷酷地立在一個山頭上,人面獸身,有三個頭,腳踏一片云,頭頂火圈,身旁有祥龍和慶云縈繞。如此完整設計一個新的形象,這在郎佳子彧父輩的面塑創(chuàng)作中未曾出現。
非遺秒變國潮
面人藝術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聽起來高大上,可也讓這些生動的手藝蒙上撣不掉的塵土。面人從業(yè)者面臨不容易出售作品和招不到學徒的尷尬局面。針對這種現象,郎佳子彧有透徹的理解。他說:“想要非物質文化遺產重新煥發(fā)生機,仍然按照以往的思路創(chuàng)作和推廣顯然行不通”。
為推廣面人非遺文化藝術,郎佳子彧特意在大學報考文化與傳播專業(yè)。2016年郎佳子彧大學畢業(yè),與同專業(yè)的好友創(chuàng)立公眾號“面人郎”。從單純宣傳作品,過渡到對作品所承載的社會現象表達,從千篇一律的教程短視頻,到探訪時尚潮流店做面塑的新模式,郎佳子彧逐漸摸清傳播的手段和方向。線下教育培訓就是郎佳子彧進行推廣的另一個重要渠道。許多學員經過短期的體驗式學習后,開始面塑制作,完成后送給同學當生日禮物。熱點事件發(fā)生時,他欣喜地發(fā)現有學員用生動的面人形象加以調侃。
2018年郎佳子彧考上北京大學藝術學院研究生。2019年2月,他參加《最強大腦》綜藝節(jié)目,在第二關龜文骨跡這一考驗記憶力的比賽中獲得第一名,評委和觀眾得知他的標簽除了北大學霸之外,真正的主業(yè)身份是非遺文化面人郎第三代傳承人,專注面人20年,已創(chuàng)作出五千多件作品,引起全場驚嘆。
2019年8月的一天,郎佳子彧將捏面人視頻放上抖音,沒想到第二條哪吒面人視頻就獲得13萬點贊量。此外他還在抖音上發(fā)布網紅卡通人物僵小魚、豬小屁、一禪小和尚,電影人物敖丙、蜘蛛俠、火神祝融、香奈兒口紅、愛馬仕包包、葛優(yōu)癱等共計二十多部面人作品,總獲贊量高達54.6萬,粉絲量突破10.7萬人。有網友甚至在評論區(qū)留言愿意花兩萬元買他的一個作品。
2019年9月,新潮非遺網綜藝節(jié)目《國潮改造家》邀請郎佳子彧作為非遺工作記者,每期采訪各種非遺繼承人,并制作一件“國潮美物”。第一期節(jié)目是他和父親聯合制作像“郎佳子彧”這樣的弄潮兒面人形象,精湛手藝令人折服,父子一起探索面人創(chuàng)作時流露的脈脈溫情讓人動容。
10月19日晚,在抖音美好奇妙夜浙江衛(wèi)視秋季盛典上,郎佳子彧和他的父親朗志春被文物大師馬未都推薦上臺。郎佳子彧向現場觀眾展示了他和父親設計的一組名為《看見》的面人作品,微型舞臺上,站立著23個各行各業(yè)的小面人,寓意傳統(tǒng)手工藝人通過短視頻讓更多人看見。
站在一旁的馬未都贊嘆:“這是第二代與第三代的傳承,也是父子之間的默契,更是老手藝與新思路的結合,讓面人這個物品在網絡時代又活了起來?!?/p>
不久前,郎佳子彧面對記者采訪時,由衷地表示:“我小時候做面人不會有許多人認同,但我長大后,通過各種媒體,讓更多人看到我的作品,也看到像我一樣的傳承人,都在努力向大家傳播東方大國的老手藝和傳統(tǒng)文化,并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了解面人,喜歡面人,愛上老手藝和傳統(tǒng)文化之美?!?/p>
責編/昕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