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延福 曹延奎
(遼寧省精神衛(wèi)生中心分院,遼寧 開原 112302)
雙相情感障礙是精神性疾病的一種,兼具發(fā)生狂躁和抑郁的臨床特征。臨床上將其納入了心境障礙的范疇,部分患者會表現出攻擊、自傷、自殺傾向,危害較為嚴重。當前,臨床常以藥物治療該疾病,其中抗精神病藥、抗癲癇、抗狂躁類藥物應用較為普遍[1]。隨著近年來精神專科的持續(xù)發(fā)展,在治療雙相情感障礙方面,治療長期化、綜合化、個體化的原則已達成共識,而以患者軀體狀況、發(fā)病病史、癥狀表現等為依據聯(lián)合、規(guī)范、對癥的治療已成為過去。本研究旨在分析雙心境穩(wěn)定劑聯(lián)合奧氮平治療雙相情感障礙患者的效果。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于遼寧省精神衛(wèi)生中心分院接受治療的172例雙相情感障礙躁狂發(fā)作患者,根據治療方法的不同隨機分為對照組(n=86)和觀察組(n=86)。對照組男性、女性分別為53例、33例;年齡最小19歲,最大72歲,平均(44.30±10.60)歲;病程最短2 d,最長14 d,平均(10.73±2.06)d。觀察組男性、女性分別為58例、28例;年齡最小19歲,最大75歲,平均(45.60±10.80)歲;病程最短2 d,最長13 d,平均(10.47±1.92)d。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患者均符合雙相情感障礙躁狂發(fā)作相關標準,確診為雙相情感障礙躁狂發(fā)作;②入院時,Bech-Rafaelsen躁狂量表(Bech-Rafaelsen Melancholia Scale,BRMS)≥20分;③無藥物過敏病史。排除標準:①對奧氮平、丙戊酸鈉、碳酸鋰等藥物過敏者;②哺乳期、妊娠期婦女;③臟器、軀體出現器質性病變者;④智力發(fā)育異常、精神障礙、顱腦外傷病史者;⑤濫用或依賴精神活性物質或酒精者;⑥近6個月內接受過電休克治療者[2]。
1.3 方法 對照組選擇雙心境穩(wěn)定劑,碳酸鋰片(金陵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南京金陵制藥廠,國藥準字H32023154,規(guī)格0.25 g)初次給藥每次0.25 g,每日2次,以給藥后病癥改善情況與效果為依據,在隨后的7 d內逐步加大藥物劑量,每日劑量≤1.5 g,確保維持患者血鋰濃度在0.6~1.2 mmol/L;丙戊酸鈉緩釋片(江蘇恒瑞醫(yī)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9991395,規(guī)格0.2 g)口服,劑量20~30 mg/(kg·d),每日2次。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奧氮平(江蘇豪森藥業(yè)集團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203263,規(guī)格10 mg),初次使用每日劑量應為10 mg,之后以患者的治療效果、耐受程度為依據逐步加大劑量,每日劑量≤20 mg,保障安全用藥。兩組患者均需接受1個月以上不間斷的治療。
1.4 觀察指標 ①比評估兩組的治療總有效率,治療6周后,以BRMS減分率對臨床療效加以評定。治療后,BRMS減分率>75%為顯效;治療后,BRMS減分率≤75%且≥50%為有效;治療后,BRMS減分率≤49%且≥25%為好轉;治療后,BRMS減分率<25%為無效[3]。②借助BRMS評定兩組患者治療前及治療2、4、6周后的狂躁程度,量表涵蓋11個條目,以5級評分法評定各條目,最低分為0分,最高分為4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的狂躁癥狀越嚴重[4]。③比較兩組嗜睡、厭食或食欲減退、便秘、肝功能異常、體質量增加等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8.0統(tǒng)計學 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包括BRMS評分等)采用()表示,組間比較行t檢驗;計數資料(治療效果、嗜睡、厭食或食欲減退、便秘、肝功能異常、體質量增加等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采用[n(%)]表示,組間比較行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89.53%,其中顯效49例,有效17例,對照組為77.90%、35例、21例。兩組比較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BRMS評分比較 治療2、4、6周后,觀察組BRM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18.04±3.16)分、(9.11±2.11)分、(5.08±1.68)分vs.(21.22±3.68)分、(12.64±3.08)分、(7.24±2.12)分],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者嗜睡0例、厭食或食欲減退0例、便秘0例、肝功能異常2例、體質量增加4例,對照組為2、6、4、9、0例。兩組數據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n(%)]
表2 兩組治療前后的BRMS評分比較(分,)
表2 兩組治療前后的BRMS評分比較(分,)
表3 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n(%)]
目前,臨床尚未明確雙相情感障礙的發(fā)病機制,多數學認為其發(fā)生與多種因素有關,如遺傳、生物、心理、環(huán)境等?,F階段,約有4%的人群患有該疾病。有研究[5]報道,多巴胺過量分泌是雙相情感障礙的主要原因,造成患者自身5-羥色胺功能嚴重下降,從而使腎上腺素α1受體敏感度提高,去甲腎上腺素功能受影響,引發(fā)躁狂發(fā)作。雙相情感障礙狂躁發(fā)作患者多會有心境高漲的表現,在發(fā)病時患者的興致往往較高,自我狀態(tài)感覺良好,但其情緒極不穩(wěn)定,往往難以捉摸,極易沖動暴戾、激怒,常對他人產生莫名的敵意,甚至有過激行為的出現,但自身情緒轉變極快,會向他人主動道歉。此類患者的思維具備目的性、計劃性,且較為活躍,表述內容與實際脫離,且不受外界因素影響[6]?;颊咴诨疾『笠话憔邆渫⒌木?、多動,興趣增加,極愛管閑事,十分驕橫,常嘩眾取寵,行為開放。在患病后,往往表現為面色紅潤,記憶力增強,性欲、食欲大增,難以入睡,睡眠逐漸減少,難以集中注意力,有幻聽現象出現,重時會出現意識障礙,毫無目的性的行為,產生幻視或幻聽的情況,乃至喪失自知能力。在躁狂發(fā)作后,醫(yī)護人員應給予患者心境穩(wěn)定劑,使其情緒快速平復,以對病癥予以有效控制[7]。當前對于該疾病的認知較淺,患病早期的就診率極低,加大了控制疾病的難度。若患者有發(fā)病傾向,應及時、主動就診,接受有效的治療。
心境穩(wěn)定劑可治療患者的情緒惡劣、激越、沖動、不穩(wěn)定等情緒。碳酸鋰可作用于突觸前膜,使其對去甲腎上腺素的攝取能力加強,進而使去甲腎上腺素在神經內含量減少,確保去甲腎上腺素正常的功能,對提升單胺氧化酶在體內的活力十分有利,強化其降解去甲腎上腺素的功能,進而使臨床癥狀緩解;同時,聯(lián)合丙戊酸鈉治療可使中性粒細胞作用減少,使患者的狀態(tài)更穩(wěn)定[8]。有關資料指出,將心境穩(wěn)定劑與抗精神病藥物聯(lián)合治療雙相情感障礙躁狂發(fā)作可取得顯著的成效[9]。本研究選擇的奧氮平可選擇性阻斷中腦邊緣系統(tǒng)的通路,將其用于治療狂躁發(fā)作的患者中的成效顯著[10]。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治療2、4、6周后BRMS評分、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均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
由此可見,應用雙心鏡穩(wěn)定劑聯(lián)合奧氮平雙治療相情感障礙患者可取得確切的療效,迅速控制躁狂的發(fā)作,且安全性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