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林
摘 要:地圖教學既是中學地理教學最重要的方法,又是中學地理教學的基礎內容,大量運用地圖是中學地理教學的重要特征之一
關鍵詞:讀圖;圖學生填;補圖
學習地理與學習其他學科不同,除了學習文字系統(tǒng)之外,尤其要重視對“圖表系統(tǒng)”的學習。地理圖像除了具有感官刺激強、信息容量大、表述簡明扼要外,在展現地理事物空間分布,解釋地理規(guī)律等方面也有著文字系統(tǒng)無法比擬的重要性,圖像系統(tǒng)增強,符合地理學科自身的特點。但學生在日常學習中普遍缺乏行知有效的地理學習方法,其中不會“用圖”、不會“概括”、不會“綜合”和舉一反三是學生感到地理難學的重要原因之一。對此,我特對高中生如何提高地圖讀圖能力的技巧和方法做出以下總結:
一、教師的示范讀圖是學生讀圖的鏡子,大部分學生對于讀圖相當于一張白紙,你怎么教,他怎么學。
教師的示范顯得非常重要。課堂示范讀圖時要注意以下幾點:一是告訴學生讀圖先讀圖名,知道你讀的是什么圖。二是要看圖例,幫助學生指出代表不同地理因素的符號,不同符號代表著不同的事物。如城市及城市的等級符號、各種礦產的符號、不同顏色所代表的地形圖等。三是將一些近似概念進行比較,通過指圖加以區(qū)別,有利于形成正確的地理概念。
二、學生讀圖練習是提高學生讀圖能力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讀圖是大腦收集地理事物、地理信息的過程,是提高初中學生讀圖能力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炊貓D與熟悉地圖是理解地圖的重要準備,又是進一步學習地圖知識與地圖技能的基礎。讀圖練習中,要讀的對象較多:有的是分布于地圖各個部位的散點,如城市,礦山等,有的是蜿蜒曲折于地圖上的各種形狀的圖形,如海洋、陸地等。對于地圖上這些不同形式的符號,在讀圖時要區(qū)別對待,以便較為準確地把握這些符號所代表的地理因素。
三、圖學生填是提高學生讀圖技能的不可缺少環(huán)節(jié)
學生填圖是大腦對已有的地理事物、地理信息進行再現的過程,是提高學生讀圖技能的不可缺少環(huán)節(jié)。教師要充分利用地理填充圖冊,讓學生在對所學內容有印象的情況下進一步熟練掌握圖上信息。通過對地理填充圖冊的運用,學生將大腦中已有的地理圖像進行分析、記憶,并動手填圖,這樣既鞏固了所學的知識,又提高了學生的讀圖、記圖能力。
四、學生拼圖、補圖、繪圖是提高初中學生讀圖技能的最有效方法。
拼圖,就是把分省(或國家)圖拼成一張完 整的地圖。在講政區(qū)圖時可以采用這個方法,既有趣又能加深學生的記憶。
補圖,是填圖的另一種形式。在復習時,我有意畫一些不完整的圖讓學生補畫完整。如降水柱狀圖、氣溫曲線圖,只畫出其中的一大部分,留有一小部分讓學生補充完整。如下圖把地球補充完整就很好判斷出地方時等信息了。
學生繪圖是讀圖過程中的“動手操作”環(huán)節(jié),是大腦對地理事物、地理信息進行提煉、加工、再現的過程,是提高初中學生讀圖技能的最有效方法,而在復習中往往被忽略。它包括彩描黑白地圖的點、線、面,繪制各種分布略圖、示意圖、剖面圖、統(tǒng)計圖等等。自己動手繪圖,有利于加深學生對地理知識的理解與記憶,同時也有利于發(fā)展學生的地理技能。
參考文獻:
[1]《也談高中地理的地圖教學》夏網林
[2]《高中階段地圖教學現狀研究》劉桂俠 張逸令 《地理天地來源》
[3]《教學地圖在中學地理教學中的應用》馬興海 ?教學論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