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顏
插圖/蔣輝明
隨著都市生活工作節(jié)奏的加快,越來越多的朋友開始喜歡戶外運動、自助旅行,在一些驢友組織中,大家可以一起相約戶外探險,感受大自然的山川秀美,但這樣的活動也存在一定的風險,倘若旅行中天公不作美,驢友遇上了惡劣的天氣,在野外發(fā)生了一些意外情況,那么受害者是否可以向其他活動組織及參與者主張賠償呢?在司法實踐中,這類案件并沒有統(tǒng)一的裁判規(guī)則,常有類案不同判的現象。民法典在侵權篇第一千一百七十六條新設了自甘風險的免責原則,從而為此類案件統(tǒng)一了裁判標準。良法善治,該規(guī)定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不僅有利于保障人民群眾參加文體活動的自由,而且也有助于我國文體事業(yè)的發(fā)展。
民法典侵權篇第一千一百七十六條規(guī)定,自愿參加具有一定風險的文體活動,因其他參加者的行為受到損害的,受害人不得請求其他參加者承擔侵權責任;但是,其他參加者對損害的發(fā)生有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的除外?;顒咏M織者的責任適用本法第一千一百九十八條至第一千二百零一條的規(guī)定。
這是我國第一次對“自甘風險”免責作出規(guī)定,中國人民大學教授王利民曾談到“自甘風險”是指受害人已經意識到某種風險的存在,或者明知將遭受某種風險,卻依然冒險行事,致使自己遭受損害情形?!白愿曙L險”一般也可以理解為“當事人對危險的自愿承擔”,在過去的侵權責任法中并未規(guī)定此項原則。從上述內容來看,當參與活動的人員受到傷害,其他參與人員想要適用“自甘風險”原則免責的,需要滿足如下條件:(1)組織者組織的文體活動有一定的風險,例如蹦極;(2)受害人對該危險有意識,但是自愿參加;(3)受害人參加此活動,因其他參加者的行為造成損害;(4)組織者、其他參加者沒有故意或者過失。
倘若一個人自愿參加拳擊比賽,那么這個人必然在參賽前已預知自己可能在賽場中被打的危險性,這是一種不證自明的常識。體育活動最能體現“自甘風險”原則的情景。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高速發(fā)展,居民生活水平提升,我國文體事業(yè)也隨之發(fā)展起來,但其中的法律糾紛也隨之日益增多。司法實踐中對活動參與者受害的裁判規(guī)則不統(tǒng)一,造成一些機構,特別是教育機構不愿開設籃球、足球等對抗性激烈、存在一定風險性的體育活動,但這并不利于孩子的成長。社會急需要法律來釋明這類活動中的法律責任分配問題。因此,民法典草案第二稿中便首次啟用了自甘風險的規(guī)定,但彼時該規(guī)定強調的是受害人自愿參加危險性的活動,不得請求他人承擔侵權責任。之后的正式稿對“危險活動”進行了限制,將其替換為“具有一定風險的文體活動”,從而縮小了自甘風險免責的適用范圍。當然,如何定義“具有一定風險的文體活動”的范圍,還有待新的司法解釋出臺釋明。
“自甘風險”的概念最早源于西方,古羅馬法學家將平等和責任的學說與“不能違背自己言辭”原則結合,形成了現代英美法系“自甘風險”理論中的“同意非謂為侵害”原則,即一個人根據自由意志和自愿行為所遭遇的傷害不視為法律上的傷害,行為人自己承擔責任是其自愿選擇的必然后果。我國民法典新設了此項原則,相比較國外的自甘風險規(guī)定,其關注的重點并不一致,國外更多的是適用于約束組織活動者的法律中,而我國的規(guī)定則偏向于約束受害者索賠的范圍。這也可能是為了避免一些人“巨嬰式”的行為習慣,畢竟一個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應當對自己的行為和后果負責。
如今短視頻直播已經成了社交媒體的新寵,在這類平臺上,每一個人都可以自行創(chuàng)作,作為一個自媒體人向外界傳達自己的觀點,但也會有一些人為了獲得足夠的流量、點贊和打賞而選擇拍攝一些具有高風險的視頻?!盎ń分辈ァ痹幸幻熬W紅”小吳,常常發(fā)布一些徒手攀爬高樓的危險視頻并獲得了百萬粉絲,但2017 年小吳在一次攀爬大廈時,不幸失手墜亡。小吳的母親是一名精神殘疾人員,沒有任何收入,只有小吳一個兒子。小吳去世后,吳母的監(jiān)護人周某代其向“花椒直播”起訴,認為該平臺在明知小吳視頻中存在危險動作的情況下,卻沒有對小吳盡到足夠的安全保障義務,甚至與小吳一起分享了粉絲打賞的收益,對小吳的死負有責任,應當賠償吳母因此損失的撫養(yǎng)費。北京互聯(lián)網法院在2019年判決支持了吳母,并酌定“花椒直播”賠償3萬元?!盎ń分辈ァ辈环?,提出上訴,認為小吳的情況屬于“自甘風險”,平臺應當可以免責。北京市第四中級人民法院在當時認為小吳從事的高空建筑物的攀爬活動并非一項具有普通風險的文體活動,且侵權責任法并未規(guī)定自甘風險規(guī)則,所以未支持上訴意見,最終維持了一審結果。
本案系民法典頒布前的一則關于“自甘風險”免責的典型案例,雖然該直播平臺為了利益存在放任小吳拍攝這種徒手爬樓視頻的行為,其管理不當對小吳的去世負有一定的過錯,但是小吳攀爬的地點已經超出了網絡直播平臺的物理管理空間,平臺根本無法為其提供安全保障。對此,中國人民大學教授楊立新曾在民法典宣講活動中表示,二審法院在關于該案不適用自甘風險原則的認定上尚有斟酌的余地。本案在民法典頒布后應適用“自甘風險”免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