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宗桃 肖成忠 鄧義才 鄧軍
摘要:提出了精甲霜靈在黃瓜和土壤中的氣相色譜串聯(lián)質譜的殘留分析方法,并于廣東、山東和湖南三地進行了15%精甲霜靈氟嗎啉可濕性粉劑在黃瓜上殘留的田間試驗,研究了精甲霜靈在黃瓜和土壤中的消解動態(tài)和最終殘留量。黃瓜和土壤通過乙腈提取、鹽析和離心凈化,采用氣質聯(lián)用儀(GC-MSMA)檢測。在0.05、0.1和Img/kg等三個添加水平下,精甲霜靈在黃瓜和土壤中的平均添加回收率分別為94.58%-105.52%和82.55%-100.97%,相對標準偏差(RSD)在5.1%-8.6%和4.2%-6.4%,最小檢出量為0.05ug,最低檢測濃度均為0.05mg/kg。田間試驗結果表明:精甲霜靈在黃瓜和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別為4.8-10.5d和7.5-19.2d。最終殘留量檢測結果顯示15%精甲霜靈氟嗎啉可濕性粉劑用于防治黃瓜霜霉病,施藥劑量不超過225g a.i/hm2,最多施藥3次,安全間隔期為5天。
關鍵詞:精甲霜靈;黃瓜;土壤;殘留;氣相色譜串聯(lián)質譜法
精甲霜靈(metalaxyl-M)是甲霜靈兩個異構體中的一個,是甲霜靈的高效體,化學名稱為N-(2一甲氧基乙?;?N一(2,6-二甲苯基)-D-丙氨酸甲酯。精甲霜靈是一種低毒廣譜的氨基甲酸酯類殺菌劑,具有藥效高、內吸性強、雙向傳、殘效期長等特點,在同等防病效果的情況下,只需甲霜靈用量的一半。在土壤中降解速度比較快,提高了對使用者和環(huán)境的安全性,對果蔬、煙草、糧油等作物上由霜霉病菌、疫霉病菌、腐霉病菌所致的病害具有高效較好的防治效果,毒性急、效果快,但容易產生抗藥性,常與其他藥劑混配使用,如精甲霜靈氟嗎啉、精甲霜靈惡霉靈、精甲霜靈錳鋅等[1-4]。
目前,文獻中已有精甲霜靈在煙葉、西瓜、馬鈴薯、西紅柿、黃瓜等作物的殘留動態(tài)研究報道,未見精甲霜靈在黃瓜及土壤上的殘留行為的相關報道。對精甲霜靈殘留量的測定方法較多,有液相色譜一串聯(lián)質譜法、高效液相色譜法和氣相色譜一質譜法。本試驗提出了一種操作簡單,準確度和精密度均符合殘留分析要求的精甲霜靈氣相色譜串聯(lián)質譜分析方法,分析了精甲霜靈在黃瓜和土壤中的殘留行為,以期為黃瓜中精甲霜靈殘留檢測提供技術參考,為甲霜靈在黃瓜上的安全使用提供依據(jù)。
1材料與方法
1.1試劑和儀器
精甲霜靈標準品(某企業(yè)提供);乙腈:色譜純;丙酮:色譜純;無水MgS04分析純;NaCl:分析純。
氣相色譜串聯(lián)質譜儀(氣相系統(tǒng):安捷倫7890B;質譜系統(tǒng):安捷倫5977);搗碎機;電子天平;精密移液槍;高速離心機、氮吹儀以及其他實驗室常用儀器設備。
1.2田間試驗設計
試驗于2014-2015年在廣東省廣州市、山東省濟南市、湖南省張家界市三地露天試驗地進行。供試農藥為15%精甲霜靈氟嗎啉可濕性粉劑。按農藥殘留試驗準則要求設計試驗小區(qū),每小區(qū)面積20m2,各小區(qū)之間設隔離帶保護行,重復3次,另設不施藥對照區(qū),用來采集空自對照樣品,采用手動噴霧器噴霧施藥,整個試驗階段禁用與精甲霜靈類似的農藥。
1.2.1消解動態(tài)試驗
黃瓜消解動態(tài):采用1次施藥多次采樣方法進行,并做標記,施藥劑量為225g a.i/hm2:在黃瓜生長到成熟個體一半大小時施藥,施藥后2h、1、3、5、7、10、14、21、28d用隨機方法在試驗小區(qū)內不同位置采集確已著藥、生長正常、無病害的黃瓜果實(2kg以上)。
土壤消解動態(tài):選一20m2無作物空白平整無植被土地,以225g a.i/hm2施藥濃度,按照當?shù)攸S瓜園的每畝噴藥用水量換算出該小區(qū)的用藥量和用水量,進行均勻噴霧。土壤取樣時間同黃瓜動態(tài)樣品,樣品采集12點,取土深度為0~10cm,取樣量不少于lkg。
1.2.2最終殘留試驗
設兩個施藥劑量,分別為低劑量(150g a.i/hm2)和高劑量(225g a.i/hm2),施藥次數(shù)為2次和3次,施藥時間為黃瓜生長到成熟個體一半大小時,施藥間隔期7d,每個處理重復3次,并做標記。于末次施藥后1、2、3、5d采集黃瓜和土壤樣品(取土深度為0-15cm)。
1.2.3黃瓜果實和土壤樣品預處理
黃瓜樣品:將黃瓜取出果柄,切碎、混勻,四分法留樣250g,于-20℃保存?zhèn)溆?。土壤樣品:去除石塊、雜草及根莖等,過1mm孔徑分樣篩,混勻,四分法留樣250g,于-20℃保存?zhèn)溆谩?/p>
1.3測定方法
1.3.1黃瓜樣品前處理
準確稱取均質后的樣本10g于離心管中,加入乙腈10ml,渦旋震蕩1min,然后加入1.0g NaCl和4.0g無水MgSO4渦旋Imin,3800r/min離心5min,取上層清液1ml于5ml高心管中,氮吹儀吹干,用丙酮定容至1ml,過0.22?m濾膜到自動進樣瓶中,待測。
1.3.2土壤樣品前處理
準確稱取搗碎的土壤樣本5g于離心管中,加入乙腈10ml,渦旋震蕩1min,然后加入1g NaCl和2g MgSO4渦旋1min,3800r/min離心5min。取上層清液1ml于5ml離心管中,氮吹儀吹干,用丙酮定容至1ml,過0.22?m濾膜到自動進樣瓶中,待測。
1.4分析測定
色譜條件:色譜柱:HP-5MS石英毛細管色譜柱(30m×0.250mm×0.25?m);載氣:高純氦氣(純度不小于99.999%),恒流模式,流速1ml/min;進樣口溫度230cC;進樣量1?l;進樣方式:不分流進樣。柱溫升溫程序:柱初始溫度120℃,保持1min,以30℃/min升至210℃,以5℃/min升至240℃,保持2min。后運行280℃,1min。質譜條件:電子轟擊離子源(El);離子源溫度230℃;四極桿溫度150℃;傳輸線溫度280℃;采集模式:全掃描和選擇離子檢測;溶劑延遲4min;全掃描范圍m/z50~500;選擇定量離子m/z160,選擇定性離子m/z160、234、249;進樣量:1?l。
1.5標準溶液的配置和標準曲線的配置
準確稱取精甲霜靈標準品,用丙酮溶解配置成1000mg/L的標準儲備液,分別用空白黃瓜提取液和空白土壤提取液準確配成0.05,0.10,0.50,1,2mg/L系列的黃瓜和土壤基質標準溶液,在上述色譜/質譜條件下進樣測定,以精甲霜靈基質標準液濃度(工)與監(jiān)測離子峰面積(v)制作標準曲線。
1.6添加回收率試驗
取未施用過精甲霜靈的黃瓜和土壤進行添加回收率試驗,添加水平為0.05、0.50、1.00mg/kg,每檔重復5次。
2結果與分析
2.1方法的線性范圍、回收率、精密度及檢出限結果表明:在0.05~2mg/L范圍內,精甲霜靈基質標準溶液濃度和測得的相應峰面積呈良好的線性關系(見表1),其黃瓜基質標準曲線方程為:Y=67061x-439.7,相關系數(shù)為:R2=0.999;土壤基質標準曲線方程為:Y=51059x+1379,相關系數(shù)為:R2=0.996。在0.05-1.00mg/kg添加水平下,精甲霜靈在黃瓜和土壤中的平均添加回收率分別為94.58%-105.52%和82.55%-100.97%,相對標準偏差(RSD)在5.1-8.6和4.2-6.4(見表2和圖1)。精甲霜靈在上述儀器條件下的保留時間為6.81min,在黃瓜和土壤中的最小檢出量均為0.05?g,最低檢測濃度均為0.05mg/kg,靈敏度和準確度符合農藥殘留準則的要求。
2.2精甲霜靈在黃瓜上的消解動態(tài)
2014-2015年,在廣東省廣州市、山東省濟南市、湖南省張家界市兩年三地的消解試驗結果(見表3)顯示:2014年,施藥2h后,精甲霜靈在三地黃瓜上的原始沉積量分別為
2.3精甲霜靈在土壤上的消解動態(tài)
2014-2015年,在廣東省廣州市、山東省濟南市、湖南省張家界市兩年三地土壤上的消解試驗結果(見表4)顯示:2014年,施藥2h后,精甲霜靈在三地土壤上的原始沉積量分別為
2.4精甲霜靈在黃瓜和土壤中的最終殘留量
2014-2015年,在廣東省廣州市、山東省濟南市、湖南省張家界市兩年三地的黃瓜和土壤上的的最終殘留檢測結果(見表4)表明:15%精甲霜靈氟嗎啉可濕性粉劑以低劑量(150g a.i/hm2)和高劑量(225g a.i/hm2)施藥2次和3次,精甲霜靈的殘留量與施藥濃度、施藥次數(shù)基本上呈正相關,施藥濃度越高、次數(shù)越多,殘留量越高;精甲霜靈的殘留量與采收間隔期呈負相關,采收時間距最后一次施藥時間越長,殘留量越低(見表5)。
3結論
本研究采用精甲霜靈在黃瓜和土壤中殘留量的前處理和氣相色譜串聯(lián)質譜上的檢測方法,并進行了15%精甲霜靈氟嗎啉可濕性粉劑在黃瓜和土壤中的消解動態(tài)和最終殘留試驗。消解動態(tài)結果表明:精甲霜靈在黃瓜和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別為4.8-10.5d和7.5-19.2d。最終殘留量襝測結果顯示:15%精甲霜靈氟嗎啉可濕性粉劑用于防治黃瓜霜霉病,施藥劑量不超過225ga.i/hm2,最多施藥3次,安全間隔期為5天,收獲的黃瓜中精甲霜靈的最大殘留量為0.17mg/kg,符合我國制定精甲霜靈在黃瓜上的最大殘留限量值為0.5mg/kg(CB2763-2016)。合理使用建議:15%精甲霜靈氟嗎啉可濕性粉劑防治黃瓜霜霉病,按照推薦劑量150-225g a.i/hm2,施藥2次,施藥間隔7d,最后一次施藥距采收間隔期為5d。
參考文獻
[1]王文橋,王麗,韓秀英,等.北方五?。▍^(qū))馬鈴薯晚疫病菌對甲霜靈和精甲霜靈的敏感性檢測[J].植物保護,2012,38(3):116-121.
[2]張蕊蕊,胡偉群,朱衛(wèi)剛.精甲霜靈與代森錳鋅混配防治煙草黑脛病的增效作用[J].浙江農業(yè)科學,2017,58(5):823-825.
[3]蔣夢云,鞏文雯,劉慶菊,等.辣椒及土壤中咯菌腈、精甲霜靈和溴氰蟲酰胺的殘留及消解動態(tài)研究[J].廣東農業(yè)科學,2018,45(11):60-67.
[4]李義強,曹愛華,馬強,等,精甲霜靈在煙葉和土壤中的殘留量和降解規(guī)律[J].煙草科技,2008(6):56-59。
基金項目:農藥登記殘留試驗項目(062-2014F292-1601)
作者簡介:何宗桃,碩士,農藝師,主要從事農藥殘留檢測、農產品質量安全及農藥監(jiān)管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