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就湘西南地區(qū)玉米高產高效栽培技術進行了具體的介紹,提出了玉米高產高效栽培技術推廣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其有效的改進措施,希望能夠為玉米種植產業(yè)提供參考以及借鑒,不斷提高玉米的產量以及質量。
關鍵詞:玉米;高產高效;栽培;技術;推廣
玉米作為我國一種重要的農作物,與小麥以及水稻構成了我國三大糧食作物。近年來,隨著人們對玉米需求量的不斷增加,玉米在湘西南地區(qū)的種植面積逐漸增加,其產量以及質量對于當地經濟發(fā)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因此,如何對現有的玉米種植面積進行充分利用,從而實現高產以及高質量的生產目標越來越受到了人們的關注。筆者結合自身多年工作經驗,就玉米高產高效栽培技術及其推廣工作介紹如下。
1玉米高產高效栽培技術
1.1選種
在玉米播種之前,品種選擇是關鍵。由于湘西南山區(qū)氣候特殊,生態(tài)差異大,全年云霧陰雨天氣多,日照少:春旱、秋旱、伏旱在不同區(qū)域都有發(fā)生。土壤貧瘠,耕作粗放,常年大小斑病、紋枯病流行。故雜交玉米的選種應該特別注意品種的抗逆性和適應性,應選擇那些適宜早播,前期耐陰濕,后期耐干旱,灌漿脫水快,耐瘠薄耐密植的中稈大穗緊湊型品種。如曾經的臨奧、潞玉系列正逐漸被正大系列代替。因高產穩(wěn)產、粒硬稈矮、抗倒性好、不禿尖、耐密植而深受廣大農戶歡迎。
1.2選地
山區(qū)土壤比較瘠薄,水利設施差,玉米高產高效栽培必須要加強對土壤深厚程度的重視,盡可能選擇土層深厚、土質疏松、有機質豐富、光照充足、水源方便的向陽高肥田。提倡水旱輪作,開發(fā)冬閑田,推廣冬種綠肥改土,丘陵旱地小壟雙行密植,海拔600m以上山地采用窄膜覆蓋技術,從而有效提高玉米的產量。
1.3施肥
由于目前推廣的大多是緊湊型玉米品種,株型緊湊通風透光性好適于密植。因密度增加群體需肥量也相應增大。故施肥上必須堅持“施足底肥、配方施
肥、重施穗肥”的基本原則,在玉米的不同生長時期按照規(guī)定用量對其進行施肥,可以將農家肥和配方肥混合后作為基肥,從而有效提高土壤肥力,實現疏松土壤的目的;6-7葉期或栽后7-10天畝用尿素5kg追肥促苗,促進苗齊苗壯,提高群體整齊度。在播后60天,9-11葉全展時,也就是拔節(jié)孕穗的大喇叭口期,需加大施肥量,以速效性氮肥為圭??僧€施尿素15-20kg,促壯稈大穗。抽雄始期視情況可每畝再追尿素5kg攻粒。這樣幾次追肥的施人可以保證土壤具備足夠并且持續(xù)的肥力。
1.4播種
應當根據不同區(qū)域和土壤墑情選擇相應的播種時間。低山丘陵3月中下旬,高山區(qū)清明至谷雨期間,地表5-10cm土層溫度穩(wěn)定超過10℃即可播種,育苗移栽還可以提前半個月。土壤濕度以手握成團拋之即散最為適宜,否則應灌溉或等雨播種。播深4-5cm為宜,做到深淺均勻。若深淺不一易致出苗早晚不一樣而產生大小苗。根據品種選擇相應的播種密度,通常緊湊型玉米每667m2的田塊中種植4500-5500株為宜。平展型玉米3000-4500株。
1.5查苗補苗、間苗定苗
在玉米種植過程中,需要做好相關間苗以及定苗管理工作,以防幼苗因間距設置不合理而出現肥料以及水分爭搶的情況,進而出現養(yǎng)分浪費,導致幼苗營養(yǎng)不良現象的出現[1]。一般3葉左右間苗,4-5葉定苗,同時還需進行補播種或者移苗補栽工作,以促進個體協調發(fā)展,防止和減少空稈發(fā)生。在實際的耕種過程中,還需結合苗期以及拔節(jié)期開展相關小培土以及大培土工作,進而使玉米獲得更好的生長條件。
1.6灌溉
灌溉是玉米種植過程中一項重要的田間管理工作。尤其是在追肥工作完成后做好相關灌溉工作可以有效促進玉米苗吸收并且利用養(yǎng)分。充分發(fā)揮水肥協同效應,緩解后期因干旱脫水脫肥引起的早衰。
1.7病蟲害防治
在玉米全期必須要做好相關病蟲害的防治工作。對于各種病蟲害應當及時采用農藥進行防治,尤其是地老虎、玉米螟等各種害蟲及近年越來越流行的莖腐病、紋枯病,必須及時采取有效的藥劑將其消滅,從而有效降低其可能造成的損害。
2對玉米高產高效栽培技術進行推廣應用的重要性
玉米作為一種重要的糧食作物,不僅有較強的地域和氣候的適應性,同時其應用范圍也極為廣泛。對玉米高產高效栽培技術的推廣過程也是幫助農戶進行學習的過程,例如種植戶在學習玉米高產高效栽培技術后可以有效的提高生產水平,并將它應用于其他農作物上,從而幫助他們獲取更高的經濟效益,改善生活,促進當地經濟的發(fā)展[2]。因而,對玉術高產高效栽培技術的推廣及應用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3玉米高產高效栽培技術推廣應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當前,針對玉米高產高效栽培這一重要的農業(yè)技術已經開展了一定的研究,但是在推廣應用以及創(chuàng)新研發(fā)方面仍然存在著各種問題以及制約因素,使我國玉米高產高效這一目標的實現受到了嚴重的阻礙。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3.1相關主管部門對推廣工作缺乏足夠的重視
玉米高產高效栽培技術的推廣是一項涉及范圍較廣的工作,要想獲得良好的推廣效果離不開政府部門的主導。然而,在實際推廣過程中并沒有得到足夠重視,其推廣工作尤其是研發(fā)環(huán)節(jié)進展緩慢,經費投入嚴重不足,使玉米技術創(chuàng)新進程受到較大限制,此外后備研發(fā)力量的不足也使推廣效果受到了較大影響。
3.2缺乏完善的技術以及基礎設施建設
相關主管部門在玉米高產高效栽培技術推廣方面的投入不足導致其技術以及基礎建設無法達到相應標準。一方面,種植戶自身缺乏足夠的知識水平,使得田間管理等各種高產栽培技術無法有效跟進;另一方面,相關科研團隊沒有與企業(yè)市場進行有效對接,政府也沒有做好相關引導,致使基礎設施條件和技術支撐不到位,使得創(chuàng)新技術的推進時間拉長。
3.3沒有建立全面的推廣工作體系
玉米高產高效栽培技術的推廣離不開多方合作,因而必須為其建立一個較為完善的工作體系。然而,由于不完整的體系建設造成相關推廣應用工作并不具備應有的秩序以及實踐策略,進而使推廣應用無法得到大規(guī)模的實現。此外,缺乏完善的推廣體系還導致后期農民沒有獲得足夠的保障,各方在合作銜接方面出現斷點,很難持續(xù)進行工作,這一系列因素導致推廣工作效果并不理想。
4解決措施
4.1提高相關主管部門對推廣工作的重視
相關主管部門必須要加大對玉米高產高效栽培技術推廣工作的重視,對農業(yè)科研項目尤其是玉米高產高效栽培項目加大投入。只有具備了足夠并且穩(wěn)定的科研支持,同時保證農業(yè)新技術推廣獲得足夠的后續(xù)保障,才能使科研團隊基礎設施不高的問題得以有效解決[3]。此外,相關部門還需加大對玉米技術的宣傳工作,使農民以及農業(yè)經營企業(yè)不斷提高重視程度,使科研生產市場完全接軌。
4.2建立完善的推廣工作體系
要想對玉米高產高效栽培技術進行有效推廣,就離不開政府、科研機構、農業(yè)經營企業(yè)以及農戶之間的通力合作。在推廣體系的建設過程中,必須加強各點之間尤其是科研機構與農業(yè)經營企業(yè)之間的連接工作,最終建立一個在政府部門引導下縮短科研機構研發(fā)周期,政府與農業(yè)企業(yè)為科研機構提供足夠的資金援助,科研機構以科研成果反哺農業(yè)企業(yè)和農戶,而農業(yè)企業(yè)和農戶積極開展試點示范和推廣應用的推廣體系。
4.3對種植戶進行積極引導
當前,種植戶所使用的玉米種植技術與高產高效栽培技術之間存在著一定的落差。要想補齊高產高效栽培技術的短板,就必須由政府牽線搭橋,在病蟲害防治方面,建立一個專業(yè)的病蟲監(jiān)管測報體系,對農民及時更新病蟲害的防治信息;在肥料方面,由政府相關主管部門進行主導,從而對其進行統(tǒng)一的施肥技術指導,同時要積極完善基層農技服務部門在種子肥料及病蟲測報方面的一體化建設。
5結語
綜上所述,對玉米高產高效栽培技術進行推廣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但是當前其推廣工作仍然存在著很多阻礙,還需相關主管部門以及工作人員進行一一解決,從而盡可能實現玉米高產高效栽培技術的推廣目標。
參考文獻
[1]楊美華.淺談山區(qū)玉米高產栽培技術推廣應用[J].農民致富之友,2016(2):183-184.
[2]蔣碧英.秋玉米高產栽培技術與推廣應用[J].農技服務,2017,34(9):35.
[3]韓鎮(zhèn)萍.山東玉米高產栽培技術的推廣和應用[J].農業(yè)工程技術,2016,36(35):73.
作者簡介:雷勛,農藝師,從事基層農業(yè)技術推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