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高華 高建路
摘 要:文章主要介紹一種新的低速新能源電動轎車充電插座蓋結構,摒棄現有充電插座蓋的一些缺點打開時占用空間大,在停車狹窄的空間內無法打開;車輛在行駛過程中,因道路顛簸晃動而造成的充電蓋間隙增大,密封性能差,雨水及其它液體容易進入充電插座,從而導致充電機損壞或出現漏電安全事故,通過本研究,在技術層面和部件結構上克服并解決了上述問題。
關鍵詞:低速;電動轎車;充電;行駛;充電機;事故
中圖分類號:U469.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7988(2020)03-24-04
1 引言
隨著國家環(huán)保要求[1]更加嚴峻的形勢,大眾出行的交通工具也由之改變,上班或出行距離在3-8KM范圍內,原來采用自行車、兩輪電動自行車和燃油摩托車[2]由于在行駛過程無法實現遮風避雨,續(xù)航里程也不能滿足上、下班或一個來回的需要,環(huán)境污染,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越來越高等原因,出行交通工具需要新的市場需求,同時,交通工具要求能滿足大眾的消費水平要求價格不能太高。這時,四輪低速新能源電動轎車[3]應運而生了,它不僅具有遮風避雨、方便出行的特點,并且價格不高,大眾能消費的起,速度還不高,不會造成交通事故,本產品一經面世,受到市場的歡迎和熱捧。
低速新能源電動轎車是以電池[4]為動力,用電機驅動車輪行駛的車輛。當電池電能耗盡后,利用充電設備對其進行充電即可補充電能[5],在大眾使用過程中方便、環(huán)保。由于充電插座連接充電機[6],需要在充電插座的外部設置蓋,防止充電插座進入灰塵或液體。
但目前的充電插座蓋具有一定的操作難度和安全隱患,需要開發(fā)一種使用時占用空間小、密封[7]性能好且使用方便的充電插座蓋的技術方案。
2 新能源電動轎車充電插座蓋
2.1 思路與原則
將充電插座蓋插入車身殼體,按壓凸緣使鎖止蓋向內移動,鎖止蓋通過第二彈簧推動密封蓋向內移動,密封墊與充電插座接觸后,鎖止蓋繼續(xù)向內移動,密封蓋套筒推動鎖止桿擺動,使滑銷沿滑道由平直部滑動到第二傾斜部,在第一彈簧的作用下,鎖止桿自鎖并且其外端頂在車身殼體上,密封墊在第二彈簧[8]的作用下與充電插座緊密接觸實現充電插座的密封。
2.2 結構設計及原理
充電插座蓋,一種充電插座蓋,包括鎖止蓋1、密封蓋2和解鎖蓋3。鎖止蓋1包括外套筒4、內套筒5和凸緣6,外套筒4同軸套設在內套筒5的外部,凸緣6固設在外套筒4的外端;外套筒4壁上均布有三個通長孔7,通長孔7的長度方向與外套筒4的軸線平行,外套筒4的內圓面與通長孔7對應處設有滑道8,滑道8包括依次連接的平直部21、第一傾斜部22和第二傾斜部23;內套筒5壁上設有與通長孔7對應的通孔9,外套筒4與內套筒5之間安裝有鎖止桿10,鎖止桿10穿過通長孔7和通孔9,鎖止桿10上設有滑銷11,滑銷11與滑道8接觸,鎖止桿10可在通孔9中伸縮及擺動,滑銷11與內套筒5的外圓面之間設有第一彈簧12。見圖1:
密封蓋2的內端面設有環(huán)形凹槽24,環(huán)形凹槽24內設有密封墊13;密封蓋2的外端面設有密封蓋套筒14,密封蓋套筒14同軸可滑動的安裝在外套筒4與內套筒5之間,密封蓋套筒14與外套筒4通過第一連接機構連接,第一連接機構包括連接銷17和鉤形槽18,連接銷17設在密封蓋套筒14的外圓面上,鉤形槽18設在外套筒4的內圓面上,連接銷17可沿鉤形槽18滑動;密封蓋2的外端面設有彈簧定位銷25,彈簧定位銷25的外部套設有第二彈簧15,第二彈簧15位于密封蓋2的外端面與內套筒5之間。見圖3。
解鎖蓋3的內端設有解鎖蓋套筒16,解鎖蓋套筒16同軸可滑動的安裝在外套筒4和內套筒5之間,解鎖蓋套筒16與外套筒4通過第二連接機構連接,第二連接機構包括連接塊19和滑動孔20,連接塊19設在解鎖蓋套筒16的外圓面上,滑動孔20設在外套筒4壁上,連接塊19可沿滑動孔20滑動。如圖4。
拽拉鎖止蓋即可將密封蓋拉出。第二連接機構包括連接塊和滑動孔,連接塊設在解鎖蓋套筒的外圓面上,滑動孔設在外套筒壁上,連接塊可沿滑動孔滑動。第二連接機構將解鎖蓋與鎖止蓋連接為一個整體,防止解鎖蓋脫離鎖止蓋而丟失?;腊ㄒ来芜B接的平直部、第一傾斜部和第二傾斜部。鎖止桿與平直部接觸時充電插座蓋處于鎖止狀態(tài),鎖止桿與第二傾斜部接觸時充電插座蓋處于解鎖狀態(tài),第二傾斜部為平直部與第二傾斜部的過渡。密封蓋的內端面設有環(huán)形凹槽,密封墊設在環(huán)形凹槽內。環(huán)形凹槽與充電插座匹配,密封效果好。密封蓋的外端面設有彈簧定位銷,第二彈簧套設在彈簧定位銷的外部。如圖5。
工作原理是,圖1示出了本充電插座蓋的鎖止[9]過程:將充電插座蓋插入車身殼體26,按壓凸緣6使鎖止蓋1向內移動,鎖止蓋1通過第二彈簧15推動密封蓋2向內移動,密封墊13與充電插座27接觸后,鎖止蓋1繼續(xù)向內移動,密封蓋套筒14推動鎖止桿10擺動,使滑銷11沿滑道8由平直部21滑動到第二傾斜部23,在第一彈簧12的作用下,鎖止桿10自鎖并且其外端頂在車身殼體26上,密封墊13在第二彈簧15的作用下與充電插座27緊密接觸實現充電插座27的密封。
解鎖過程是按壓解鎖蓋3,解鎖蓋套筒16推動鎖止桿10擺動,使滑銷11沿滑道8由第二傾斜部23滑動到平直部21,滑銷11的外端收入鎖止蓋1內,此時可將充電插座蓋拉出,進行充電。見圖6。
2.3 具體使用方法
當需要鎖止時,將充電插座蓋插入車身殼體,按壓凸緣使鎖止蓋向內移動,鎖止蓋通過第二彈簧推動密封蓋向內移動,密封墊與充電插座接觸后,鎖止蓋繼續(xù)向內移動,密封蓋套筒推動鎖止桿擺動,使滑銷沿滑道由平直部滑動到第二傾斜部,在第一彈簧的作用下,鎖止桿自鎖并且其外端頂在車身殼體上,密封墊在第二彈簧的作用下與充電插座緊密接觸實現充電插座的密封。當需要解鎖時,按壓解鎖蓋,解鎖蓋套筒推動鎖止桿擺動,使滑銷沿滑道由第二傾斜部滑動到平直部,滑銷的外端收入鎖止蓋內,此時可將充電插座蓋拉出,進行充電。
3 結論
本充電插座蓋實現鎖止或解鎖動作時,占用車外空間少,在停車狹窄的空間里也可以打開,密封墊在第二彈簧的作用下緊密的壓在充電插座上,解決了車輛行駛過程中可滿足顛簸晃動而造成的間隙補償的問題,密封效果好,同時,人工鎖止和解鎖充電插座蓋的操作非常簡單。
本項目的研究,將大大提高了低速新能源電動轎車在使用過程中的操作方便性,并且避免了從充電口處進水造成的安全隱患[10],提高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具有很好的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 李文斌.滿足環(huán)保要求[J].汽車與駕駛維修(汽車版).2018年10期:90-93.
[3] 朱劍寶.某型純電動轎車動力系統參數匹配與優(yōu)化[J].機械制造與自動化.2019年03期:193-197.
[4] 孔令麗,張克軍,夏曉萌等.高電壓鋰離子電池高溫浮充性能影響因素分析與改善[J].儲能科學與技術.2019年06期:1165-1170.
[5] 寧志毫,王燦,陳躍輝等.鐵路統一電能質量控制系統及其工程運行分析[M].電氣傳動,2019年10期:70-74.
[6] 李成澤,楊玉博,龍之玥等.?非車載充電機多功能測試系統設計與應用[J].電池,2019年05期:444-447.
[7] 王璽,仲健林,夏文嘉,王恒.組合密封圈密封性能仿真研究[M].機械制造與自動化,2019年06期:130-133.
[8] 周斌斌,廖建,彭凱.65Mn彈簧疲勞斷裂失效分析[M].金屬制品. 2019年05期:40-42,47.
[9] 張曉寅.安全帶帶感鎖止機構鎖止時間的研究[M].內燃機與配件.2009年第24期:1-3.
[10] 朱文杰,鐘有信,李鴻橋等.南寧軌道交通運營安全隱患排查治理體系研究[J].都市快軌交通.2019年5期:138-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