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風(fēng)
以公司名稱冠名的攝影比賽吸引了一大批參賽作者,我們特意邀請了一位德高望重、在國內(nèi)屢獲大獎的老攝影家做評委會主席,拿我們初選出來的一些作品請他過目。
他的目光停留在附在作品的一張信箋上,良久才抬起頭來問我們:“這是他通過初選的理由?”
說實在的,那幅作品并不是什么上乘之作,構(gòu)圖一般,用光也沒什么可取之處,但是那封信卻寫得非常感人。作者是一位殘疾人,他在信里歷數(shù)了自己為了攝影而付出的常人難以想象的艱辛和把攝影作為自己終身事業(yè)的決心,讓我們幾個評委都非常感動:太難能可貴了。
老攝影家輕輕地把那幅作品抽出來:“如果你們是因為這封信才將他入選的話,我持反對意見?!?/p>
沉默良久,一位評委才咳嗽了一聲說:“如果我們不給他評獎的話,是不是就打擊了一顆追求美、追求上進的心?”平素慈眉善目的老攝影家卻表現(xiàn)出反常的嚴(yán)肅:“如果這么輕易就被打擊了的話,那他就不應(yīng)該把攝影作為他的事業(yè)來追求?!?/p>
我也是為他的作品投贊成票的評委之一,所以也試探著談了自己的意見:“對于一位殘疾人來說,能有這樣的作品,已經(jīng)很難能可貴了?!?/p>
老攝影家嘆口氣:“如果他一直靠博取別人的同情來取得成功的話,那他將永遠(yuǎn)沒有出頭之日。攝影是我的選擇,付出比平常人更多的努力,我才能比別人取得更大的成功。因為難能雖然可敬,但卻未必可貴?!?/p>
老攝影家彎下身,輕輕卷起自己的褲腿,展現(xiàn)給我們的是一條不銹鋼的假肢。
◎螢火小語:在人生的道路上,在追求的征途中,人人都有可能遇到多于他人的困難和限制,都有可能成為難能者。此時此刻,該以怎樣的心態(tài)和行動去求取進步和成功?文中的兩位殘疾人給我們作出了正反兩方面的回答:他人的同情心不應(yīng)該成為弱勢者利用的資本,弱勢者獲取成功的唯一途徑就是自己憑本事干出的成績。
◎文題延伸:公平;付出才有收獲;強者與弱者……
(檬男摘自《讀書文摘·經(jīng)典》2019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