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靜
【DOI】10.19422/j.cnki.ddsj.2020.02.012
當前,中國正日益走近世界舞臺的中央,“西方之亂”與“中國之治”的鮮明反差使“向東看”正成為世界諸多國家的選擇。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強對外話語體系建設、宣傳闡釋中國特色,是為加快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創(chuàng)造良好外部環(huán)境的重要手段。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宣傳闡釋中國特色,要“講清楚每個國家和民族的歷史傳統、文化積淀、基本國情不同,其發(fā)展道路必然有著自己的特色;講清楚中華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fā)展壯大的豐厚滋養(yǎng);講清楚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突出優(yōu)勢,是我們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講清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植根于中華文化沃土、反映中國人民意愿、適應中國和時代發(fā)展進步要求,有著深厚歷史淵源和廣泛現實基礎”。“四個講清楚”的重要論述,為我們在國際社會爭取更多的理解者、支持者、同行者指明了方向。
河南是中華民族和華夏文明的重要發(fā)祥地,在5000多年的中華文明史中,河南曾作為國家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長達3000多年。近年來,河南立足本地歷史文化沃土,有效整合資源,創(chuàng)新表達方式,在對外工作中大力宣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及其在河南的生動實踐,在共同構建富有創(chuàng)造力、感召力、公信力的對外話語體系上邁出堅實步伐。
一是統籌紅色教育資源開展政黨交流。河南是焦裕祿精神、紅旗渠精神、大別山精神的發(fā)源地。2017年12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開幕式上的主旨講話中明確提出:“未來5年,中國共產黨將向世界各國政黨提供1.5萬名人員來華交流的機會?!睘榇?,我們充分利用和整合焦裕祿干部學院、紅旗渠干部學院等“三學院三基地”優(yōu)質資源,積極參與政黨交流。通過精心設計考察內容、組織現場體驗等,讓外國政黨友人深入了解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了解中國共產黨是怎樣帶領中國人民、走過何等艱難困苦的路途,才取得了今天的發(fā)展成就,從而實現宣介的優(yōu)化升級,增進其對中國共產黨的了解、尊重和認同。2019年,僅在紅旗渠就先后承接了老撾、突尼斯、俄羅斯等國的5個團組127人的考察工作。
2019年6月,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與河南省委舉辦“中國共產黨的故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河南的實踐”專題宣介會,將鄉(xiāng)村治理的成功實踐與外國政黨分享,將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經驗與國際社會交流。圖為宣介會期間,與會來賓考察當地企業(yè)。
二是打造精品外宣線路進行精準宣介。針對西方媒體丑化、妖魔化中國的惡意炒作,加強政治設計,根據來訪團組的基本情況和個性化需求,找好典型,選準角度,提供多樣化選擇,點對點進行宣介,面對面解疑釋惑,把真實的河南呈現給世界,糾正那些落后于中國現實發(fā)展的認識和觀念。我們主要從全省選取包括歷史文化、工業(yè)制造、新農村建設、基層黨建等多主題在內的88個點線,全方位、多角度展示出彩河南,凸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yōu)勢和治理效能。俄羅斯聯邦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主席久加諾夫在6天的訪華行程中,專門安排3天訪問河南,通過到訪河南的城市、農村、企業(yè),他對新時代河南取得的新成就贊賞不已,坦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解決當今世界諸多問題的一劑良方。印度國民大會黨總書記穆庫·瓦斯尼克率該黨干部考察團訪豫時,河南省有針對性地舉辦基層黨建和扶貧脫貧工作座談會。安排摩爾多瓦共產黨人黨干部考察團參觀紅旗渠并觀摩林州市委常委會,使其從一些側面加深對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方式的了解。
一是加強多語種譯介和跨文化傳播建設。文化承載著民族發(fā)展的血脈,了解一個國家,首先要了解這個國家的文化。我們首創(chuàng)實施“翻譯河南”工程,從語言上解決文化“走出去”障礙,向外部深刻講述老子、莊子等誕生于河南的古代先賢們“無為”“齊物”“惠民”“大同”思想,以及其中蘊藏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關聯協作、胸懷大局、包容互補、和諧共生等思想的深刻內涵,達到春風化雨、以文化人的宣介效果。目前,已制作6個語種的《中國河南》宣傳冊、10個語種的省情推介片,組織編譯《中華源·河南故事》中外文系列叢書,把老子、莊子、黃帝、中醫(yī)、漢字、瓷器、文物、太極、紅旗渠、少林功夫、黃河文化、焦裕祿精神等一大批“中國符號”納入叢書選題。在對外交往中,這些宣傳冊倍受歡迎。我們發(fā)揮高校人才優(yōu)勢,與鄭州大學等高校共建中國外交話語研究院等6個對外傳播研究機構。連續(xù)舉辦兩屆“全國外交話語及外事外交翻譯研討會”,取得良好反響。
二是創(chuàng)新宣傳視角提升國際傳播力。大力開展民間外交,推動“中國聲音”在相關國家進行本土轉換,讓外國人講中國事,增強影響力和說服力。我們與日本重要民間團體少林寺拳法聯盟通過青少年互訪、拳法切磋、文體交流等形式,幾十年如一日開展雙方友好交流。該社團每年組織數百名青少年會員訪問河南,我們有針對性地安排他們與我省學生結對子,走進學生家庭、體驗中國生活,在他們心中播撒中華文化的種子。精心策劃“駐華使節(jié)文化行”,聯合舉辦“老外在河南·點贊大中原”系列多語種微視頻采訪拍攝活動,并將2019—2020年作為“海外媒體河南宣介年”,邀請海外主流媒體來豫采訪,統籌協調駐歐盟使團與法國國際電視五臺來豫拍攝河南人文紀錄片,支持荷蘭國家電視臺在豫拍攝經典真人秀節(jié)目《誰是鼴鼠》,大縱深、多維度推介中原文化。
一是深度參與、大力宣傳“一帶一路”建設。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清晰而明確地回答了世界“往何處去”的問題。我們以這一重要思想為引領,緊緊扭住“一帶一路”建設這一總抓手,著力打造河南的空中、陸上、網上、海上“四條絲路”,構建對外開放大通道,唱響與沿線國家合作共贏的大合唱,做到“為中國謀”也“為世界謀”。外交部與河南省政府共同舉辦外交部全球河南推介活動,以“新時代的中國:與世界攜手讓河南出彩”為主題,將河南“四條絲路”的新優(yōu)勢、新機遇與世界分享,向世界彰顯河南開放的信心和成就。推介活動結束后,連續(xù)舉辦中阿衛(wèi)視等境外媒體訪豫、拉美和加勒比駐華使節(jié)看河南等7場后續(xù)活動,在國際社會引發(fā)“河南熱”。相關部門把河南依次舉辦推介活動、邀請外賓實地參訪、主動上門對接的做法,總結為“河南模式”并加以推廣。發(fā)揮省級領導出訪綜合效應,廣泛宣介“一帶一路”倡議,尋求與對象國發(fā)展戰(zhàn)略的結合點、互補面。放大洛陽作為“一帶一路”重要節(jié)點城市的優(yōu)勢,整合古都資源,打造文化對外交流品牌,促進“一帶一路”民心相通。成立河南省“一帶一路”語言服務研究中心,將“絲綢之路上的河南”作為《中華源·河南故事》中外文系列叢書的重要選題。
二是積極參與、主動引領全球治理。立足于世界“向東看”和各國“謀發(fā)展”之大勢,將國家治理與參與全球治理有機結合,并利用國際多邊舞臺,創(chuàng)新方式,主動發(fā)聲,匯聚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強大力量。2019年6月,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與河南省委舉辦“中國共產黨的故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河南的實踐”專題宣介會,將鄉(xiāng)村治理的成功實踐與外國政黨分享,將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經驗與國際社會交流。在宣介過程中,把講好故事與實地考察結合起來、展示展覽與現場體驗結合起來、發(fā)展互鑒與文化交流結合起來,既突出經驗做法的普適性,又注重話語體系的構建。老撾人民革命黨中央委員、國會副主席宋潘說,“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具有極高的科學性和創(chuàng)新性,符合歷史規(guī)律、現實實踐和未來需要,我堅信通過這次活動,將會使全世界更加清晰地了解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對中國發(fā)揮的重要引領作用”。中非團結一心運動全國執(zhí)行書記、前總理薩蘭吉表示,習近平是一位偉大的領導人,他的重要思想所解決的問題也是各國特別是發(fā)展中國家共同面臨的問題,具有世界推廣意義。此次宣介會入選中聯部“2019年黨的對外工作十大新聞”,并入選中宣部和中國外文局聯合評選的中國“2019年度對外傳播十大優(yōu)秀案例”。
(作者系中共河南省委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
(責任編輯:鄧長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