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079年,北宋著名文學家蘇軾在湖州擔任知州之初,便下決心革新除弊,施惠于民,短短幾個月內(nèi),蘇軾的足跡就幾乎踏遍了湖州的每一個角落,政績頗豐。
一天,蘇軾聞聽湖州有個叫做蔡福的農(nóng)民,是個種田的能手,在湖州很是出名。蘇軾便差人帶著轎子去了蔡福家里,意欲邀請蔡福到蘇府一聚。
幾天后,當?shù)弥谈R呀?jīng)快到的時候,蘇軾便忙著在屋里換衣裳。蘇軾換了一身嶄新的行頭,連靴子都差人買了雙新的,渾身上下精神抖擻,光彩照人。
蔡福和蘇軾在正廳見面,雙方對坐在正堂兩邊的椅子上。蔡??粗K軾,感覺如坐針氈,竟覺得站也不是,坐也不是,緊張得連雙手都不知道朝哪里放了。
但讓人大跌眼鏡的是,蘇軾見了蔡福,居然也顯緊張,剛開始跟蔡福說話的時候,竟慌張得幾句話都說得結(jié)結(jié)巴巴,而且還有點手足無措的感覺。
蘇軾問蔡福,見到他為何如此緊張?蔡?;卮?,說蘇軾是一方父母官,而且是聞名天下的大詩人,渾身上下都是大本領,他一個農(nóng)民見了自然感到緊張。說完,蔡福仗著膽子問了蘇軾,說感覺蘇軾和自己說話,怎么也有點忐忑之意?蘇軾笑著點頭,算是承認了自己內(nèi)心的緊張。蔡福又問為什么?蘇軾雙手一攤,對他說,你是種田的能手,遠近聞名的莊稼大戶,你也是一個一身本領的人,我一個只懂得詩文的人,見到了你這樣一個有本事的人,焉能不緊張?
蘇軾一番話語畢,和蔡福哈哈相對而笑,整個屋里的空氣顯得空前的輕松。
(摘自《東方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