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萬志
1935年南開大學的開學典禮上,張伯苓校長當眾發(fā)出了“愛國三問”:“你是中國人嗎?你愛中國嗎?你愿意中國好嗎?”其言諄諄、其意切切,南開人也始終與國家命運結合在一起。2019年南開大學建校100周年。1月17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南開大學考察調研,特別提到了“愛國三問”。他強調:“這既是歷史之問,也是時代之問、未來之問。我們就要把這個事情做好?!?/p>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重溫“愛國三問”恰逢其時,答好“愛國”的時代之問,更是新時代每個青年的當務之急。
70年,新中國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v觀這70年的歷史進程,愛國主義始終是激昂的主旋律,是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引擎。氣勢磅礴、恢宏豪邁的國慶70周年閱兵盛典讓國人熱血沸騰,點燃愛國情激發(fā)報國志,凝聚起國人深厚的愛國主義精神。
愛國是青春的底色,報國是青年的擔當。1954年,錢學森在美國完成了《工程控制論》著作,在學術界引起震動。新書發(fā)布會上,美國加州理工學院院長再次勸他放棄回國的計劃,但遭到錢學森婉拒:“學成必歸,報效祖國。”作為一名知識分子,他曾經發(fā)誓,要用自己的學識改變中國人的命運,這是刻進骨子里的愛國情懷。
黃大年教授和學生們一起歡度新年,在談到夢想這一話題時,他說:“我們個人的夢想只有和國家民族融在一起,才能煥發(fā)出驚人的力量。”1986年,他遠赴國外學習,后來成為國際著名的航空地球物理學家。“國家在召喚,我就要回去!”他毅然決然地放棄國外優(yōu)越條件回到祖國,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有人評價他是“純粹的知識分子”,因為他“什么職務都不要,就想為祖國做些事”。這就是心有大我、至誠報國的愛國情懷。
黃文秀北師大研究生畢業(yè)后,放棄大城市的工作機會,毅然回鄉(xiāng),在脫貧攻堅第一線傾情投入、奉獻自我,在新時代的長征路上做出重大貢獻。因遭遇山洪不幸遇難,獻出了年僅30歲的生命,用美好青春詮釋了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這就是新時代的青年,愛國力行的時代楷模。
錢學森、黃大年、黃文秀,所處的年代不同,但都有一顆強烈的愛國心和一種堅定的報國志,都以愛國報國的實際行動精彩地回答了“愛國三問”。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面對“愛國三問”,該如何作答?
因修例風波引發(fā)的香港暴力事件不斷升級,暴力違法者呈低齡化趨勢,部分校園淪為“港獨”的溫床。有媒體慨嘆,香港社會病了,首先是教育病了。而其病根就在于香港教育缺失了對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作為學生的引路人,教師沒有為學生的人生鋪上愛國底色。
上海外國語大學有一個網(wǎng)上“走紅”的學生社團,該社團成員將數(shù)十首熱門中文歌曲翻唱成英文,在社交平臺上廣泛傳播,網(wǎng)友紛紛為中文歌詞遇到翻譯的“化學反應”點贊。該社團負責人表示,他們的創(chuàng)作初衷是“讓世界更多地聽到中國年輕人的聲音”。這種初衷,就是樸素的愛國主義。
“九一八”防空警報響起時,遼寧大連的一位外賣小哥停下工作,站在路邊駐足默哀,他說:“站著,默哀,這是一個中國人應該做的事?!逼椒才e動的背后就是不平凡的愛國自覺。
孫中山說:“做人最大的事情,就是要知道怎么樣愛國?!睈蹏髁x是教育之本、立身之本、成才之基。對于青少年來說,人生的扣子從一開始就要扣好,從一開始就要樹立報國之志。
14歲的周恩來在沈陽東關模范小學讀書時,一天,正在上課的魏校長問同學們:“你們?yōu)槭裁匆x書?”同學們紛紛回答:“為父母報仇,為做大學問家,為知書明禮,為讓媽媽妹妹過上好日子,為光宗耀祖,為掙錢發(fā)財……”而周恩來說:“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就是周恩來在少年時代立下的宏偉志向,也成為激勵中華兒女的名言。
2018年5月2日下午,當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大學考察即將結束的時候,北大學子不約而同喊起了“團結起來、振興中華”的口號。這氣壯山河的集體吶喊,表達的正是北大學子站在新時代新起點上,從先輩手中繼承愛國進步旗幟的信念和決心。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爸挥邪讶松硐肴谌雵液兔褡宓氖聵I(yè)中,才能最終成就一番事業(yè)?!碑斚拢瑢γ總€青年來說,要答好愛國的時代之問,必須胸懷家國理想,將青春夢、個人夢融入中國夢之中,這就是最樸素的愛國主義“打開方式”。
(編輯/張金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