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岸
《紅樓夢》里,賈寶玉有很多優(yōu)秀的品質(zhì),諸如善良、寬容、純真、富有文學修養(yǎng)等。他的這些品質(zhì)從何而來?書中的字里行間提供了各種細節(jié)。比如一手帶大寶玉的姐姐元春,出閣前教寶玉讀書識字,以她的才學和見識,為幼年寶玉打下了很好的底子。比如朝夕相處的黛玉,以她不凡的審美和才華,為寶玉打開了一扇文學藝術(shù)及美學的窗。比如博學多識的寶釵,一次次提醒和指點寶玉成為“雜家”。
但一個人的成長,還遠不止這些,他的生命中,會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人,意想不到的事,以意想不到的方式,成為另一種人生導(dǎo)師。
寶玉大雨天看到“齡官畫薔”,被其癡情所感。向來受女孩子喜愛的寶玉,在齡官這里首次嘗到了被人厭棄的滋味。也是齡官,讓寶玉重新去打量人生和愛情,懂得了心之所系,懂得了“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
另一個唱戲的女孩藕官的故事,甚至影響到寶玉的生死觀和婚姻觀,成為他成長中的另一個轉(zhuǎn)折點。寶玉在大觀園里偶遇正在燒紙祭奠的藕官,仗義解圍,后來芳官告訴了他關(guān)于藕官“假鳳虛凰”的故事,還有藕官奇特的道理:“比如男子喪了妻,或有必當續(xù)弦者,也必要續(xù)弦為是。便只是不把死的丟過不提,便是情深意重了。若一味因死的不續(xù),孤守一世,妨了大節(jié),也不是理,死者反不安了?!睂氂衤犝f了這番話,不覺“又是歡喜,又是悲嘆”。藕官的話深具一種俗世智慧。她超越了迂腐的貞操觀,對逝者深情懷念,但又不一味沉溺于過往。這個道理,也許才是日后寶玉在黛玉死后愿意娶寶釵的理論依據(jù)。
愛美麗也愛媒體。閑讀紅樓,注解人生。
對逝者深情懷念,但又不一味沉溺于過往。這個道理,也許才是日后寶玉在黛玉死后愿意娶寶釵的理論依據(jù)。
著名學者錢穆曾說:我們讀好的文學作品,其實是在仰望一個更高的人生,接觸合乎自己喜好而境界更高的性格。
那些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里,會為我們提供一個又一個意想不到的老師,讓我們更清楚該如何去看待這個世界,如何克服自己的不安和狹隘,學會去接納和理解。
美國名著《殺死一只知更鳥》里,從一個小女孩斯庫特的視角出發(fā),我們認識了美國南部的梅科姆小鎮(zhèn)上的每個人。雖然時間地域文化間差距很大,但從人性看,梅科姆小鎮(zhèn)與我們所處的環(huán)境并無二致,我們在自己的生活環(huán)境里都能認出性格與書中各種角色差不多的人。
杜博斯太太脾氣暴躁,讓人難以忍受,杰姆惱怒之下把杜博斯院內(nèi)山茶花頭全部打斷。父親阿蒂克斯要求他去向杜博斯太太道歉,并在一個月里,每天為她讀書兩小時作為補償。一個多月后,杜博斯太太自然死亡,阿蒂克斯對兒子說:即使你沒有做那些惡作劇,我也一樣會讓你去給杜博斯太太讀書陪伴她的,我想讓你從她身上學些東西。這是我見過的最勇敢的人,她詮釋了什么叫作真正的勇氣。眾人只看見了杜博斯太太的尖酸刻薄、讓人難以忍受,只有阿蒂克斯看到了她閃光的價值。
三人行必有我?guī)?。但我們往往能注意到的,是那些看似閃光、正確的人,以為他們才更配得上“師”。但實際上,當我們把眼光放遠,不帶偏見、成見,站在生命全局的角度去思考每一個個體,會發(fā)現(xiàn)更多“不一樣的老師”,真正感受到這個世界的豐富和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