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義
勞動教育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的基本要求,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nèi)容,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效途徑,勞動教育也是中小學生全面發(fā)展的有效途徑,勞動教育是創(chuàng)造世界、創(chuàng)造未來的根本。
一、當今勞動教育現(xiàn)狀
1.勞動技能缺乏,生活自理能力較差,沒有自我服務意識,很多孩子不會洗碗、不會整理物品、不會洗衣服、不會做飯等,導致自己離開父母親就感到非常不適應。
2.勞動觀念淡薄,逃避學校安排的常規(guī)值日以及大掃除等勞動,認為勞動是一件比較丟人的活動,勞動只是一種懲罰的手段,勞動是一件很臟的體力活。
3.勞動機會少,學校把絕大多數(shù)勞動安排給了專門的服務公司,給學生一種錯覺,勞動是有專人負責的,我們只負責學習;家長則擔心孩子學習任務重、功課緊張、學習壓力大而不讓孩子做勞動,導致越來越多的孩子沒有勞動實踐的機會。
4.不珍惜勞動成果,隨意浪費飯菜,在剛剛打掃過的場地隨意亂扔紙屑,并且絲毫沒有意識到自己的不對。
5.甚至有部分同學認為,隨著人工智能的出現(xiàn),自動洗衣機、自動洗碗機、掃地機器人等科技產(chǎn)品越來越普及,最終會消除勞動,所以也就沒必要去勞動了。
要改變學校、家庭、社會對勞動教育的輕視甚至錯誤態(tài)度,就必須加強家庭勞動教育和學校勞動教育,強化勞動實踐,讓學生在家庭和學校接受系統(tǒng)的勞動教育并在勞動實踐中感受勞動的美好、崇高、偉大和光榮。
沒有經(jīng)歷過勞動磨煉的孩子,往往不懂得勞動成果來之不易,許多不良的道德、心理品質,大抵都可以直接或間接地從缺少勞動教育中找到根源。因此,加強孩子的勞動教育,不是一家一戶的問題,它關系到我們國家的前途和命運,決不可掉以輕心。
二、家庭勞動教育實施路徑
家庭是孩子接受教育的第一學校,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對孩子的勞動教育有著不可替代的關鍵作用,小到整理書桌房間,大到處理家庭事務,家中處處是勞動的“訓練場”。只要引導得當,可以讓孩子從認識勞動,到學會勞動,最后愛上勞動。
勞動是孩子的權利。為了孩子的一生,家長一定要從小培養(yǎng)孩子愛勞動,對孩子力所能及的事不能大包大攬,要給孩子施展自己能力的機會,讓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會的事情學著做,會做的事情經(jīng)常做,只有這樣,我們的孩子才能健康成長。
1.為孩子安排力所能及的勞動內(nèi)容和適合其年齡特點的勞動形式。從小讓孩子進行合適的勞動鍛煉,使孩子學會做點事,減少對成人依賴的心理,有利于孩子找到勞動的成功感,有利于孩子做好自我服務,將會促進孩子“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不依賴別人幫助”的獨立意識形成,這對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性,創(chuàng)造性將起著巨大的作用。
2.鼓勵孩子進行勞動,而不是把勞動當成一種獎勵或懲罰。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有時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孩子積極參與到勞動中,卻又把一切搞得一團糟,如洗碗不小心把碗打破了,掃地反而弄得滿地垃圾。這時,部分家長為了圖省事,往往就不再讓孩子進行類似的勞動,錯過了讓孩子在體驗中領悟勞動技能和培養(yǎng)勞動興趣的大好時機。同時,為了讓孩子參加家務勞動,有部分家長用金錢或物質來鼓勵孩子,甚至對勞動進行明碼標價,讓孩子形成錯誤的價值觀:必須有看得見的回報才進行勞動。還有一部分家長則把勞動當成懲罰,孩子做錯某件事情以后,以家務勞動來進行懲罰,讓孩子對勞動產(chǎn)生抵觸情緒,認為勞動是不好的。
3.教會孩子基本的勞動技能。無論是勞動技能訓練還是基本的家務勞動,要鼓勵孩子勤動手、多動腦,掌握勞動技能的方法。如:怎么整理自己的床鋪?怎樣整理自己的書桌?如何用洗衣機洗衣服?放多少洗衣液?整理衣服有什么竅門?出去旅游需要帶哪些日常用品和衣物?日常的三菜一湯怎么做?如何使用微波爐?如何進行垃圾分類……家長要告訴孩子這些基本的常識,從而幫助孩子掌握一定的勞動技能。
4.教育孩子懂得珍惜勞動果實。我們必須教育孩子愛護勞動果實,碰到孩子隨便損壞物品、浪費糧食、亂扔垃圾時,我們要立即阻止,使他懂得 “盤中餐”“身上衣”的來之不易,是大家勞動的成果,應該珍惜它。教育孩子愛護勞動果實,家長先得以身作則,起到引領示范作用,一個輕視勞動果實任意毀壞東西的家庭,是培養(yǎng)不出珍惜勞動成果的孩子的。
5.更新家長觀念,樹立家教新理念。家長要對孩子的成長有個清晰的認識,能力比分數(shù)更重要,品質比分數(shù)更重要。要放手讓孩子做事,為孩子創(chuàng)設勞動實踐的機會與環(huán)境,使其在艱苦的勞動中磨煉意志品質和吃苦精神,不要擔心因為勞動而耽擱了孩子學習的時間,勞動就是最好的學習,是終身受用的學習。
6.培養(yǎng)大勞動觀。勞動不僅僅是家務,在信息化時代,未來公民的科技素養(yǎng)和創(chuàng)造能力才是最重要的勞動能力,也是最核心的競爭力。在家庭的勞動教育中,我們要不斷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孩子的動手能力、思維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
7.家長的示范作用。家庭教育是生命的教育,家庭勞動教育是孩子健康成長的自立教育,家庭勞動教育也不是家長簡單的說教,而是家長陪伴孩子一起成長的過程,這一成長過程中更為重要的是家長積極做表率,凡事不代替包辦,指導孩子一起勞動,一起享受勞動的過程,一起探討如何勞動技能掌握。
三、學校勞動教育實施路徑
作為教育活動的主陣地,豐富有趣的勞動課程、活動設計,不僅能培養(yǎng)孩子的勞動意識、生活能力,對孩子的一生產(chǎn)生深遠的影響,它還會成為學校的特色和寶貴的教育資源。對于學校的評價不能僅僅限于成績排名與升學率高低,要須重點關注勞動技術課程的落實情況,以及學校是否為學生的校內(nèi)勞動、家務勞動、校外勞動創(chuàng)造了條件,學校有無勞動實踐基地,是否經(jīng)常開展實實在在的勞動實踐活動。
(一)勞動必修課程
1.把學校的清潔工作全部交給學生完成,每個班每個學期的勞動實踐課程集中在一周完成,一天2節(jié),每周1個班完成全校所有的清潔工作,包括校道的打掃、保潔,廁所的沖洗,走廊、功能室、課室、宿舍、飯?zhí)玫那鍧嵉?。每個學生都必須參加,并且每天輪流不同的勞動崗位,讓學生學會不同的勞動技能,讓勞動成為學生身上根深蒂固的自然習慣,讓學生能夠彎下腰、低下頭,手心向下,養(yǎng)成良好的勞動習慣并能正確認識勞動的價值。
2.加強勞動技能培訓。無論是掃地、拖地、洗衣服、沖洗廁所,還是做一支唇膏,或完成一個小課題研究,發(fā)表一篇公眾號,作為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都需要接收勞動技能培訓。在勞動之前,利用勞動技能課、班會課、綜合實踐課程開設相應的勞動技能培訓,做示范,讓學生明白該做什么和怎么做的問題。同時,為了提高學生學習勞動技能的興趣,也可以借助信息技術,讓學生參與錄制各種勞動技能小視頻,讓同學們通過身邊人的講解了解勞動過程和勞動技能。
3.學生的勞動必修課程還必需與家庭勞動教育聯(lián)系在一起,周末和假期在家時,每個學生每天至少完成一件家務,并及時登記在自己的勞動教育成長記錄本上。
4.志愿勞動課程。學校安排每個班每一學年至少去一次敬老院進行志愿服務勞動,通過對敬老院的打掃、與敬老院老人的交流、節(jié)目的表演、手工制作的禮物的贈送等環(huán)節(jié)培養(yǎng)學生的感恩意識、社會責任感、人際交流能力和勞動能力。
(二)勞動拓展課程
勞動拓展課程是根據(jù)孩子的不同個性特點和興趣特長開設的私人訂制類勞動課程,可以很好地豐富孩子們的勞動技能和促進可持續(xù)發(fā)展能力。
1.開展校園勞動技能比賽。每個學期都開設課桌整理、儲物室整理、洗碗、洗衣服、疊被子、拖地等勞動技能比賽,通過比賽促進學生對勞動技能的掌握,通過表彰和鼓勵,提升勞動小能手的示范引領輻射作用。
2.開設烹飪、手工制作、剪紙、財經(jīng)素養(yǎng)、研學課程、職業(yè)體驗等校本課程,讓在這些方面有興趣和特長的孩子進一步加強學習,再通過這些孩子影響到更多孩子參與這些勞動活動中來。
3.定期邀請家長到校進行職業(yè)特點、職業(yè)要求、職業(yè)規(guī)劃、職業(yè)成長等專題講座,用家長的成長經(jīng)歷激發(fā)孩子對職業(yè)的向往和規(guī)劃;同時,邀請部分學生到企業(yè)進行職業(yè)體驗,在孩子們在體驗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長。
4.提供場地給孩子們開設創(chuàng)業(yè)基地。每個學期,學校都拿出一兩個地方來給學生進行創(chuàng)業(yè),學生用自己設計的創(chuàng)業(yè)方案向學校進行申報,學校根據(jù)學生提供的方案確定創(chuàng)業(yè)人選,進行培訓后,就由學生進行自主經(jīng)營。學校的要求只有兩個:第一個是所有產(chǎn)品必須是原創(chuàng)產(chǎn)品,不能直接批發(fā)銷售;第二個是所有收益必須用于公益活動。讓孩子們在體驗創(chuàng)業(yè)、服務公益的活動中不斷提升自己的社會責任感和勞動技能。
當今是創(chuàng)新的時代,創(chuàng)造新的知識、新的技術,不是憑空想出來的,而是在艱苦的勞動中創(chuàng)造出來的,勞動創(chuàng)造財富,勞動創(chuàng)造幸福,勞動創(chuàng)造新的思維,勞動也促進了人類進步和未來的發(fā)展。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五育并舉教育體系,是新時期更高水平人才培養(yǎng)的鮮明導向,勞動教育在五育中有著不可或缺的地位,在增強學生綜合素質,以及提高人工智能時代的就業(yè)機會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責任編輯 邱 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