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建玲
(新疆阿克蘇地區(qū)新和縣第二中學 新疆 新和 842100)
閱讀已成為中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能力,是義務教育階段語文教學的主要任務,這需要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大量的閱讀實踐才能獲得。
初中階段,我們會發(fā)現(xiàn)很多學生語文綜合水平比較差,其原因之一在于學生閱讀量不足;即便是閱讀,所讀圖書也常是一些漫畫類書籍,這種低質量的閱讀,不利于學生語文綜合水平的提高。隨著教育教學改革工作的不斷推進,學生閱讀能力以及閱讀量的多少,都會直接影響到學生的綜合素質。在初中階段,教師也要注重評估學生對閱讀的興趣,并及時解決學生興趣不高的問題,有針對性地促進學生積極的閱讀行動。人類汲取知識的手段是多種多樣的,獲取信息的方式也是豐富多彩的。在這其中,“閱讀”的重要性、閱讀所占據(jù)的分量,可以說是難以用“重要”兩個字進行概括的。除此之外,對于人類認識世界來說,閱讀也是一個良好的途徑。開展語文教學工作,可以包括很多的方面,基本上可以概括為聽說讀寫,所以,讀是其中的一個重要方面,然而我們都能夠認識到,聽說讀寫這幾個部分的訓練是相互促進的,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處理好這幾個方面的關系,讓學生在接受閱讀訓練的過程中,提升語文綜合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教師可以從推薦一些適合學生閱讀的書籍開始。考慮到學生的興趣愛好,考慮到學生在其他科目中的表現(xiàn),教師可以給學生推薦不同領域的書籍,讓學生在閱讀中增長知識,獲得更多的拓展。這樣的閱讀過程對于學生來說是一舉兩得的。
教師在給學生布置閱讀任務時,要提前分析文章的主題、內容、中心思想和具體結構,幫助學生了解文章內涵、理清思路,指導其自行繪制思維導圖,然后再根據(jù)學生繪制的圖形,進行相應的修改和指導。當學生完成思維導圖的繪制后,教師應幫助學生進行細化,突出文章的主題,豐富思維導圖內容。例如,在閱讀《三國演義》時,教師可以圍繞計謀繪制思維導圖,從計謀的主要人物、次數(shù)、效果等幾個方面進行評價,然后讓學生添加相關內容,進行細化。當學生完成思維導圖的繪制和細化后,教師再對學生進行指導,幫助學生梳理完善思維導圖,讓學生掌握整個閱讀文章的脈絡和結構。如在學習《智取生辰綱》時,教師應將楊志的巧裝扮、變行程、慎買酒,吳用的知底細、早埋伏、巧下藥等內容通過思維導圖繪制出來,讓學生掌握清晰的閱讀思路和人物關系。但需注意的是思維導圖應該圍繞主要研究問題,設置核心人物圖像,然后再用分支表達人物、情節(jié)、環(huán)節(jié)描寫,以放射發(fā)散結構將更多相關信息融入其中??偠灾?,通過對思維導圖與整本書閱讀教學相結合的實踐研究,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幫助學生培養(yǎng)發(fā)散性思維,建構清晰的閱讀體系,增強學生的閱讀自信心,使學生真正愛上閱讀,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質量和學生語文學習能力。
文言文學習興趣培養(yǎng),要與前兩個策略結合。在學生學習中,文化體系的構建有利于學生產(chǎn)生深度探究的學習渴望。學習難度降低也有利于學生產(chǎn)生成就感,從而對于學習內容產(chǎn)生積極的情感意愿。此外,教師可開展一些文言文的學習娛樂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如猜古燈謎、對對聯(lián)、進行古體詩的創(chuàng)作等,并且在較大范圍內舉辦校園文化節(jié),使學生應用文言知識進行自我展示。這些活動的舉辦能夠使學生的學習具有實踐意義,從而增強學生對于文言文的學習興趣。文言文的學習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教師要始終保持清晰的教學目標,對于學生的學習進行明確引導。文言文學習對于初中生來說具有一定的難度,但由于初中階段的文言文學習屬于基礎性的學習,因此廣大語文教師不可掉以輕心。
閱讀是要有一定的目的性的,有時閱讀就是為了把一些問題搞清楚。在初中階段,很多學生對于人生的意義、生命的價值等問題非常感興趣。他們也會通過閱讀的方式解答自己的疑問。閱讀的目的是進行探究性閱讀的前提,信息論理論是進行探究性閱讀的指導。探究性閱讀可以概括為建立在閱讀目的的基礎之上的,對文章進行快速、準確、有效的閱讀。在這個過程中,認知、篩選、處理語言信息的能力會得到提高。學生帶著一種探究的欲望進行閱讀,也可為他們后續(xù)的學習和發(fā)展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閱讀一篇文章之前,先根據(jù)題目進行一個大致的猜測,這篇文章可以可能會講些什么?在讀完之后,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們思考自己原來的猜想是不是符合文章的實際內容。這篇文章本身是否已經(jīng)解答了疑問,如果沒有的話,自己還需要再讀哪些書籍,通過類似的一些問題,進行引導思考和歸納總結,讓學生在閱讀活動中有更多的收獲。
閱讀和寫作都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應該把閱讀和寫作有機地結合起來,以讀促寫、以寫促讀,兩者相互促進、相得益彰。語文閱讀的教學形式能對語文寫作知識呈現(xiàn)規(guī)律性、系統(tǒng)性的總結,并能對學生的寫作產(chǎn)生或多或少的啟發(fā)。當師生完成群文閱讀的集體建構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從語文閱讀中獲得的知識感悟進行當堂練習。在教學中,一句話的寫作訓練常常就是仿寫,這是語文閱讀對學生寫作常見的啟發(fā)形式之一。除此之外,這種啟發(fā)還可表現(xiàn)在某段語言的修辭、文章的結構、選文的寫作手法等方面。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策略有多種。為了更好地促進初中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提升,最大限度地發(fā)揮群文閱讀在課堂教學中的價值,語文教師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創(chuàng)新、總結,積極探索群文閱讀教學策略和方法,讓學生掌握閱讀的技巧,促進學生閱讀能力和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
總之,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我們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要從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入手,加強學生在閱讀活動中的習慣培養(yǎng),給學生推薦合適的書籍,讓學生形成一定的閱讀興趣,養(yǎng)成一定的閱讀習慣,讓閱讀成為他們獲取知識的重要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