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辛培
我樓上住著一對老人。有一天,我看到他們出門沒戴口罩,我立即回家拿了兩個口罩遞給他們。過了兩天,我從陽臺前走過,突然看到兩位老人晾曬的口罩,我馬上敲響了老人的門:“這口罩一洗就沒用了?!?/p>
老人說:“今天有太陽,曬曬不也消毒?現(xiàn)在口罩珍貴,我們也要省省用啊。”老人笑瞇瞇的,而我卻很擔憂。
此次疫情中,新聞公布的死亡病例中絕大部分為身患基礎(chǔ)疾病的老年群體,因為他們年老體弱,免疫力低。他們本應(yīng)更小心預(yù)防肺炎,但現(xiàn)實情況并非如此,他們被頻頻曝出外出采購、聚眾聊天甚至打麻將。老年群體淡薄的預(yù)防意識大大增加了疫情防控風險,讓人憂心不已。所以,我認為更應(yīng)該把老年群體列為防控重點。
有些老年人沒有手機,更不會用微信,接收信息的渠道有限,對疫情的認識存在偏差或僥幸心理,這就需要社區(qū)及居委會干部加強宣傳,讓老人們既了解“宅在家里”是防控最有效的辦法,也要讓他們了解口罩的使用。比如說,口罩不要碰水,沾水了,它就是廢品。
有老人問:我出門之后沒遇到人,或許沒碰到病毒?這也是老年人的認知誤區(qū),我們一定要耐心向他們解釋:特殊時期,無法確保出門一定不會碰到病毒,出門一定要戴口罩,老人們要“省省用”,佩戴用過的口罩,事先就一定要做好消毒工作。
醫(yī)用紫外線照射,10分鐘即可滅殺所有病毒。家里的消毒柜和殺菌燈、紫外線的消毒燈,都可以嘗試。如室溫20度的話,暖氣片上的溫度可達60度以上,把口罩置于暖氣片上烘烤,病毒半小時就死亡了。還有“土法消毒”是:把口罩塞進瓶子里,密封好,別讓水進去,然后扔進鍋里煮。水燒開后,10分鐘即可滅殺所有病毒。
為什么不把好的方法告訴“省省用”的老人們?
還有,我們應(yīng)該對老人群體宣傳“宅在家里”,看看電視、聽聽廣播,獲取由權(quán)威機構(gòu)發(fā)布的防病知識和疫情信息,增強對虛假和錯誤信息的辨識能力。老年人的家人也可發(fā)揮獨有的“親情指導(dǎo)”,如很多老年人選擇門窗緊閉,覺得開了空調(diào),再開窗費電,且既然有病毒,就應(yīng)該關(guān)窗,把病毒擋在外面。其實,每半天應(yīng)開窗通風15-30分鐘。
老人們都喜歡逛菜市場,近期應(yīng)叮囑他們不要購買來源不明的禽類、海鮮,買肉類、雞蛋也要注意,且必須煮熟煮透。還應(yīng)向老人們宣傳,在家里也要適度鍛煉身體,注意保暖,避免感冒?;加新圆〉睦夏耆艘襻t(yī)囑按時服藥。
總之,要讓老人知道,面對疫情,既不能不在乎,也不要過度恐慌,要科學防控,做健康的“第一責任人”。
除了宣傳,在預(yù)約登記和購買口罩時,老人們有困難,居委會或志愿者能不能提供“貼心關(guān)懷”,給老人們來一個上門服務(wù)?
為老人服務(wù)就是在做補好防控短板的工作。疫情面前,每個人都不是一座孤島,每個人都是組成防疫“木桶”的一塊木板。幫助老人們做好自我防控,為他們筑牢“盔甲”,才能形成防控疫情的有效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