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釋義:大老鼠啊大老鼠,不許吃我種的黍。多年辛勤伺候你,你卻對我不照顧。發(fā)誓定要擺脫你,去那樂土有幸福。樂土啊樂土,才是我的好去處!
凡是讀過這篇《碩鼠》的人,完全可以感受到作者的生氣和憤怒。全詩只有三節(jié),皆以“碩鼠碩鼠”開頭,火力全開地指責“碩鼠”吃了他們的黍、麥、苗。所謂的“碩鼠”,很多人都說指的是大老鼠——吃得又肥又胖的老鼠,值得大罵特罵。
對此,鼠輩們提出抗議,因為在鼠形亞目里,鼠族成員足足有數(shù)千種。雖然大家的外表都和鼠相似,但飲食偏好各有不同。在2020鼠年新春之際,許多成員鄭重曬出菜單,以此表示:我們可沒吃人類的黍、麥和苗!即使吃,也沒吃那么多,更沒一直吃。我們胖自有我們的道理。
比如榛睡鼠同學,一年有一大半的時間都在樹洞里睡大覺。就是醒了,它們也喜歡夜間覓食。而它們最愛的,當屬營養(yǎng)豐富的榛子,這也是它們名字的由來。有時,它們也吃漿果、嫩芽和花蜜等。如果能抓到,它們也很愿意試試昆蟲或其他無脊椎動物的味道,打打牙祭,補充一下營養(yǎng)。
而胖乎乎、肉嘟嘟的竹鼠們,顧名思義,喜歡住在竹林里,它們的食物自然和竹子脫不了干系。自從老媽斷奶之后,嫩嫩的竹根、美味的竹葉以及同樣住在竹林里的其他植物和昆蟲,都在它們的菜單之上。
還有三分像鼠七分像水獺的澳洲水鼠,不僅比一般的老鼠更加強壯有力,對飲食也更有追求,一定要新鮮有機綠色食品,且偏好水產(chǎn)。為此,它白天在地洞、空心木頭或其他地方休息,傍晚或者夜里親自到河里捕魚捉蝦——它的毛能防水,腳上有蹼,在水里活動幾乎如魚得水。最近,科學家更是發(fā)現(xiàn),不知道從什么時候起,澳洲水鼠自學成才,化身為蔗蟾蜍的“開膛手”。要知道,移民到澳洲的蔗蟾蜍可是有名的毒物,皮膚里腮腺產(chǎn)生的劇毒素,只要一點點就能讓許多小動物死于非命。澳洲水鼠卻能巧妙地避開毒物,將其開膛破肚,吃掉無毒的肝臟。
比起以上同目的親戚們,黃金鼠的餐飲頗有些不登大雅之堂,因為它們的日常飲食,不僅小寶寶會吃掉媽媽的便便,成年鼠有時還會自產(chǎn)自銷。這些家伙和兔子、考拉一樣,都會“生產(chǎn)”出兩種便便。一種軟一點,糞便里除了半消化的纖維素外,還有微生物的新陳代謝產(chǎn)物、多種氨基酸和維生素。對于這種便便,黃金鼠常常拉出來之后馬上吃掉。等再次拉出來的便便,嘿嘿,就是另一種真正的廢棄物,黃金鼠就不會吃啦。
一直以來,田鼠難以擺脫“偷吃黍、麥和苗”的最大嫌疑。本篇《碩鼠》中,很多人認為碩鼠指的就是田鼠。田鼠們不僅酷愛挖洞,更喜歡在關鍵時刻甩開腮幫子,用頰囊將食物偷偷帶進自己的家中藏起來。曾有報告宣稱,在一只田鼠居住的洞中發(fā)現(xiàn)25千克的種子!對此,田鼠們表示它們其實是“養(yǎng)生派”,會根據(jù)時令來選擇食物——也就是說,能找到啥好吃的就吃啥,像各種蔬菜、水果還有堅果種子,都是美味之選。
所以,田鼠堅持不樂意扛下作者的全部指責,你同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