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小金
(福建省軍區(qū)福州第三離職干部修養(yǎng)所,福建 福州 350001)
高血壓是臨床上常見的慢性疾病,由于血管壁長期處于高壓狀態(tài),易引發(fā)冠心病、腦卒中等心腦血管疾病[1]。分級診療是目前治療高血壓等慢病的主要方式[2],但目前對于干休所中軍隊退休干部的分級診療正處于發(fā)展和探索階段,部分高血壓患者由于管控不到位、用藥依從性差等導致其血壓未得到有效控制[3]。強化管理達標模式強調護理人員與患者的溝通,通過鼓勵患者提高其主動性,從而達到強化管理,促進達標的作用。對軍隊退休干部中高血壓未控制患者實施強化管理達標模式或許能夠起到更好的效果,為此本文研究軍隊退休干部中高血壓未控制患者實施強化管理達標模式的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選擇2018 年1 月至2020 年1 月我院干休所中高血壓未控制患者76 例,使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對照組38 例,男24 例,女14例,年齡75-90 歲,平均年齡(75.49±5.47)歲,病程5-19 年,平均病程(10.44±5.17)年。研究組38 例,男25 例,女13 例,年齡75-90 歲,平均年齡(75.28±5.53)歲,病程5-19 年,平均病程(10.37±5.21)年。兩組的一般資料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P>0.05),本研究已獲得醫(yī)學倫理委員會的批準,所有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納入標準:(1)連續(xù)使用兩種或以上的降壓藥物一個月后,血壓未控制者。(2)無高血壓嚴重并發(fā)癥者。排除標準:(1)生活不能自理者。(2)精神疾病者。
對照組使用健康宣教、用藥指導、血壓監(jiān)測等常規(guī)的管理方法。研究組在其基礎上使用強化管理達標模式干預一個月,分評估、制定計劃、評價三個階段進行。(1)評估:選取專職護士、營養(yǎng)師、門診醫(yī)生成立強化管理達標模式干預小組,建立高血壓管理檔案,記錄患者的年齡、性別、興趣愛好等基本資料及高血壓病史、病情、護理需求等疾病情況。并評估患者的人際交往、高血壓管理、飲食控制、用藥依從性、高血壓疾病知識了解程度。(2)制定計劃:根據(jù)患者的高血壓管理檔案及評估結果制定個性化的管理計劃及目標。由營養(yǎng)師為患者制定每日的飲食清單,減少鈉鹽的攝入,增加水果、蔬菜、低脂奶制品等膳食。由門診醫(yī)生對降壓藥物的使用劑量及聯(lián)合用法進行調整,主要采用治療流程簡單的鈣通道阻滯劑(C 類)、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或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A 類)等藥物,由專職護士對患者進行用藥指導并監(jiān)督其按時服藥。定期開展高血壓相關知識講座,主要包括高血壓的概念、危害、癥狀、危險因素等,增加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識,提高治療積極性。(3)評價:通過每天對患者的血壓進行檢測,向患者展示干預前后血壓的變化情況,提高患者的認可程度。評價患者是否按飲食計劃進食,用藥依從性及規(guī)范性,高血壓相關知識的了解程度,并與患者及其家屬共同交流在干預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或需要改進的地方,分析未達標的原因及影響因素,在后續(xù)干預中重點解決。
觀察兩組的用藥依從性、血壓控制情況。用藥依從性使用我院自制的調查問卷進行評價,評分大于80 分為按時服藥、評分大于60 分小于80 分為間斷服藥、評分小于60 分為未服藥,用藥依從性=(按時服藥+間斷服藥)/患者總數(shù)×100%。血壓控制情況分別于干預前和干預后使用電子血壓計測量平靜10min 后的血壓,連續(xù)測量3 次后記錄平均收縮壓和舒張壓。
本研究使用SPSS20.00 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用±s 表示,比較使用t 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率表示,比較使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研究組的用藥依從性(94.73%)高于對照組(78.94%),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干預前兩組的收縮壓、舒張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研究組的收縮壓、舒張壓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對比兩組的用藥依從性[n(%)]
表2 對比兩組的血壓控制情況(±s)
表2 對比兩組的血壓控制情況(±s)
注:* 表示與治療前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軍隊退休干部中高血壓的發(fā)病率較高,雖然退休干部的身體素質好、文化程度高、干休所中的醫(yī)療水平也較發(fā)達,但仍有部分患者由于病程長、用藥依從性差、自我管理意識不足等導致其血壓未得到有效控制[4]。近年來,通過加強對患者的高血壓管理、飲食控制、提高用藥依從性及疾病知識掌握程度等的干預方式對高血壓具有較好的控制效果[5],隨著強化管理達標模式在臨床的逐漸應用,我們認為對軍隊退休干部中高血壓未控制患者實施強化管理達標模式或許能夠起到更好的效果。
強化管理達標模式是由“以人為本”的醫(yī)學模式發(fā)展而來的一種護理理論,通過加強與患者的溝通交流,鼓勵其積極參與治療,制定個性化的管理計劃及目標,并通過飲食干預、用藥指導與監(jiān)督、疾病相關知識教育等方式來強化對患者的管理,從而達到促進達標的作用[6]。
藥物是降低患者血壓直接有效的方式,按時服藥使血壓穩(wěn)定在正常水平是關鍵,本研究中,研究組的用藥依從性(94.73%)高于對照組(78.94%)(P<0.05),說明慢病分級診療中高血壓未控制患者實施社區(qū)強化管理達標模式能夠提高患者的用藥依從性。分析原因:強化管理達標模式通過與患者的溝通交流了解到其的護理所需,從而開展針對性較強的用藥指導,提高了患者對疾病知識的了解而逐漸接受長期的用藥,并且在醫(yī)師的指導下使用流程簡單且規(guī)范的降壓藥物,使患者能夠更好的執(zhí)行,從而起到提高用藥依從性的作用[7]。
干預后研究組的收縮壓、舒張壓均低于對照組(P<0.05),說明慢病分級診療中高血壓未控制患者實施社區(qū)強化管理達標模式能夠有效控制其血壓。分析原因:強化管理達標模式通過提高患者的用藥依從性,并且加強對高血壓患者的飲食管理,使其不良的生活習慣及飲食得到改善,通過在藥物及生活方式改變的共同作用下有效地控制血壓[8]。
綜上所述,軍隊退休干部慢病分級診療中高血壓未控制患者實施強化管理達標模式的效果顯著,能夠提高患者的用藥依從性,有效控制血壓,值得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