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李嶠雜詠》研究述評

        2020-03-01 16:14:56張國毅
        名作欣賞·評論版 2020年3期
        關鍵詞:詠物詩

        摘 要:李嶠一生詩歌創(chuàng)作成果頗豐,共有二百一十余首詩歌流傳后世。詠物詩是其詩歌當中最多的部分,《李嶠雜詠》成為后代研究者最為關注的領域。縱觀《李嶠雜詠》的研究情況,成果豐碩,也仍有待于進一步深入挖掘。

        關鍵詞:李嶠 《李嶠雜詠》 初唐 詠物詩

        李嶠(645—714),字巨山,趙州贊皇人,歷仕高宗、武后、中宗、睿宗、玄宗五朝。一生宦海沉浮,《舊唐書·李嶠傳》載“弱冠舉進士,累轉監(jiān)察御史”“封趙國公”,三次拜相四遭被貶,最終“為盧州別駕而卒”?!缎绿茣繁緜饕嘣啤盀閮簳r,夢人遺雙筆,自是有文辭,十五通《五經(jīng)》……二十擢進士第”,還曾主持編纂了大型類書《三教珠英》。與蘇味道并稱“蘇李”,與崔融、蘇味道、杜審言并稱 “文章四友”。無論是政壇還是文壇,李嶠在當時都具有相當?shù)挠绊懀浅跆茖m廷文壇的重要成員。

        李嶠一生詩歌創(chuàng)作成果頗豐,是“文章四友”當中最多的一位,共有二百一十余首詩歌流傳后世,包括應制詩、邊塞詩、詠物詩、懷古詩、挽詩、酬贈詩、送別詩等。其中詠物詩是李嶠詩歌數(shù)量當中最多的一部分,使得他成為初唐創(chuàng)作詠物詩最多的詩人,也成為后代研究者最為關注的領域。

        一、對于李嶠及其詠物詩的價值評判

        唐代是詠物詩發(fā)展的成熟期,僅《全唐詩》中就有超過六千余首的詠物詩,其中初唐有五百多首,李嶠的詠物詩就有一百二十八首。對于李嶠詠物詩的評價,歷來眾說紛紜,各執(zhí)一端。

        肯定的一派,如《新唐書·李嶠傳》“為文章宿老,一時學者取法焉”,表明其詩具有標準典范之特性。張庭芳在《故中書令鄭國公李嶠雜詠百二十首序》中說: “藻麗詞清,調(diào)諧律雅,宏逸逾于靈運,密致掩于延年?!薄逗蟠逶娫挕芬舱劦健苞Q相(丁謂)在海南,效李嶠為單題詩,一句一事,凡一百二十篇,寄洛中子孫,名《青衿集》,徐堅《初學記》之類也。便所無書籍,而默記舊讀歷歷不忘,且篇篇用李韻”a。

        盡管如此,人們提到李嶠詠物詩時,最主流的印象仍然是不足和缺點。如清代王夫之 《姜齋詩話》 切中其病,在談到詠物詩的發(fā)展時認為“詠物尤其屬意之作,裁剪整齊,而生意索然,亦匠筆爾。至盛唐以后,始有即物達情之作”b。 賀裳《載酒園詩話又編》亦云:“讀李巨山詠物百余詩,固是淹雅之士,但整核而已,未甚精出?!眂胡震亨認為“巨山五言,概多典麗,將味道難為蘇”d。喬象鐘也持批評態(tài)度,“乍看題目,令人眼花繚亂; 實際卻充滿陳腐的堆砌雕琢和連篇累牘的隸事用典,毫無生氣,使人膩而生厭”e 。

        我們可以看到這樣截然不同的評判,大概是由于接近于李嶠時期的人,對其詩歌的作用、地位、影響等認識較為深入,而“后來的人們只看重結果,不重視事物發(fā)展變化的過程,錯誤地以后來達到巔峰的盛唐詩人的作品作參照系來評價李嶠的作品,所以貶的成分比較多,但是卻忽略了特殊時段中的詩人的特殊貢獻”f。

        針對這種情況,新時期以來,一些學者已經(jīng)敏感地注意到了這個問題,沒有一味地鼓吹或膜拜,也沒有只看到其弊病而否定積極價值,而是充分考慮了詩人的社會背景及個人經(jīng)歷的影響作用,將整體性與多元化結合,全面客觀地了解李嶠及其作品,以期做出客觀而中肯的評價。

        徐定祥《論李嶠及其詩歌》是今人最早開始研究李嶠及其詩歌的論文,認為“李嶠是初唐最有代表性的作家之一”g, 肯定了李嶠在詩歌史上承上啟下的作用,引起了學界的關注。

        《李嶠及其詩歌初探》也認為“李嶠創(chuàng)作的詠物組詩將齊永明以來人們最為關心的詞匯、用典、詠物、對偶等技巧融為一體”h。 《李嶠詠物詩小析》認為他以標準化的一百余首五言律詩為初學者提供了詠物詩創(chuàng)作的基本范式。i吳萱《李嶠研究》“立足于歷史文獻,對其為官、為人、為文給予了客觀、公允的評價”j, 對李嶠的詩文著錄版本、家世交游、詩文作品等進行了全方位、系統(tǒng)性的研究。熊亮《李嶠詩歌用典研究》則專門以用典的特點為切入口,分別從語典和事典兩個方面對李嶠詩歌的用典情況作了全方位的梳理和分類。! 1

        敦煌詩歌作為敦煌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當中包含的詠物詩為數(shù)不少,僅載《敦煌詩集殘卷輯考》當中就有六十余首。其中就有敦煌藏經(jīng)洞中發(fā)現(xiàn)的十七首李嶠詠物詩:《羊》《兔》《鳳》《鶴》《銀》《錢》《錦》《羅》《綾》《素》《布》《硯》《墨》《紙》《酒》《扇》《月》。仝靜對其進行了具體的鑒賞研究 。! 2

        這些作品對于我們充分認知、全面了解、客觀評價李嶠詠物詩具有一定的意義與價值,表明了研究者們試圖為李嶠正名,著意從詠物詩的具體特點入手,分析李嶠詠物詩的藝術特色,意圖從一種客觀、全面的角度重新認識李嶠詠物詩及其文學史意義,展現(xiàn)了新的研究理念支配下當代學人的客觀思考與獨立意識。

        二、 對《李嶠雜詠》流傳著錄的版本回顧

        《李嶠百詠》,又稱《李嶠雜詠》,又稱《雜詠詩》《百二十詠》《百廿詠》等,實際上都是指李嶠的一百二十首詠物詩?!度圃姟樊斨兴珍浀睦顛娮鞫际穷}目為單字的五言律詩,也稱《單題詩》或《一字題》,十分特殊。這些創(chuàng)作在內(nèi)容上均為詠物詩,涉及有花草果木、飛禽走獸、天象自然、器用飲食、江河湖海、四時寒暑、歲時節(jié)序、宮觀樓臺等十二部,每部十首,結構龐大,在詩歌史上具有開創(chuàng)意義。

        《李嶠雜詠》在唐宋時有注本行世,流傳廣泛?!杜f唐書·經(jīng)籍志》著錄《李嶠集》三十卷,《新唐書·藝文志》五十卷、《雜詠詩》十二卷。《宋史·藝文志》著錄《李嶠詩》十卷、《李嶠百詠》一卷。晁公武《郡齋讀書志》著錄《李嶠集》一卷,注曰:“ 《集》本六十卷,未見,今所錄一百二十詠而已。或題曰《單題詩》,有張方注?!薄短撇抛觽鳌吩唬骸半s詠詩十二卷,單題詩一百二十首,張方為注?!薄端膸烊珪偰刻嵋吩谧硬款悤性唬骸皪娨痪?,今尚存,然已佚其注。”《全唐詩》卷五七至卷六一輯錄李嶠詩五卷,另外《全唐詩補編》 補入一首 《錢》,共二百一十篇,其中有《雜詠詩》一百二十首。

        可以看到在宋代時《李嶠集》已經(jīng)不易見到,而《李嶠百詠》卻被完整地保存下來。值得注意的是,這里的史志著錄《新唐書·藝文志》 《宋史·藝文志》《郡齋讀書志》等,包括后面提到的日本藏本抑或是敦煌遺書,說明《李嶠百詠》很早就是以單行本的形式流傳的。相較于其他作家作品大都是以別集、總集的形式保存,而很少有將某一組詩單行的。即使同樣是大量書寫詠物詩的作家作品,也很難找出第二個。從這一流傳特點來看,《李嶠雜詠》確實是有其特殊性的存在。

        《李嶠雜詠》注本目前主要是唐天寶間張庭芳本及敦煌寫本殘卷本,根據(jù)考訂這兩種都是目前已經(jīng)留存最早流行最為廣泛的唐人注唐集的本子。這些注本為進一步整理研究李嶠詩作提供了頗有價值的線索。尤其是張庭芳注本通俗易懂,成為流傳最為廣泛的注本之一,甚至在日本也盛行一時。

        上述提到的張方注本,以前研究者們多傾向于張方、張庭芳為同一人,如“《唐集敘錄》云:‘所謂張方,當系張庭芳之誤?!薄皬埛郊刺浦畯埻シ肌?。段莉萍通過對敦煌寫本和張庭芳注本的底本時間早晚進行考訂,認為張方、張庭芳并非一人,敦煌本是以張方所注的最早本子為底本,早于張庭芳注本。

        近年來,敦煌藏經(jīng)洞中發(fā)現(xiàn)詩注殘卷,卷首有張庭芳所撰注序,王重民先生以日本天瀑《佚存叢書》本《李嶠雜詠》分類次第與此相似,命之曰《李嶠雜詠注》。! 3 今天的《叢書集成初編本·李嶠雜詠百二十首》也是根據(jù)嘉慶間回傳的據(jù)日本建治三年(1277)鈔本刻成的《佚存叢書》本排印的。

        《李嶠雜詠詩注》是迄今發(fā)現(xiàn)的敦煌唐人詩集的唯一注本,《從敦煌殘本考李嶠〈雜詠詩〉的版本源流》從敦煌本的詩句白文異同、體例、詩注三個方面對四個版本進行了比較,認為敦煌本與慶大本較為接近,而明銅活字本與《全唐詩》本則是在后來演變中形成的本子?!皬亩鼗捅镜健度圃姟繁?,這中間有一個淵源演變的過程”。并對《李嶠雜詠》源流進行了推測,即公元702—705年間李嶠出于啟蒙的目的創(chuàng)作了詠物詩一百二十首,并在較短時間內(nèi)傳入敦煌,在李嶠去世前(715)對初本進行了改動。而《雜詠詩》則最遲在嵯峨天皇(809—823)時期傳入日本。日本的佚存本安大本都是屬于這一系統(tǒng)的古抄本,明銅活字本和 《全唐詩》 本則與前兩種稍異。! 4 至此,《李嶠百詠》的源流演變有了一個大致清晰的脈絡。

        在盛唐時期,李嶠詩就已經(jīng)東傳日本,最早的鈔本為嵯峨天皇宸翰本,存詩二十一首,被認為是日本的國寶。《佚存叢書》二卷古抄本是據(jù)大唐天資六年(747)張庭芳注序的本子刻成的。平安時期,張庭芳注本作為蒙學書目在日本宮廷貴族和士人階層廣泛流傳。室町時期以后張庭芳本流傳漸少,至江戶時期頗為罕見。

        近年來,日本發(fā)現(xiàn)了八種《百廿詠詩注》的舊鈔本,根據(jù)胡志昂《日藏古抄李嶠詠物詩注》的考察,分別是:

        慶應義塾大學藏室町時期寫本,題為《百二十詠詩注》,足本,卷首有張庭芳序。

        尊經(jīng)閣藏室町時期寫本,題為《百二十詠詩注》,僅存上卷,卷首有張庭芳序。

        天理圖書館藏江戶末期鈔延德二年(1490)本,題為《一百二十詠詩注》,足本,卷首有張庭芳序。

        神田喜一郎氏藏甲本,嘉永二年(1849)鈔延德二年本之再鈔本。

        神田喜一郎藏乙本,嘉永二年鈔延德二年本之再鈔本。

        田中教忠氏藏本,嘉永二年鈔延德二年本之再鈔本。

        禿氏祐祥氏藏本,嘉永二年鈔延德二年本之再鈔本。

        陽明文庫室町時期鈔本,內(nèi)題《注百詠》現(xiàn)存上卷之下。! 5

        實際上,我們可以看出,以上八種本子當屬于三個祖本系統(tǒng),即慶大本和尊經(jīng)閣本出于同一祖本;天理本和四種個人藏本同出延德本,而陽明本當屬另一系統(tǒng)。

        胡志昂《日藏古抄李嶠詠物詩注》是對慶大本的影印,末附有《敦煌本殘卷二種》和《李嶠雜詠古注佚文輯存》。

        慶應義塾大學藏日本室町時期寫本作為已發(fā)現(xiàn)的最早完本,是室町時期寫本的代表?!稘h語俗字在日本的傳播——以〈日藏古抄李嶠詠物詩雜注〉 為例》就是關注到了這一珍貴的日藏古抄本,論述日本對漢語俗字的繼承與擴散、改造與創(chuàng)制。隨后《日藏古抄〈百二十詠詩注〉 俗字研究》 即以慶大本《詩注》 中的俗字作為研究對象,對其類型進行了全面分析研究。! 6

        今人徐定祥《李嶠詩注》收錄了迄今所能見到的李嶠全部詩作,以《全唐詩》本為底本,校以明正德間銅活字本、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黃氏浮玉山房刊黃貫曾輯《唐詩二十六家》本三卷、嘉靖間徐獻忠刊《唐詩百家》本三卷,并參照《國秀集》《搜玉小集》《文苑英華》《唐詩紀事》《唐詩品匯》《初唐匯詩》《佚存叢書》《藝海珠塵》各本和敦煌殘本一一作校! 7,是第一個完善的單行本及詳明的校注本,??本珜?,考訂縝密,旁征博引,注釋精當。

        三、 作為蒙訓詩的意義探討

        在唐以前,蒙學的教材大多以識字為主,如《急就篇》《千字文》等。但到了唐代,古典詩歌的發(fā)展出現(xiàn)了前所未有的繁榮景象,唐人將詩歌引入生活的方方面面。訓蒙詩的創(chuàng)作就成為唐詩與文學、教育結合的重要成果。訓蒙詩,顧名思義就是用詩歌對孩童進行教育的詩歌,以詠物為主兼及詠史?!独顛s詠》就是各種詠物類訓蒙詩中的典范。

        《后村詩話》中記載:“鶴相(丁謂) 在海南,效李嶠為單題詩,一句一事,凡一百二十篇,寄洛中子孫,名《青衿集》?!边@里提到《青衿集》是仿李嶠單題詩所做的蒙學讀物,從另一角度表明了《李嶠雜詠》的作用。

        近代以來,較早關注并系統(tǒng)論述《李嶠雜詠》的創(chuàng)作意義的是葛曉音教授的《創(chuàng)作范式的提倡和初唐唐詩的普及——從〈李嶠百詠〉談起》。她具體深入到了《李嶠百詠》的類書的編纂體例與蒙學意義,認為《李嶠百詠》是一部以詩體撰寫的“作詩入門”的類書。它采用大型組詩的形式,將唐初詠物、用典、詞匯、對偶等常用技巧融為一體,以基本定型的五律表現(xiàn)出來,給初學者提供了便于效仿的創(chuàng)作范式。! 8

        在唐代,以類書的方法進行蒙學教育是比較流行的做法,李嶠在繼承前人傳統(tǒng)主纂《三教珠英》大型類書的基礎上,在主題上進行系統(tǒng)的類分使得學童按類掌握知識。《李嶠百詠》對后世的類書編寫體例如《初學記》產(chǎn)生了很大的影響?!冻鯇W記》的分類與《李嶠百詠》有很多相似之處。

        《李嶠〈雜詠詩〉:普及五律的啟蒙教材》和《蒙學視野中的李嶠〈雜詠詩〉》從蒙學的視角對其給予了新層次意義的闡發(fā):“只有從蒙學角度入手,才能真正看清其雜詠詩的優(yōu)長與不足,并給予公允的評價?!?! 9

        《李嶠〈雜詠詩〉 :普及五律的啟蒙教材》“在《雜詠詩》中,從內(nèi)容到體式,從最基本的一個意象、一個詞語、一個典故、一個句子、一聯(lián)詩乃至整首詩的選擇,構筑一步步示范,人們可以清楚地看到一首詩之創(chuàng)作軌跡”@ 0。雖然是對于《雜詠詩》的獨特蒙學價值探討,其實也是涉及了李嶠詠物詩的藝術特色。

        《從李嶠“雜詠詩”看詩歌功用的拓展》肯定了李嶠雜詠詩在蒙學的貢獻。@ 1《唐代“李嶠雜詠”的啟蒙思想及對教育的啟示》@ 2 《〈李嶠百詠〉的啟蒙思想與詩學價值》@ 3 認為《百詠》開創(chuàng)了唐代蒙學發(fā)展之新領域,開啟了格式化詩歌創(chuàng)作的新階段,為各詠物類訓蒙詩之典范。

        不僅如此,《雜詠》還流傳到了日本,平安中期作為幼童啟蒙教材在貴族及士族當中廣泛流傳。與白居易的新樂府、李翰的“蒙求”一起被列為平安時代傳入的中國三大幼學啟蒙書。正如鐮倉初期學者源光行據(jù)《百詠》翻作《百詠和歌》,序云“夫鄭國公始賦百廿詠之詩,以諭于幼蒙”。就表明了《百詠》在日本的傳播性質。

        《從句題詩看〈李嶠百詠〉在日本的接受情況》,就是從平安時期的句題詩的角度探討其詩體和用語的作用。@ 4 《漢語俗字在日本的傳播——以〈日藏古抄李嶠詠物詩雜注〉為例》主要以《日藏古抄李嶠詠物詩注》為例,通過大量實證論述日本對漢語俗字的繼承與擴散、改造與創(chuàng)制。@ 5

        《〈李嶠百詠〉的祥瑞書寫及其成因》雖然也關注到了《李嶠百詠》的創(chuàng)作目的,卻主要是從政治需求及李嶠的政治立場的內(nèi)在聯(lián)系角度出發(fā),關注到《百詠》在對象選取、意象用典和意境營造中帶有明顯的注重祥瑞的特點,認為李嶠是以詩歌的形式參與武后的天命建構與祥瑞宣傳。@ 6

        《李嶠百詠》作為啟蒙教材的獨特創(chuàng)作目的,在唐人創(chuàng)作中留下了鮮明的痕跡,依托于內(nèi)容的借鑒、題材的取舍、典故的吸收、對偶的使用,傳承文學知識和創(chuàng)作經(jīng)驗并進行文學教育,從語言材料到聲律規(guī)則再到技巧門徑的上升層次,文學教育和學習方式體現(xiàn)出從閱讀積累到模仿熟練再到體會感物的逐級提升。當代學者從文學和教育的交叉視角下重新審視其文學價值和蒙學價值,體現(xiàn)了文學教育的功用意義。

        四、 其他角度的研究

        除了大量的詠物詩創(chuàng)作,《李嶠軍戎詩芻議》也關注到了李嶠多篇關于軍戎題材的詩作,有助于我們?nèi)嬲J識李嶠。@ 7

        《論李嶠詩聲律研究》對詩歌中的平仄、對仗、用韻等聲律情況系統(tǒng)研究。@ 8 《李嶠雜詠詩的文體學研究》將雜詠詩置于近體詩發(fā)展史的定位中詳加考察其對偶、聲律的情況。@ 9 《李嶠詩歌用韻考》則通過運用音系比較的方法,總結出近體詩比古體詩用韻嚴的特點。# 0 實質上反映了初唐詩歌時代語言變化的特點。還有研究者關注到了數(shù)字在李嶠詩歌當中的使用問題,駱捷文通過溯源字義的方法,深入挖掘其中數(shù)字的具體用法及原因。# 1

        結 語

        縱觀《百詠》的研究情況,成果豐碩,但也存在一些缺憾,如從體例的角度關注《百詠》的類書編纂性質及對《初學記》 的影響;從文學教育的角度,將《百詠》作為唐代蒙學發(fā)展的重要一環(huán),比較同時期《蒙求》 《太公家教》 《兔園測府》等,進一步考察《李嶠百詠》的教育內(nèi)容、教育途徑、教育方法和教育目的,以此窺探唐代童蒙教育的全貌。這些都有待于進一步深入挖掘探討。

        a劉克莊:《后村詩話》, 中華書局1983年版,第55頁。

        b 〔清〕 王夫之著,戴洪森箋:《〈姜齋詩話〉箋注》,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年版,第152—153頁。

        c 郭紹虞:《清詩話續(xù)編·載酒園詩話又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303頁。d 胡應麟:《詩藪》,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58頁。e 喬象鐘:《唐代文學史》,人民文學出版社1995年版,第147頁。

        f 劉藝:《李嶠評價中的誤區(qū)》,《西南民族學院學報》2001年第3期,第117—121頁。

        g 徐定祥:《論李嶠及其詩歌》,《江淮論壇》1992年第6期,第95—102頁。

        h 王芹:《李嶠及其詩歌初探》,《山東師范大學2009年碩士學位論文》。

        i 仝靜、安忠義:《李嶠詠物詩小析》,《魯東大學學報》2015年第2期,第58—62頁。j吳萱:《李嶠研究》,《河北大學2014年博士學位論文》。k 熊亮:《李嶠詩歌用典研究》,《福建師范大學2017年碩士學位論文》。

        l 仝靜:《敦煌詩歌中的李嶠詠物詩研究》,《魯東大學2015年碩士學位論文》。

        m 王重民:《敦煌古籍敘錄》,商務印書館1958年版。

        n 段莉萍:《從敦煌殘本考李嶠〈雜詠詩〉的版本源流》,《敦煌研究》2004年第5期,第74—78頁。

        o 胡志昂:《日藏古抄李嶠詠物詩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p 李建斌:《日藏古抄〈百二十詠詩注〉俗字研究》,《浙江財經(jīng)學院2012年碩士學位論文》。

        q徐定祥:《李嶠詩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 8 葛曉音:《創(chuàng)作范式的提倡和初唐唐詩的普及——從〈李嶠百詠〉談起》,《文學遺產(chǎn)》1995年第6期,第30—41頁。

        s 劉藝:《蒙學視野中的李嶠〈雜詠詩〉》,《四川師范大學學報》2002年第3期,第80—86頁。

        t 劉藝:《李嶠〈雜詠詩〉:普及五律的啟蒙教材》,《四川大學學報》2002年第1期,第135—144頁。

        @ 1 魏勇軍:《從李嶠“雜詠詩”看詩歌功用的拓展》,《湖州師范學院學報》2011年第6期,第37—40頁。

        @ 2 趙燕:《唐代“李嶠雜詠”的啟蒙思想及對教育的啟示》,《西北大學2013年碩士學位論文》。

        @ 3 趙燕、栗洪武:《〈李嶠百詠〉的啟蒙思想與詩學價值》,《江西社會科學》2013年第10期,第79—85頁。

        x 蔣義喬:《從句題詩看〈李嶠百詠〉在日本的接受情況》,《日語學習與研究》2005年第2期,第62頁。

        y 方國平:《漢語俗字在日本的傳播——以〈日藏古抄李嶠詠物詩雜注〉為例》,《漢字文化》2007年第5期,第56—60頁。

        z 王聰、康震:《〈李嶠百詠〉的祥瑞書寫及其成因》,《陜西師范大學學報》2019年第1期,第170—176頁。

        @ 7 苗富強:《李嶠軍戎詩芻議》,《文教資料》2012年第6期,第5—6頁。

        @ 8 張玉翠:《論李嶠詩聲律研究》《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碩士學位論文》。

        @ 9 張琦:《李嶠雜詠詩的文體學研究》,《陜西師范大學2012年碩士學位論文》。

        # 0 高玲:《李嶠詩歌用韻考》,《語文學刊》2009年第22期,第57—58頁。

        # 1 駱捷文:《論李嶠詩歌中數(shù)字的運用》,《文山學院學報》2017年第5期,第74—78頁。

        作 者: 張國毅,西藏民族大學文學院中國古代文學專業(yè)碩士研究生。

        編 輯: 張晴 E-mail: zqmz0601@163.com

        猜你喜歡
        詠物詩
        統(tǒng)編小學語文教材中的經(jīng)典詠物詩
        統(tǒng)編小學語文教材中的經(jīng)典詠物詩
        近四十年杜甫詠物詩研究述評
        體物盡其妙,品之有寄托——杜甫詠物詩《房兵曹胡馬》賞析
        文苑(2019年14期)2019-08-09 02:14:34
        詠物詩的一種寫法
        中華詩詞(2018年4期)2018-08-17 08:05:02
        韓偓詠物詩研究
        文教資料(2017年25期)2017-12-20 22:08:17
        淺談古代經(jīng)典詠物詩對初中生寫作思維的啟示
        注重融通契合提高詠物詩教學效果芻探
        成才之路(2017年26期)2017-10-11 16:39:18
        從詠物詩看李商隱的悲情
        學周刊(2017年5期)2017-03-29 01:21:03
        論詠物詩研究的基本問題與當代進展
        亚洲色欲色欲www|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亚洲免费|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午夜av| 无码午夜成人1000部免费视频| 国产免费资源| 少妇裸淫交视频免费看| 日韩少妇人妻中文视频| 天天综合网在线观看视频| 麻豆国产高清精品国在线| 在线观看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99热只有频精品8国语| 少妇内射兰兰久久| 麻豆91免费视频| 男女男在线精品免费观看| 亚洲天堂二区三区三州| 日日碰狠狠添天天爽无码| 亚洲av日韩aⅴ永久无码| 蜜桃av福利精品小视频| 麻豆文化传媒精品一区观看 | 国产av一区二区亚洲精品| 人妻熟女一区二区三区app下载| 97性视频| av天堂手机一区在线| 无码专区人妻系列日韩精品| 久久久久久伊人高潮影院| 国产欧美日韩图片一区二区| 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试看 | 妺妺窝人体色www聚色窝| 欧美精品中文字幕亚洲专区| 国内偷拍视频一区二区| 成午夜福利人试看120秒| 99精品国产高清一区二区麻豆| 久久久久成人精品免费播放| 国产成人av三级在线观看韩国| 51看片免费视频在观看| 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亚洲中文视频| 男女啪啪免费视频网址| 麻豆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不卡| 蜜桃精品免费久久久久影院| 人妻少妇精品系列一区二区| 一本色道久久88加勒比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