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媛媛 馬玉霞 陳云艷
摘 要: 《蝴蝶夢》是20世紀英國作家達芙尼·杜穆里埃的成名作,被認為是最早的一部哥特式浪漫愛情小說。本文將從呂蓓卡的人物形象入手,分析她在男權(quán)社會中所做的抗爭。
關(guān)鍵詞: 呂蓓卡 天使 魔鬼
一、引言
《蝴蝶夢》是作者通過對呂蓓卡這一隱形女主人公形象的塑造,講述了女性在男權(quán)社會統(tǒng)治下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和想要追求自主獨立的坎坷。呂蓓卡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擺脫成為附屬品的卑微地位,于是她通過自己的死亡來表達對男權(quán)社會的強烈不滿。呂蓓卡的魔鬼形象其實質(zhì)是男權(quán)制度中父權(quán)標準對叛逆女性的一種歪曲和變形,但呂蓓卡的反叛從女性角度分析就是天使形象。本文旨在通過對呂蓓卡的人物形象進行分析,進而了解她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人。
二、 呂蓓卡的人物形象分析
(一) “我”想象之中的呂蓓卡
敘述者“我”在文中開始的時候是一個相貌平平、衣著樸素的女陪護。而邁克西姆為了遺忘過去的事情,選擇了和他毫不般配的“我”,從此“我”也生活在了到處充滿前女主人陰影之下的曼陀麗莊園。
通過身邊人的描述,“我”認為呂蓓卡是一個精明能干的女人。她深愛自己的丈夫和自己的家庭,她把曼陀麗莊園的一切都打理得井井有條。她充滿活力、善于察言觀色、心腸極好、極其地能討取眾人的歡心,以至于人們在她死后,見到德溫特的第二任夫人“我”時,仍然對呂蓓卡贊不絕口。而曼陀麗莊園中也處處有呂蓓卡的影子,這使“我”誤以為邁克西姆對自己的舊愛呂蓓卡始終無法忘懷,以至于“我”備受挫折,處處小心,整天生活在患得患失的生活當中。
(二) 眾人心中的呂蓓卡
對于呂蓓卡之前的形象也只是通過“我”的想象以及旁人的只言片語展現(xiàn)出來的。其中最主要的三個人分別是呂蓓卡的丈夫邁克西姆、女管家丹弗斯太太以及她的表哥兼情人費弗爾。他們?nèi)说年愂龈鞑幌嗤?,對于呂蓓卡,他們有的是憎恨,而有的卻是懷念和熱愛。這讓呂蓓卡的形象在人們心中更加撲朔迷離,充滿了神秘色彩。
丹弗斯太太對呂蓓卡充滿了敬佩。在她心中,呂蓓卡具有男性的氣質(zhì),充滿了力量、自信、勇氣和精神,她說:“當年,我就常對她(呂蓓卡)說,她應該在娘肚子里投個男胎才是?!钡じニ固J為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個人能制服得了呂蓓卡,呂蓓卡喜歡怎樣生活就怎樣生活。婚姻對于呂蓓卡來說,只不過是一場逢場作戲的游戲而已。男女之間的情愛對她來說是場游戲,僅僅是場游戲。她去找男人,那是因為她覺得好玩。即使呂蓓卡已經(jīng)死去,可是在丹弗斯太太心中,呂蓓卡一直是曼陀麗莊園的女主人,誰都比不過她,永遠不能。
可是呂蓓卡的丈夫邁克西姆對于呂蓓卡的評價卻是截然相反的。他說他和呂蓓卡的婚姻只不過是一場交易、一場游戲而已,他們從來沒有彼此相愛過。表面上,在眾人眼里她是一個心腸最好、最慷慨、最美麗、最聰明的女人,她是一個把曼陀麗莊園打理得十分有序的賢妻良母。她擁有世上女人所羨慕的一切,可暗地里她卻穿梭于形形色色的男人之中,她活著的時候在精神上對邁克西姆百般折磨,即使在快要死的時候,也不忘設計誘使丈夫殺了自己。所以,邁克西姆認為呂蓓卡是一個魔鬼般的壞女人。
而呂蓓卡的表哥兼情人費弗爾認為呂蓓卡是一個有勇氣、有骨氣的人,她并不會聽從命運的安排。她絕不會選擇自殺來結(jié)束自己的生命,她會選擇和生活搏斗。而呂蓓卡和他也是青梅竹馬,呂蓓卡最愛的是他。呂蓓卡在和邁克西姆結(jié)婚后仍未忘記費弗爾,兩人經(jīng)常在倫敦約會。對于費弗爾而言,呂蓓卡是一個天使,是他深愛和懷念的女人。
(三)矛盾綜合的呂蓓卡
天使和魔鬼是對立的,是水火不相容的??墒且嗵焓?、亦魔鬼的反差淋漓盡致地體現(xiàn)在了呂蓓卡身上。一方面,呂蓓卡擁有世上所有女人所羨慕的地位、權(quán)利和美貌。她心腸好、慷慨大方、聰明,是眾多人心目中的天使。另一方面,她和邁克西姆的婚姻只是一場交易,她想要隨心所欲的生活。對于婚后丈夫?qū)λ睦淠畱B(tài)度,呂蓓卡一方面做出妥協(xié),另一方面通過穿梭于形形色色的男人生活中來表現(xiàn)出當時社會對女性權(quán)利的壓迫,她的行為擾亂社會秩序,挑戰(zhàn)男性社會男權(quán)主義的權(quán)威。而呂蓓卡這樣做無疑傷害了邁克西姆的男性自尊,以至于終于有一天他槍殺了呂蓓卡,并隱藏了事實的真相。自此,呂蓓卡成為邁克西姆心中魔鬼般邪惡的壞女人。
盡管呂蓓卡在小說中從未真正出現(xiàn),但是通過她周圍人的出場以及人們對于她的描述,我們可以看出當時社會婦女生活在男權(quán)主義的狀態(tài)。而呂蓓卡也通過從“天使”與“魔鬼”的矛盾結(jié)合體向當時的男權(quán)社會發(fā)出挑戰(zhàn),試圖引起當時社會對女性主義的關(guān)注。通過呂蓓卡這一人物形象評判了男權(quán)社會中女性的不公正待遇,同時對她寄予同情,用她反襯了婚姻的真諦。
三、呂蓓卡人物形象形成的原因
每一部小說主人公性格的形成并不是沒有原因的。因此,《蝴蝶夢》中的呂蓓卡人物形象的形成也有其不可避免的原因。
(一) 呂蓓卡自身的原因
呂蓓卡的母親早逝,父親對她更是寵愛有加,對她提出的要求百依百順,造成了她孤傲、張揚的個性。同時,由于呂蓓卡從小就聰明、美麗,有著和男人一樣的膽識和魄力。她是一匹很難馴服的野馬,從小父親的寵愛形成了她占有欲極強、喜歡對身邊的人發(fā)號施令的性格。呂蓓卡又是一個女權(quán)主義極強的人,她認為男人做的事情女人也可以做到。在婚后面對丈夫冷漠,并和丈夫達成協(xié)議:呂蓓卡管理曼陀麗莊園的一切事物,而邁克西姆不許干涉她的私生活。兩人的婚姻只是為了顧及雙方顏面而達成的一場交易,并沒有摻加任何的感情色彩。呂蓓卡內(nèi)心極強的女權(quán)主義導致她選擇穿梭于形形色色的男人之中,把男人當作獵物一樣來獵取以此來反抗和報復當時來自男權(quán)社會對女性的不公。她的墮落不是她的天性使然而是因為邁克西姆愛曼陀麗勝于愛她。作為一個有獨立人格的女性,呂蓓卡不愿充當一個被忽視的欲望客體,只好采取極端的手段以示反抗。
(二) 邁克西姆的原因
邁克西姆和呂蓓卡結(jié)婚并不是因為愛情,而是因為呂蓓卡的出生、容貌和教養(yǎng)可以和曼陀麗莊園的形象相匹配。女人在他眼里只是附屬品。他很少關(guān)心和了解呂蓓卡,只是一味地想利用地位讓呂蓓卡變成自己想要的樣子而并非是因為愛情。而呂蓓卡又是一個向往自由、敢于反抗且女權(quán)主義極強的女人,當她發(fā)現(xiàn)邁克西姆和自己結(jié)婚僅僅是為了捍衛(wèi)他自己的尊嚴和名聲時,她的內(nèi)心對邁克西姆充滿了失望和憎恨。作為一個有獨立人格的女性,呂蓓卡不愿充當一個被忽視的人,于是她變得墮落,把男人玩弄于自己的股掌之中以此來宣泄自己心中的憤懣。邁克西姆又是一個男權(quán)主義極強的人,他認為呂蓓卡背叛了他,使他的男性尊嚴受到了極大的挑戰(zhàn)。因此,他選擇槍殺呂蓓卡,以此來捍衛(wèi)曼陀麗的聲望以及自己作為一名男性的尊嚴。
其實,造成他們婚姻悲劇和人生悲劇的原因來自于他們雙方不同的性格特點。一個追求自由,有獨立的人格;另一個態(tài)度冷漠,男權(quán)主義極強。如果一開始邁克西姆和呂蓓卡的婚姻并不是一場交易,而是因為愛情,他們彼此關(guān)心,真心相愛。那么,呂蓓卡也不會背叛自己的丈夫,而邁克西姆也不會成為殺害呂蓓卡的兇手,最后悲劇也就不會存在。
(三) 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因素
《蝴蝶夢》中所展現(xiàn)的英國社會,是一個真實的男權(quán)社會。而在男權(quán)文化世界里,女人是男人的審美對象。從小說中“我”的種種表現(xiàn)來看,集謙卑、順從于一身的“我”實際上正符合了男權(quán)標準中“天使”的形象,是男權(quán)社會中理想的女性角色。小說中呂蓓卡所生活的曼陀麗莊園可以說是英國資產(chǎn)階級生活狀態(tài)的縮影。在這個莊園里所發(fā)生的一切都散發(fā)著令人惡心的虛偽、欺詐、狡猾的惡臭。呂蓓卡以她的溫婉大方、聰明能干成為了德溫特夫人,曼陀麗莊園的女主人,成為眾人羨慕和討論的對象。而她的丈夫邁克西姆所關(guān)心的只是曼陀麗莊園的聲望和自己的體面,對妻子的感受不聞不問。在這種環(huán)境下兩個人還得假扮成一對恩愛夫妻以維護邁克西姆自己和莊園的榮耀和名譽。婚后第五天他們便達成了交易:由呂蓓卡把曼陀麗莊園治理成全國首屈一指的著名莊園,但他的私生活不受丈夫的管束??梢哉f,他們根本沒有什么夫妻之情,可他們卻被貴族資產(chǎn)階級社會譽為當時“最成功的婚姻”。這種生活環(huán)境和時代背景無疑是造成悲劇的原因,人們都掩藏自己內(nèi)心的欲望以至于最后忍受不了而選擇了爆發(fā)。
五、結(jié)語
在這部小說中,呂蓓卡充滿心機又顛覆傳統(tǒng),作者對其雙重性格的設置折射出男權(quán)社會下女性的矛盾心理。對于她,我們不能單純地以好與壞去評判。作為一個被誤讀的女性形象,呂蓓卡一直保持沉默,她用自我放縱的方式來對抗男權(quán)社會,最終以死亡為代價,以其特立獨行的姿態(tài)活在人們心中。即使是在今天,呂蓓卡的這種獨立、追求平等自由的女性意識對于現(xiàn)代女性的成長仍具有很強的示范性。
參考文獻:
[1] 達夫尼·杜穆里埃.蝴蝶夢[M].林智玲,程德譯. 南京:譯林出版社,2010.
[2] 厲彥花,王磊.《蝴蝶夢》中呂蓓卡人物形象剖析[J].今日科苑,2009(5).
[3] 許綺.被剝奪話語權(quán)的呂蓓卡——《蝴蝶夢》中呂蓓卡的形象分析[J].韓山師范學院學報,2006 (2).
作 者: 朱媛媛,碩士,甘肅民族師范學院講師,研究方向:應用語言學、英語教學;陳云艷,碩士,云南交通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助教,研究方向: 英美文學。
編 輯: 張晴 E-mail: zqmz06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