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倩,劉曉攀,趙永慧,胡馨月,劉冰,趙行,王祥鵬,盤賽昆,3,4,*
(1.淮海工學院海洋生命與水產(chǎn)學院,江蘇連云港222005;2.江蘇天邊漁村食品有限公司,江蘇連云港222100;3.江蘇省海洋資源開發(fā)研究院,江蘇連云港222005;4.淮海工學院江蘇省海洋生物產(chǎn)業(yè)技術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江蘇連云港222005)
鲬魚(Platycephalus indicus)又名印度鲬、牛尾魚,廣泛分布于中國沿海各水域以及日本南部海域,為我國近海常見經(jīng)濟魚類之一,也是我國重要的出口魚類[1]。因其味道鮮美,富含高蛋白、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zhì)等,具有較高的營養(yǎng)價值和保健價值深受消費者歡迎。但是,由于鲬魚水分含量高,蛋白含量豐富,在儲運、加工及銷售過程中極易腐敗變質(zhì),從而導致資源浪費和經(jīng)濟損失。因此,尋找一種適宜的保鮮技術來延長鲬魚的貨架期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和應用價值。國內(nèi)外對水產(chǎn)品保鮮的研究更趨向于保鮮劑結(jié)合其他處理方式,以發(fā)揮其協(xié)同效應,達到抑菌保鮮的效果[2]?,F(xiàn)有的保鮮方式主要有低溫保鮮、保鮮劑保鮮、氣調(diào)保鮮與輻照保鮮,其中保鮮劑結(jié)合低溫保鮮是水產(chǎn)品常用保鮮技術[3]?,F(xiàn)有研究表明,復合保鮮劑的綜合保鮮效果優(yōu)于單一保鮮劑。如張璟晶等[4]將0.4 g/L溶菌酶、0.4 g/L Nisin 與5 g/L 殼聚糖復配使用,在冷藏條件下可將銀鯧的一級鮮度延長2 d~3 d,二級鮮度延長6 d~7 d。國外研究者發(fā)現(xiàn)Nisin、茶多酚與殼聚糖復配協(xié)同效果良好,能明顯抑制微生物的生長[5]。
茶多酚(tea polyphenols,TP)是茶葉中多羥基酚類化合物的混合物。其易溶于水和有機溶劑,具有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抑制微生物生長、抑制腫瘤細胞生長等多種生物活性,應用于食品貯藏與醫(yī)療衛(wèi)生等領域,尤其在水產(chǎn)品保藏中得到較好應用[6]。殼聚糖(chitosan,CH)是甲殼素經(jīng)化學處理脫乙?;蟮漠a(chǎn)物。殼聚糖含有游離氨基,能溶于低酸度水溶液中,是一種堿性多糖,其抑菌范圍廣、抗菌活性強、安全無毒,作為一種新型的動物源保鮮劑,在果蔬與水產(chǎn)品保鮮中得到普遍應用[7]。普魯蘭多糖(pullulan polysaccha ride,PP)是一種由出芽短梗霉發(fā)酵所產(chǎn)生的類似葡聚糖、黃原膠的胞外水溶性黏質(zhì)多糖,其分子量在20 kDa~2 000 kDa,易溶于水,無毒無害,成膜性、阻氣性、可塑性和黏性均較強,己廣泛應用于果蔬、肉類等保鮮[8]。且GB 2760-2014《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9]規(guī)定,以上3 種添加劑均允許在水產(chǎn)品及其制品中使用。成媛媛等[10]將0.5%普魯蘭多糖液用于草魚魚肉,在25 ℃條件下儲藏12 h 后其菌落總數(shù)和揮發(fā)性鹽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值均顯著低于空白對照組,保鮮效果最好。目前,國內(nèi)外學者對鲬魚的研究甚少,主要集中在生物學方面,對研究鲬魚的貯藏保鮮缺乏相關報道。另外,水產(chǎn)領域常用的低溫保鮮技術有冷藏保鮮、冰溫保鮮、微凍保鮮以及凍結(jié)等保鮮技術[11]。其中,微凍保鮮技術是公認的低溫條件下可較好維持食物品質(zhì)的方法[12]。微凍保鮮所需溫度區(qū)域介于冷藏和凍結(jié)之間。在這一溫度區(qū)域內(nèi)微生物活性受到抑制,大多數(shù)細菌無法正常生長,同時內(nèi)源酶的活力也受到抑制。鑒于此,本文選用微凍保藏觀察鲬魚貯運期間的品質(zhì)變化,并配以茶多酚、殼聚糖和普魯蘭多糖這3 種天然食品保鮮劑來進行品質(zhì)調(diào)控,旨在為鲬魚貯藏保鮮及延長貨架期提供參考。
新鮮鲬魚[體長約(380±10)mm,平均體重(100±10)g]:市購;茶多酚(多酚含量≥98%)、殼聚糖(脫乙酰度≥90%)、普魯蘭多糖(純度≥98%)(食品級):河南巧手食品添加劑有限公司;硫代巴比妥酸(thiobarbituric acid value,TBA)(分析純):上海阿拉丁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三氯乙酸、丙二醛(分析純):南京化學試劑有限公司;甘油、硼酸、鹽酸(分析純):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
722s 型可見分光光度計:上海精密科學儀器有限公司;WSC-S 型測色色差計:上海儀電物理光學儀器有限公司;S20 型pH 計:梅特勒·托利多集團;BD-102型臥式冷凍柜:青島海爾股份有限公司。
1.3.1 樣品處理流程
將新鮮鲬魚經(jīng)過去頭、去尾、去內(nèi)臟的“三去”處理后,用流水洗凈后晾干,浸漬于不同配比的保鮮液中,鲬魚與保鮮液的質(zhì)量體積比為2 ∶1,5 min 后撈出瀝干,用無菌保鮮袋分裝,放入冰箱于(-5±1)℃微凍,每隔 5 d 取樣測定 TVB-N 值、TBA 值、pH 值和色差值。未浸保鮮液的樣品設為空白對照。
用無菌蒸餾水分別將茶多酚、普魯蘭多糖和殼聚糖(殼聚糖配制時需另加1%的冰醋酸)配制成不同濃度的溶液備用。
1.3.3 單因素試驗設計
采用單因素試驗,考察茶多酚、殼聚糖和普魯蘭多糖對鲬魚微凍貯藏條件下的品質(zhì)影響。茶多酚溶液質(zhì)量分數(shù)設定為0.2%、0.4%、0.6%、殼聚糖溶液質(zhì)量分數(shù)設定為1.0%、1.5%、2.0%、普魯蘭多糖溶液質(zhì)量分數(shù)設定為0.25 %、0.5 %、0.75 %,每個水平設3 個重復。
1.3.4 復合保鮮劑配比優(yōu)選
根據(jù)單因素試驗結(jié)果,以茶多酚、殼聚糖和普魯蘭多糖溶液質(zhì)量分數(shù)為因素,每個因素設3 個水平,以儲存16 d 后鲬魚的TVB-N 值為參考指標,采用L9(34)正交試驗優(yōu)選復合保鮮劑配比。因素水平見表1。
表1 正交試驗因素水平表Table 1 Factors and levels of orthogonal experiment
1.3.5 TVB-N 值
隨著供暖季臨近,中國石化天然氣保供工作全面提速。據(jù)統(tǒng)計,1至9月,中國石化累計供應天然氣290.1億立方米,同比增長18.1%。其中,LNG累計進口88.6億立方米,同比增加59.7%。中國石化正在加快鄂爾多斯-安平-滄州管道一期工程建設,預計11月中旬投產(chǎn)并實現(xiàn)向河北供氣。
參照GB 5009.228-2016《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揮發(fā)性鹽基氮的測定》[13],采用第二法進行測定,平行測定3 次。
1.3.6 TBA 值
參考Sui 等[14]并做修改,稱取5 g 攪碎魚肉于錐形瓶內(nèi),加入25 mL7.5%的三氯乙酸混合液,振搖30 min,過濾2 次,取5 mL 濾液至25 mL 比色管中,再加入5 mL TBA 水溶液(0.02 mol/L),混勻后加塞,在(90±1)℃水浴 40 min,取出,冷卻至 25℃,1 600 r/min 離心 5 min,取上清液加5 mL 氯仿,搖勻并靜置,吸取上清液在532 nm 波長下測定吸光度。TBA 值用丙二醛的質(zhì)量分數(shù)表示。
式中:C 為從標準曲線查得丙二醛的微克數(shù),μg;m 為樣品質(zhì)量,g。
1.3.7 pH 值
參照謝晶等[15]建立的方法進行pH 值測定,稱取10.0 g 魚肉,絞碎后加90 mL 煮沸冷卻過的蒸餾水,振蕩30 min 后過濾,用精密pH 計來測定其pH 值。
1.3.8 色差值
采用WSC-S 色差分析儀來測定魚肉的顏色變化。L*(lightness)為明度指數(shù)、a*(redness/greenness)表示紅綠偏差、b*(yellowness/blueness)表示黃藍偏差值,3 個指標值先用白板校準。L*=0 表示黑色,L*=100 表示白色;a*和b*為彩度指數(shù),+a*表示紅色,-a*表示綠色,+b*表示黃色,-b*表示藍色??傤伾町怑*,用[(L*)2+(a*)2+(b*)2]1/2表示,E*越大,說明色差越大。
試驗數(shù)據(jù)均為3 次以上重復試驗,用正交設計助手Ⅱ和Excel 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并以±SD 表示。
茶多酚對鲬魚冷凍保藏效果的影響見圖1。圖1(a)表示不同濃度的TP 對鲬魚貯藏過程中TVB-N 值的影響。TVB-N 值是水產(chǎn)品在細菌和酶的作用下分解產(chǎn)生氨及低級胺類化合物,常測其總氮量作為魚類的鮮度指標。GB 2733-2015《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鮮、凍動物性水產(chǎn)品》[16]規(guī)定海水魚 TVB-N 值(mg/100 g)≤30在可接受范圍內(nèi)。圖1(b)表示不同濃度的TP 對鲬魚貯藏過程中TBA 值的影響。TBA 值是指肉類、魚類等動物性油脂中不飽和脂肪酸氧化分解后所產(chǎn)生的衍生物如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等與 TBA 試劑反應的結(jié)果[17]。TBA 值越大,脂肪的氧化程度越高,因此TBA 值是測定水產(chǎn)品脂肪氧化酸敗程度的良好判斷指標。圖1(c)表示不同濃度的TP 對鲬魚貯藏過程中pH 值的影響。圖1(d)表示不同濃度的TP 對鲬魚貯藏過程中色差的影響。顏色的變化主要源于魚肉蛋白質(zhì)氧化后血紅蛋白的減少導致的整體色差的下降。
圖1 不同濃度的茶多酚對鲬魚冷藏效果的影響Fig.1 Effect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tea polyphenols on the effect of Platycephalus induicus
如圖1(a)所示,隨著貯藏時間的延長,TVB-N 值不斷上升。其中,采用0.2%的TP 處理的鲬魚TVB-N值最低,第 16 天時其 TVB-N 值為(21.55±0.27)mg/100 g,而空白對照組的 TVB-N 值為(30.98±0.82)mg/100 g,與空白對照組相比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如圖1(b)所示,鲬魚在整個冷藏過程中的TBA 值呈不斷上升趨勢,這表明魚肉氧化酸敗程度越來越嚴重。添加TP 的試驗組均能延緩鲬魚的TBA 值,說明TP 能有效抑制鲬魚脂肪氧化酸敗。其中,0.2%的TP 處理的鲬魚TVB 值最低,第 16 天時其 TBA 值為 0.275 mg/kg 顯著低于空白對照組的TBA 值為0.434 mg/kg(P<0.05)。如圖1(c)所示,鲬魚在整個貯藏過程中呈現(xiàn)先降低后升高的V 型趨勢,這與蘇輝等[18]的研究結(jié)果類似。鲬魚樣品的pH 值在最初6 d 內(nèi)呈現(xiàn)出下降趨勢,第6 天時,空白對照組pH 值明顯增加。隨著鲬魚貯藏時間的延長,蛋白質(zhì)被分解成堿性的胺及氨類物質(zhì),pH 值逐漸升高。pH 值越大,表明樣品的腐敗程度越高。采用TP 處理后的樣品,其pH 值均較空白對照組低,其中0.2%處理的pH 值最低。如圖1(d)所示,空白對照組的色差在小范圍內(nèi)呈現(xiàn)下降趨勢,0.2%的TP 對于降低色差變化的效果最佳。
殼聚糖對鲬魚冷凍保藏效果的影響見圖2。
圖2 不同濃度的CH 對鲬魚冷藏效果的影響Fig.2 Effects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chitosan on the effect of Platycephalus induicus
圖2(a)表示不同濃度的CH 對鲬魚貯藏過程中TVB-N 值的影響。隨著貯藏時間的延長,用CH 處理鲬魚的TVB-N 值低于對照組。其中采用1.0%的CH處理鲬魚的TVB-N 值最低,到貯藏末期(16 d)其TVB-N 值為(18.80±1.14)mg/100 g 顯著低于對照組的TVB-N 值(30.25±0.82)mg/100 g(P<0.05)。李婷婷等[19]的研究表明,殼聚糖用于處理大黃魚能夠明顯降低TVB-N 值,從而降低腐敗的速率,CH 處理鲬魚具有相似的現(xiàn)象。圖2(b)表示不同濃度的CH 對鲬魚貯藏過程中TBA 值的影響。隨著時間的延長,所有組的TBA值總體呈上升趨勢,其中,1.0%CH 試驗組的TBA 值均低于其它3 組。在第16 天時,1.0%CH 試驗組TBA值為0.24 mg/kg 顯著低于空白對照組的0.434 mg/kg。因為殼聚糖具有良好的成膜性,能夠有效阻隔氧氣,從而抑制脂質(zhì)氧化。圖2(c)表示不同濃度的CH 對鲬魚貯藏過程中pH 值的影響。如圖2(c)所示,隨著時間的延長,pH 值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趨勢。其中,1.0%的試驗組和空白對照組相比具有顯著性差異。這說明一定濃度的CH 能夠有效抑制魚體腐敗微生物的繁殖,保持魚肉品質(zhì)。圖2(d)表示,不同濃度的CH 對鲬魚貯藏過程中色差的影響。如圖(d)所示,隨著時間的延長,各試驗組的色差值總體呈下降趨勢。其中,1.0%CH 對鲬魚貯藏過程中影響效果最好,且與空白對照組有顯著差異。
普魯蘭多糖對鲬魚冷凍保藏效果的影響見圖3。
圖3 不同濃度的普魯蘭多糖對鲬魚冷藏效果的影響Fig.3 Effects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pullulan polysaccharides on the effect of Platycephalus induicus
圖3(a)表示不同濃度的PP 對鲬魚貯藏過程中T VB-N 值的影響。如圖(a)所示,空白試驗組的TVB-N值增加非常迅速,在第16 天時其TVB-N 值達(31.79±0.82)mg/100 g;而經(jīng) PP 處理的鲬魚其 TVB-N 值增加較緩,尤其是經(jīng)0.25%PP 處理的鲬魚在貯藏16 d 后其 TVB-N 值僅為(20.19±1.91)mg/100 g,由此可見 PP能有效抑制鲬魚體內(nèi)TVB-N 的產(chǎn)生,其主要緣于PP良好的阻氧性抑制了鲬魚體內(nèi)酶和細菌的生物活性[20]。圖3(b)表示不同濃度的PP 對鲬魚貯藏過程中TBA值的影響。如圖3(b)所示,經(jīng)過PP 處理后的鲬魚TBA值高于空白對照組,但在試驗第16 天時,PP 處理過的樣品則表現(xiàn)出TBA 值明顯低于空白對照組的TBA值,說明達到PP 對于水產(chǎn)品的貯藏效果需要一定時間。其中,0.25%PP 處理的效果最佳,說明濃度過高的PP 形成的膜可能對于O2的選擇通過性不如低濃度的PP 效果好。圖3(c)表示不同濃度的PP 對鲬魚貯藏過程中pH 值的影響。如圖3(c)所示,鲬魚的pH 值隨著貯藏時間的延長呈先下降后上升趨勢,經(jīng)PP 處理后,鲬魚的pH 值變化較緩慢,其中0.25%PP 試驗組較明顯。圖3(d)表示不同濃度的PP 對鲬魚貯藏過程中色差值的影響。如圖3(d)所示,隨著貯藏時間的延長,鲬魚的色差值呈緩慢下降趨勢。其中,0.25%和0.75%的PP 處理過的鲬魚色差值變化范圍較小,綜合以上3 個測定指標選擇0.25%PP 試驗組為最佳。
根據(jù)單因素試驗結(jié)果,以鲬魚儲藏16 d 后的TVB-N 值為指標進行復合保鮮劑最佳配比優(yōu)化。試驗方案設計與結(jié)果見表2。
表2 鲬魚復合保鮮劑最佳比例正交試驗結(jié)果Table 2 Results of Platycephalus indicus fresh-keeping orthogonal experiment
表3 正交試驗方差分析結(jié)果Table 3 Analysis of variance for the analysis orthogonal array design
由表2、表3 分析可知,殼聚糖和茶多酚對微凍鲬魚TVB-N 值的影響效果顯著,普魯蘭多糖的影響不顯著。各因素對微凍鲬魚TVB-N 值的影響主次順序為A>B>C,即殼聚糖用量>茶多酚用量>普魯蘭多糖用量。復配組合A1B2C1為減緩TVB-N 值增加的最優(yōu)配比。即復合保鮮劑的最佳配比為0.8%CH、0.2%TP 和0.15%PP。
采用正交后的最佳復配進行驗證試驗,即采用0.8%CH、0.2%TP 和 0.15%PP 進行復配在第 16 天測定 TVB-N 值、TBA 值、pH 值和總色差,其結(jié)果分別為10.526 mg/100 g、0.162 mg/kg、7.01、40.25,符合國家標準GB 2733-2015《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鮮、凍動物性水產(chǎn)品》的衛(wèi)生指標。
采用正交試驗組合復配3 種保鮮劑,對3 種保鮮劑復合使用的濃度進行了優(yōu)化,最終確定了鲬魚貯藏保鮮劑的工藝參數(shù)為CH 添加量為0.8%、TP 添加量為0.2%、PP 添加量為0.15%,在此配方條件下對鲬魚微凍保藏16 d,產(chǎn)品各項指標均明顯優(yōu)于空白對照組,說明這3 種保鮮劑處理鲬魚后再進行微凍保鮮能抑制細菌繁殖,延緩腐敗變質(zhì),改善鲬魚保藏品質(zh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