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云南省委關于向朱有勇同志學習的決定
為弘揚他的先進事跡和崇高精神,凝聚萬眾一心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磅礴力量,省委決定在全省組織開展向朱有勇同志學習活動。
為沾著泥土味的“農民院士”點贊 朱有勇科技扶貧先進事跡在網絡媒體引發(fā)強烈反響
2019年末,被中央宣傳部授予“時代楷?!狈Q號的云南科學家朱有勇先進事跡在云嶺大地上廣泛傳頌,網友們紛紛為這個沾著一身泥土味的“農民院士”點贊。
云南農大學習榜樣強農興農
“把論文寫在大地,把農民裝在心里。”“到人民需要的地方去發(fā)光發(fā)熱……”連日來,“時代楷模”中國工程院院士朱有勇的先進事跡引起強烈社會反響。
立足崗位爭做表率——八論向“時代楷?!敝煊杏峦緦W習
無論是在講臺、實驗室還是脫貧攻堅主戰(zhàn)場,無論作為教育工作者還是科學研究領軍人,朱有勇都創(chuàng)造了卓越成績、做出了模范表率,展現了時代風采、樹立了時代標桿。
履職盡責創(chuàng)一流——七論向“時代楷?!敝煊杏峦緦W習
在朱有勇看來,無論是“投身脫貧攻堅主戰(zhàn)場”,還是“把論文寫在大地上”“培養(yǎng)邊疆農民鄉(xiāng)土人才”,都是他的職責和本分。
滿腔熱情地致力科學研究——四論向“時代楷模”朱有勇同志學習
向朱有勇學習,就要像他一樣滿腔熱情地致力于科學研究,學習他潛心科研、矢志創(chuàng)新、科教報國的奮斗精神,把愛國之情、報國之志轉化為投身科技的實際行動。
云南日報評論:把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三論向“時代楷?!敝煊杏峦緦W習
30多年的辛勤研究、創(chuàng)新探索,朱有勇把科技論文寫在云嶺山水間,把科技成果體現在人民群眾的燦爛笑容里,以實際行動生動詮釋了一名科技工作者的崇高價值追求。
朱有勇院士的科技扶貧路: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
2015年,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2020年,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面摘帽?!盀憸娼衲陮⒂型崆皩崿F這個目標,”朱有勇說。
【央視新聞聯播高光時刻】“農民院士”朱有勇:用科技改變貧窮
11月29日央視新聞聯播刊發(fā)了題為《“農民院士”朱有勇:用科技改變貧窮》的報道。
在榜樣的引領下奮斗創(chuàng)造
先進典型是有形的正能量、鮮明的價值觀。弘揚時代精神,奮力譜寫好中國夢的云南篇章,實現云嶺兒女對美好生活的無限憧憬,需要在榜樣的引領示范下奮斗創(chuàng)造。
把科研論文寫到脫貧攻堅主戰(zhàn)場
村民眼中的農民院士朱有勇,五年來堅持把科研論文寫在農村土地上,寫在脫貧攻堅主戰(zhàn)場,用科技扶貧的豐碩成果譜寫了一曲時代贊歌。為民是科學的底色。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是廣大貧困群眾的殷殷期盼,是歷史賦予當代中國科技工作者的莊嚴使命。
“農民院士”心愿得償:“北京人吃的醋溜土豆絲,5盤里有4盤是我們?yōu)憸娣N的!”
四十年前有一位青年走進云南農業(yè)大學開始了學農為農之路,四十年后有一位院士在云南省普洱市瀾滄縣竹塘鄉(xiāng)云山村蒿枝壩帶領老鄉(xiāng)走上了富農惠農之路。
人民大會堂推銷土豆,收1500個農民學生,10億專利無償送出,64歲的"農民院士"朱有勇火了!
他是一位科學家,他在生物多樣性控制病蟲害方面的研究與突破,解決了世界糧食生產的重大難題,為世界糧食安全推開了一扇窗!
打call!央視“時代楷?!卑l(fā)布廳12月2日晚播出“農民院士”朱有勇的扶貧故事
《時代楷模發(fā)布廳:奮斗在脫貧攻堅主戰(zhàn)場的"農民院士"朱有勇》將于12月2日21:00整在CCTV-1播出。
這位院士來到邊疆山村,收了1500個農民學生!5年后……
近日,院士收了1500個農民學生的話題在網上引發(fā)關注。話題的主角朱有勇,是中國工程院院士,也被網友稱為“農民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