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由于國民黨執(zhí)行不抵抗政策,日本帝國主義侵占了中國東北四省后又侵略華北,中國面臨著嚴重的民族危機。在這個生死存亡的關頭,1935年7月,紅軍在長征途中,中國共產黨駐共產國際代表團根據共產國際第七次代表大會關于建立國際反法西斯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新方針,起草了《為抗日救國告全體同胞書》,于8月1日以中國蘇維埃中央政府、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的名義公布,通稱《八一宣言》。
《八一宣言》分析了九一八事變后的國內政治形勢,揭露日本帝國主義對華北的侵略及企圖滅亡中國的野心,痛斥國民黨的不抵抗政策;號召全中國人民動員起來,停止內戰(zhàn),一致抗日。隨后,在巴黎出版的中文《救國報》和莫斯科出版的英文版《共產國際通訊》上刊登了此宣言。
《八一宣言》傳入國內后,在全國各階層愛國人士中產生了深刻的影響,推動了抗日救亡運動的發(fā)展。宣言的發(fā)表,標志我黨建立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策略基本形成,有力地鼓舞和推動了抗日救亡運動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