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風昌
(鄲城縣婦幼保健院 兒科,河南 周口 477150)
支氣管肺炎患兒以發(fā)熱、咳嗽、氣促為主要特征,如不及時控制可導致病情迅速加重[1]。目前臨床治療支氣管肺炎的最重要手段為抗生素,但長期、大劑量使用抗生素又極易加重患兒肝腎負擔,從而引發(fā)多種不良反應[2]。因此,尋找更加高效、安全的治療方案十分必要。本研究觀察加味麻杏石甘湯聯(lián)合頭孢曲松治療支氣管肺炎患兒的臨床效果。
1.1 一般資料使用隨機數(shù)表法將2017年8月至2019年1月在鄲城縣婦幼保健院就診的112例支原體肺炎患兒分為A組(56例)和B組(56例)。A組男30例,女26例,年齡1~9歲,平均(4.51±1.53)歲。B組男29例,女27例,年齡1~8歲,平均(4.39±1.47)歲。兩組患兒性別、年齡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本研究經(jīng)鄲城縣婦幼保健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所有患兒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入組標準納入標準:確診為支氣管肺炎,治療依從性良好。排除標準:先天呼吸系統(tǒng)發(fā)育不良、呼吸衰竭、先天性心臟病、全身性感染、免疫功能紊亂、重要器官功能不全、惡性腫瘤、過敏性體質、精神障礙。
1.3 治療方法給予兩組患兒祛痰,退熱,糾正電解質失衡,補充維生素等針對性治療。A組患者接受頭孢曲松鈉(重慶西南合成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0910034)治療:20~80 mg·kg-1·d-1,使用100 mL生理鹽水稀釋后靜脈滴注,每日1次。B組在A組治療的基礎上加服加味麻杏石甘湯(生石膏15 g,枇杷葉、魚腥草各10 g,杏仁8 g,半夏6 g,川貝母、陳皮、甘草各5 g,麻黃3 g,氣喘者去半夏,加膽南星、桑皮各5 g),每日1劑,水煎后分早、中、晚3次服用。兩組治療周期均為7 d。
1.4 觀察指標(1)臨床癥狀消失時間。(2)取患兒治療前后空腹靜脈血,檢測腫瘤壞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6(IL-6)水平。(3)治療總有效率。治愈為用藥3 d后患兒各項臨床癥狀消失,胸部X線未見異常;顯效為用藥3 d后患兒各項臨床癥狀有明顯改善,5 d后臨床癥狀消失,胸部X線未見異常;有效為用藥5 d后患兒各項臨床癥狀有明顯改善,7 d后臨床癥狀消失,胸部X線未見異常;無效為治療7 d后臨床癥狀無明顯改善。治療總有效率=(治愈例數(shù)+顯效例數(shù)+有效例數(shù))/56×100%。(4)不良反應。
2.1 臨床癥狀消失時間B組臨床癥狀消失時間(發(fā)熱、咳嗽、肺部哮鳴音)均短于A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臨床癥狀消失時間比較
2.2 炎癥因子B組治療前TNF-α、IL-6分別與A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治療后,兩組TNF-α和IL-6水平均低于治療前,B組TNF-α和IL-6水平均低于A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炎癥因子水平比較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aP<0.05;與A組治療后比較,bP<0.05;TNF-α—腫瘤壞死因子-α;IL-6—白介素-6。
2.3 療效B組治療總有效率較A組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兒治療總有效率比較(n,%)
注:與A組比較,aP<0.05。
2.4 不良反應A組出現(xiàn)皮膚瘙癢1例,惡心嘔吐1例,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3.57%(2/56)。B組出現(xiàn)皮膚瘙癢1例,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79%(1/56)。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343,P=0.558>0.05)。
支氣管肺炎多由細菌、病毒、支原體等病原菌感染所致,部分患兒甚至會出現(xiàn)混合感染。因此,對小兒支氣管肺炎應以抗菌治療為主要原則。頭孢曲松為臨床常用的第3代頭孢菌素類抗菌藥物,對多數(shù)革蘭陰性和陽性菌的作用均較強。頭孢曲松通過抑制胞壁粘肽合成酶活性阻礙胞壁粘肽合成,從而導致細胞壁結構受損[3]。隨著近些年藥物耐受問題愈發(fā)嚴重,單純的抗菌治療已經(jīng)無法滿足臨床需求。
中醫(yī)認為小兒支氣管肺炎多由痰熱壅肺、肺失宣降所致,臨床治療應以清肺化痰、降逆平喘為主要原則[4]。加味麻杏石甘湯全方由生石膏、枇杷葉、魚腥草、杏仁、半夏、川貝母、陳皮、甘草、麻黃等藥物配伍而成。生石膏清熱瀉火、除煩止渴,枇杷葉清肺止咳、和胃降逆,魚腥草清熱解毒、消癰排膿,杏仁生津止渴、潤肺定喘,半夏燥濕化痰、降逆止嘔,川貝母清熱潤肺、化痰止咳,陳皮理氣健脾、燥濕化痰,麻黃發(fā)汗解表、宣肺平喘,甘草調和諸藥,諸藥合用可共行潤肺止咳、祛痰平喘之功效[5]。本研究結果顯示,與A組比較,B組患兒臨床癥狀消失時間較短,治療總有效率較高,TNF-α、IL-6水平較低。這表明加味麻杏石甘湯具有較強的抗感染作用。積極緩解機體炎癥可有效減輕氣道水腫,對緩解患兒臨床癥狀和肺功能有積極作用。
綜上所述,加味麻杏石甘湯聯(lián)合頭孢曲松治療小兒支氣管肺炎的臨床效果較好,可有效縮短病程,減輕患兒炎癥反應,加快患兒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