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瑩杰,孫獻甫,張圣澤,黃濤,許春苗,崔樹德
(鄭州大學附屬腫瘤醫(yī)院 a.乳腺科;b.放射科,河南 鄭州 450003)
隨著乳腺鉬靶檢查的普及,越來越多的鈣化灶被發(fā)現(xiàn),分析鈣化灶的性質以便于制定相應的治療方式[1]。全數(shù)字化乳腺鉬靶檢查是相對安全且能夠比較全面地反映乳腺結構的性價比較高的乳腺檢查方式[2]。乳腺鈣化灶是乳腺鉬靶片上常見的征象,也是早期診斷乳腺癌的一個常見特征[3-4]。依據(jù)美國放射學院提出的乳腺影像報告和數(shù)據(jù)系統(tǒng)(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BI-RADS)標準,將乳腺鈣化分為典型良性鈣化、不定性鈣化(可疑鈣化)、高度惡性可能的鈣化,而最新的BI-RADS包括0~6類[5]。BI-RADS 4類的良惡性較難判斷[6-7]。本研究分析乳腺鉬靶聯(lián)合MRI對BI-RADS 4類乳腺鈣化灶的診斷價值。
1.1 病例資料收集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于鄭州大學附屬腫瘤醫(yī)院就診的經(jīng)乳腺鉬靶確診為乳腺鈣化灶且為BI-RADS 4類的患者358例,其中非良性鈣化灶(不定性及惡性鈣化灶)236例?;颊吣挲g16~76歲,平均(46.2±10.0)歲。在236例非良性鈣化灶患者中,將80例術前接受乳腺鉬靶聯(lián)合乳腺增強MRI檢查的患者納入聯(lián)合組,將僅接受乳腺鉬靶檢查的156例患者納入單一組。
1.2 檢查方法乳腺鉬靶片均由兩位有經(jīng)驗的放射科醫(yī)生在不知道MRI結果的情況下使用BI-RADS共同評估類別。MRI檢查結果均由上述兩位放射科醫(yī)生共同評估,以了解微鈣化灶的位置。乳腺鉬靶X線檢查:借助乳腺鉬靶X線診斷儀對雙側乳腺進行照射,照射方向為由內上向外下,沿雙側乳腺的側斜位、軸位進行,評估患者乳腺內部鈣化灶的具體情況。對常規(guī)檢查未能顯示清楚的患者加拍乳腺側位片和(或)局部加壓放大攝影。乳腺增強MRI:MRI設備為Siemens 3.0 T Avanto超導MRI及專用乳腺線圈,掃描包括T1WI、T2WI、DWI橫斷位、雙側T2WI矢狀位,動態(tài)增強掃描為T1WI橫斷位。
1.3 觀察指標(1)單一組和聯(lián)合組惡性率。(2)病變性質與鈣化灶形態(tài)(大小、密度、分布)的關系。直徑<1 mm的為細小鈣化灶,直徑≥1 mm的為粗大鈣化灶。根據(jù)每平方厘米中鈣化點的數(shù)目[8]將鈣化灶分為稀疏分布(每平方厘米鈣化灶<15個)和密集分布(每平方厘米鈣化灶≥15個)。(3)乳腺鉬靶檢查與乳腺鉬靶和乳腺MRI聯(lián)合檢查對乳腺惡性病變的靈敏度、特異度,以BI-RADS 4B級及以上為惡性標準并結合病理結果進行計算。
1.4 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 24.0統(tǒng)計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數(shù)資料(惡性率、靈敏度、特異度)以頻數(shù)和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檢查結果聯(lián)合組惡性率[45.0%(36/80)]高于單一組[25.6%(40/156)],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惡性率比較[n(%)]
注:BI-RADS—乳腺影像報告和數(shù)據(jù)系統(tǒng)。
2.2 病變性質與鈣化灶形態(tài)的關系細小鈣化灶的惡變率高于粗大者,密集鈣化灶的惡變率高于稀疏者,簇狀分布的鈣化灶惡變率高于散在分布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2.3 靈敏度、特異度乳腺鉬靶診斷乳腺惡性病變的靈敏度和特異度分別為70.0%(28/40)、59.5%(69/116)。乳腺鉬靶聯(lián)合乳腺MRI檢查診斷乳腺惡性病變的靈敏度和特異度分別為91.7%(33/36)、77.3%(34/44)。乳腺鉬靶聯(lián)合乳腺MRI檢查診斷乳腺惡性病變的靈敏度和特異度均高于單純乳腺鉬靶檢查,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5.524、7.167,P=0.019、0.007)。
表2 乳腺病變性質與鈣化灶形態(tài)的關系
乳腺細胞中含有豐富的鈣磷成分,代謝旺盛,因而容易形成鈣化灶,具體表現(xiàn)為鈣化顆粒狀,呈不均勻分布[9]。研究認為,單位面積的鈣化數(shù)量越多,腫瘤的惡性程度越高[10]。我國婦女乳腺組織多為致密型乳腺,在接受鉬靶檢查時,致密的腺體組織會影響檢查。結合亞洲女性乳腺的特點,鉬靶較適合50歲以上的婦女,此時乳腺腺體組織萎縮并逐漸被脂肪組織所代替,對病變的檢出率會提高。動態(tài)增強MRI具有更強的病變空間定位能力,能反映病變血供,彌散序列等功能成像還能反映病變的生理功能改變,在乳腺疾病的診斷及術后隨訪中應用廣泛[11]。然而,動態(tài)增強MRI對鉬靶攝影檢測到的可疑鈣化的評估作用尚不清楚,主要在于MRI對細小鈣化顯示不良[12]。乳腺MRI與其他成像方式(主要是鉬靶X線)的結合,大大提高了乳腺病變的檢出率[13-14]。微鈣化是乳腺X線的常見征象,在大多數(shù)乳腺導管原位癌病變中是惡性腫瘤的唯一征象[15]。本研究結果顯示,乳腺鉬靶聯(lián)合乳腺MRI檢查診斷乳腺惡性病變的靈敏度和特異度均高于單純乳腺鉬靶檢查,聯(lián)合組惡性率高于單一組。乳腺良惡性疾病與乳腺鈣化灶的大小、密度、分布等形態(tài)有關。當乳腺鈣化灶呈簇狀分布、顆粒細小并密集時,通常表明病變惡性的可能性增大,而結合MRI檢查提高了疾病診斷的準確率。因此,當鈣化灶提示可疑惡性病變時,可以將MRI作為輔助檢查彌補乳腺鉬靶檢查的不足。
總之,乳腺鉬靶聯(lián)合MRI檢查對乳腺非良性鈣化灶BI-RADS 4類的診斷價值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