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海濤 沈陽市紅十字會醫(yī)院泌尿外科 (遼寧 沈陽 110000)
內(nèi)容提要:目的:觀察分析單通道經(jīng)皮腎鏡聯(lián)合輸尿管軟鏡治療復雜性腎結石的臨床療效。方法:以本院收治的復雜性腎結石患者88例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兩組,分別采用單通道經(jīng)皮腎鏡碎石(對照組44例)和單通道經(jīng)皮腎鏡聯(lián)合輸尿管軟鏡(觀察組44例)進行治療,比較其臨床效果及其相關指標。結果:觀察組各項指標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結論:采用經(jīng)皮腎鏡取石術聯(lián)合輸尿管軟鏡治療復雜性腎結石具有非常顯著的臨床治療效果,治療價值顯著。
腎結石是臨床泌尿外科常見病和多發(fā)病,復雜性腎結石是體積較大的腎結石,容易引起尿路堵塞、腰部隱痛、血尿癥狀,對患者的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產(chǎn)生極大影響,需要及時進行治療[1]。經(jīng)皮腎鏡碎石手術是目前臨床上治療復雜性腎結石的首選方式,如果采用單通道取石無法一次性完全發(fā)現(xiàn)和清除所有結石,而選擇多通道取石雖然可以有效提高結石清除率,但容易對腎臟造成實質性損傷、增加術中出血量及術后并發(fā)癥[2]。本文著重觀察分析單通道經(jīng)皮腎鏡聯(lián)合輸尿管軟鏡治療復雜性腎結石的臨床療效,現(xiàn)予以報道。
選取本院泌尿外科2018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復雜性腎結石患者88例作為本次研究的對象,納入標準:均經(jīng)過臨床檢查符合復雜性腎結石的相關診斷標準,結石直徑>2cm;無任何手術禁忌證。排除標準:伴有輸尿管、腎臟手術;腎盂輸尿管連接部梗阻;輸尿管狹窄等。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44例患者中男性24例,女性20例;年齡27~64歲,平均(46.3±3.4)歲;病程0.5~4年,平均(2.6±0.1)年;結石直徑:22~35mm,平均(28.2±0.2)mm;結石部位:左側23例,右側17例,雙側4例。觀察組44例患者中男性23例,女性21例;年齡26~65歲,平均(46.7±3.5)歲;病程0.4~5年,平均(2.8±0.2)年;結石直徑:21~36mm,平均(28.6±0.3)mm;結石部位:左側24例,右側16例,雙側4例。兩組基線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
1.2.1 對照組采用單純經(jīng)皮腎鏡碎石術治療
患者實施全身麻醉生效后取膀胱截石位,于患側輸尿管逆行插管后改為俯臥位,在B超引導下采用17.5G腎穿刺針在11肋間或12肋下腋后線到肩胛線之間通過穹隆部位穿刺到達目標位置,之后置入斑馬導絲退出針鞘,用筋膜擴張器進行逐級擴張到F16-18,留置peeraway鞘位置,建立經(jīng)皮腎通道。置入經(jīng)皮腎鏡對病灶部位進行探查,確定結石的大小和范圍后,采用碎石清除系統(tǒng)進行碎石并取出。術后采用B超進行復查,如果體內(nèi)仍有殘留結石,在一期手術結束1個月后,實施二期治療。
1.2.2 觀察組采用單通道經(jīng)皮腎鏡聯(lián)合輸尿管軟鏡治療
采用經(jīng)皮腎鏡碎石方法與對照組相同,經(jīng)B超檢查若還有殘留結石,將軟鏡彎曲置入腎盞進行探查,在輸尿管軟鏡下置入鈥激光光纖,將結石擊碎并取出。術后采用B超進行復查,在一期手術結束1個月后,實施二期治療。
①結石清除率。②相關手術指標,包括:血紅蛋白損失量、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和住院時間等。③腎功能相關指標,包括:載脂蛋白(NGAL)、血清胱抑素C(Cys-C)、血肌酐(Scr)等。
采用SPSS19.0軟件包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計量資料和計數(shù)資料分別采用t和χ2檢驗,以P<0.05為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的一、二期結石清除率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兩組結石清除率比較(n=44,n/%)
觀察組的各項手術指標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兩組相關手術指標比較(n=44,±s)
表2.兩組相關手術指標比較(n=44,±s)
組別 血紅蛋白損失量(g/L)手術時間(min)術中出血量(mL) 住院時間(d)對照組 10.33±4.36 91.16±12.27 79.91±16.63 5.57±1.27觀察組 3.57±1.29 72.29±10.35 56.68±12.29 3.49±0.81 t 9.862 7.798 7.475 9.160 P 0.000 0.000 0.000 0.000
觀察組的各項腎功能指標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兩組腎功能相關指標比較(n=44,±s)
表3.兩組腎功能相關指標比較(n=44,±s)
組別 NGAL(μg/L) Cys-C(μg/L) Scr(μmol/L)對照組 5.32±1.06 796.33±31.82 76.59±8.46觀察組 4.59±0.75 668.04±32.75 71.03±8.24 t 3.729 18.636 3.123 P 0.000 0.000 0.002
單純采用單通道經(jīng)皮腎鏡取石術雖然具有術中出血量少、手術創(chuàng)傷小、結石清除率高、術后恢復快等特點,但是由于受到腎臟解剖結構等因素的局限,難以完成對所有腎盂結石的清除,因而術后復發(fā)率相對較高。通常需要進行多次手術清除殘留結石,增加了患者的傷害及負擔。如果采用多通道取石雖然可以有效提高結石清除率,降低復發(fā)率,但是容易對腎臟造成實質性損傷、增加術中出血量及術后并發(fā)癥。輸尿管軟鏡可以通過人體自然腔道進人腎臟內(nèi),最大限度的減少了對腎臟所造成的損傷,術中出血量少、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采用經(jīng)皮腎鏡取石術聯(lián)合輸尿管軟鏡治療復雜性腎結石,可以有效彌補單純采用經(jīng)皮腎鏡取石術的不足,提高結石淸除率[4]。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的結石清除率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的血紅蛋白損失量、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和住院時間等各項手術指標,以及術后腎功能NGAL、Cys-C、Scr等各項指標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采用經(jīng)皮腎鏡取石術聯(lián)合輸尿管軟鏡治療復雜性腎結石具有非常顯著的臨床治療效果,可以作為目前臨床治療復雜性腎結石的首選手術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