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定國 黃婉飛(廣東省連州市人民醫(yī)院藥劑科 連州 513400)
靜脈用藥調(diào)配中心(PIVAS)的出現(xiàn),有效地集中人力、時間、空間,利用更少的資源完成更多更安全的輸液配置[1]。同時靜脈用藥調(diào)配中心的出現(xiàn),也帶來了一些新的問題。因為藥物的集中沖配,不可避免會導(dǎo)致大量藥物的同時沖配,因此,掌握好調(diào)配藥物所用的方法,節(jié)約工作必需的時間,提高工作效率,才能保證成品輸液的及時供應(yīng)[2-3]?,F(xiàn)根據(jù)我院抗生素使用的情況,選用日常使用量最大的注射用哌拉西林舒巴坦、注射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注射用頭孢他啶、注射用頭孢呋辛四種藥物,對比改變配置方法前后,配置所需時間的改變。
1.1 研究資料:選用本院正在使用的四種抗生素,分別是:注射用哌拉西林舒巴坦(蘇州二葉制藥有限公司;1.5g/支;批號1809441)、注射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瑞陽制藥有限公司;1.25g/支;批號18092841)、注射用頭孢他啶(齊魯制藥有限公司;1.0g;批號8F0538A50)、注射用頭孢呋辛(深圳立健藥業(yè)有限公司;1.5g/支;批號18101604);溶解使用溶媒:注射用水(石家莊四藥有限公司;500mL;批號1812153202);工作平臺(生物安全柜:佛山雙鶴藥業(yè)有限責(zé)任公司;型號:BSC-II A2)。
1.2 研究方法:由同一配置藥師在相同工作條件下使用不同的配置方法配置20組輸液,記錄使用不同配置方法所需的時間。每種配置方法配置兩次,分別求得所用時間的平均值,得出記錄結(jié)果后計算不同配置方法二者時間差的絕對值,時間記錄結(jié)果中時間只以分鐘為單位,計算平均值時使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方法1為單瓶溶解后直接加入溶媒中稀釋配置的方法;方法2為統(tǒng)一溶解后再加入溶媒中稀釋的方法。
2.1 結(jié)果:方法1改為方法2后注射用哌拉西林舒巴坦配置時間由33min縮減為17min、注射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配置時間由35min縮減為18min;注射用頭孢他啶配置時間由13min增加為17min;注射用頭孢呋辛配置時間由12min增加為14min。具體見表1、表2、表3。
表1 四種抗生素配置時間差異(時間單位為min)
表2 方法一逐瓶溶解后加入稀釋溶媒中配置時間列表(時間單位為min)
表3 方法二統(tǒng)一溶解后再加入稀釋溶媒中配置時間列表(時間單位為min)
2.2 結(jié)果分析
2.2.1 由表1可見注射用哌拉西林舒巴坦1.5g使用方法二配置后需要的配置時間比方法一減少了16min,在方法二所用時間里,按標準消毒流程操作,使用75%乙醇消毒西林瓶口[4],使用方法二消毒20組哌拉西林舒巴坦需要兩次,所用時間比方法一增加一倍,所占時間為4min。而使用方法一配置一組藥物需要約1.5min,主要原因為注射用哌拉西林舒巴坦溶解性不佳,使用第一種方法逐瓶溶解時需要配置人員手動震蕩西林瓶等待溶解,導(dǎo)致每組藥水都需要較長的配置時間。使用第二種方法時,只需機械性加入注射用水后放置震蕩器上震蕩,在等待藥物溶解的同時,工作臺清場后可以開始溶解或配置其他藥物,二者時間存在重疊,故可節(jié)省等待溶解的時間。
2.2.2 由表1可見注射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1.25g使用方法二后需要的配置時間比方法一減少了17min,在方法二所用時間里,按標準消毒流程操作,使用75%乙醇消毒西林瓶口,使用方法二消毒20組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需要兩次,所用時間比方法一增加一倍,所占時間為4min。而使用方法一配置一組藥物需要約1.5min,主要原因為注射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溶解性不佳,使用第一種方法逐瓶溶解時需要配置人員手動震蕩西林瓶等待溶解,導(dǎo)致每組藥水都需要較長的配置時間。使用第二種方法時,加入注射用水后放置震蕩器上震蕩,在等待藥物溶解的同時,可以開始溶解或配置其他藥物,二者時間存在重疊,故可節(jié)省等待溶解的時間。
2.2.3 由表1可見,注射用頭孢他啶1.0g使用方法二后配置時間增加了4min,在方法二所用時間里,按標準消毒流程操作,使用75%乙醇消毒西林瓶口,使用方法二消毒20組頭孢他啶需要兩次,所用時間比方法一增加一倍,所占時間為4min。其原因為該廠家的注射用頭孢他啶溶解性較好,但為增加溶解性輔料中添加了無水碳酸鈉,無水碳酸鈉遇水溶解時會釋放出二氧化碳氣體導(dǎo)致西林瓶內(nèi)壓增加,同時產(chǎn)生泡沫[5],使用方法二配置時二次穿刺容易導(dǎo)致噴灑現(xiàn)象,造成清場困難,且需二次消毒導(dǎo)致時間增加一倍。而方法一在配置過程中可快速操作,可在大量二氧化碳氣體泡沫生成前完成配置,減少因產(chǎn)生二氧化碳導(dǎo)致的噴灑現(xiàn)象。
2.2.4 由表1可見,注射用頭孢呋辛1.5g使用方法一跟方法二的配置時間相近,而方法二所用時間比方法一增加了2min。在方法二所用時間里,按標準消毒流程操作,使用75%乙醇消毒西林瓶口,使用方法二消毒20組頭孢呋辛需要兩次,所用時間比方法一增加一倍,所占時間為3min。原因為注射用頭孢夫辛溶解性較好,使用8mL注射用水溶解時雖不能完全溶解,而是呈混懸狀態(tài),但不影響完整抽取。使用方法一溶解后可立即抽出加入稀釋溶媒。方法二因藥物溶解與抽出注入稀釋溶媒分為兩部分,故增加了再次穿刺抽取的步驟及二次消毒的時間,使配置時間增加。
不同的藥物具有不同的溶解性,根據(jù)藥物的特性合理安排配置順序、方法,有助于節(jié)省配置時間,提高工作效率,減輕配置藥師的工作負擔(dān);有利于藥師精益求精,避免因配置量大、配置時間不足導(dǎo)致的差錯[6]。從本實驗中可看出方法二中統(tǒng)一溶解后再加入溶媒稀釋的方法在溶解性欠佳的藥物,如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及哌拉西林舒巴坦的配置中有減少了配置時間,提高工作效率。而對于一些容易溶解的藥物,方法二并不適用,因為消毒次數(shù)增加導(dǎo)致工作效率降低,故方法二不適用于溶解性能良好的藥物。同時也應(yīng)注意實驗中方法2統(tǒng)一溶解后再加入溶媒稀釋的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我院靜脈藥物配置是在PIVAS配置室內(nèi)具有100級潔凈條件的工作環(huán)境中進行的。傳統(tǒng)的臨床科室配置環(huán)境難以達到潔凈度要求,為避免等待溶解過程中發(fā)生暴露導(dǎo)致污染事件,故不適宜批量溶解后等待配置[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