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 萍 ,石 娜 ,胡春華
(1.河南省種子管理站 鄭州 450000; 2.周口職業(yè)技術學院 河南周口 466100;3.河南鼎優(yōu)農業(yè)科技有限公司 鄭州 450000)
‘皇美’是河南鼎優(yōu)農業(yè)科技有限公司辣椒課題組精心培育的黃皮椒新品種。2014—2016年在河南、山東、云南、海南等黃皮尖椒主產區(qū)進行多點試驗推廣,具有良好的適應性和抗病性,比一些同類型品種增產、早熟、果大、抗性優(yōu)。
‘皇美’屬中早熟辣椒品種,植株生長健壯,株型緊湊,坐果集中,果長,椒形美觀,色澤亮麗,抗病,豐產性好,田間整齊度好。早春保護地栽培10~11節(jié)開始現(xiàn)蕾分枝,秋延后栽培9節(jié)左右開始分枝。植株高度65~70 cm,開展度70 cm。果實粗羊角形,亮黃皮,有光澤,椒果順直光滑,果實縱徑27~35 cm,橫徑5.5~6 cm。平均單果質量125 g。該品種抗性強,低溫弱光下易坐果,膨果速度快,其上層果不易變短。適宜春秋保護地、北方早春露地栽培及南方秋冬季露地栽培,亦適合秋延保護地吊繩栽培。
2.1.1 早春茬種植 早春茬種植應在11月中下旬育苗,翌年3月中旬定植于大棚內。此茬口育苗正值一年中最冷的季節(jié),溫度低,濕度大,注意苗床保溫、增溫,降濕防病,保溫是關鍵。
2.1.2 秋延后保護地種植 此茬口最好在6月中下旬育苗,苗齡30 d左右。此時是高溫多雨的季節(jié),育苗關鍵點要特別注意苗床降溫和防雨,可以在大棚上面覆蓋遮陽網(wǎng)育苗。最好用穴盤加基質育苗,防止猝倒病的發(fā)生。適當化控,達到苗齊苗壯的目的。遮陰防雨是育苗成敗的關鍵。
2.1.3 越冬茬種植 越冬茬種植在9月底10月初育苗,12月份定植,苗齡60 d左右??捎没|加穴盤育苗。
以早春茬保護地苗期管理為例,出苗前白天溫度控制在25~30℃,夜間15~20℃。出苗后前期由于苗小,應注意苗床濕度的管理,控水,防止苗子猝倒病的發(fā)生。苗出齊后要防止高腳苗的發(fā)生,加大通風量。白天溫度可降到 20~25℃,夜晚 16~18℃。當幼苗長出2~3片真葉時,可用甲基硫菌靈800倍液噴施1次。當幼苗有4~5片真葉時,在晴朗的天氣里,用磷酸二氫鉀1000倍液澆肥水1次,達到苗壯旺苗的目的。當幼苗莖稈粗壯,節(jié)間短,根系發(fā)達,白色須根多,出苗整齊,無病蟲害,苗高16~18 cm,莖稈粗 4.0~4.5 mm,真葉 10~11 片并現(xiàn)小花蕾時,用58%甲霜靈錳鋅1000倍液噴霧后帶藥定植。
大田定植應選擇3年以上沒有種植過茄果類且富含有機質,灌排良好,保肥保水能力較強的土壤,深翻25 cm。根據(jù)土壤肥力,一般要求每667 m2施入生石灰50 kg,充分腐熟的有機肥6000 kg,三元素硫酸鉀復合肥80 kg,進行全田均勻撒施。然后深耕耙平整地做畦。畦高10~15 cm,采用寬窄行種植,寬行70 cm,窄行40 cm。株距45 cm,辣椒苗呈“品”字形種植在高平畦的兩邊。
因為此品種生長勢旺,株幅大,667 m2適宜密度為2200株左右,不可種植過密,如果生長過旺,應注意控制旺長。
3.3.1 促苗快發(fā) 定植后及時灌活苗水,隨活苗水根據(jù)墑情每667 m2隨水施入三元素硫酸鉀復合肥10~15 kg,促苗早發(fā)壯發(fā)。
3.3.2 及時追花果肥 待辣椒緩苗完成后開花之前,每667 m2施入三元素硫酸鉀復合肥30 kg。以肥促進多蕾多花,多果和果大,提高單株產量,搭好豐產架子。并對辣椒進行中耕培土,防止倒伏。同時要注意促控結合,促進營養(yǎng)生長和生殖生長的協(xié)調,防止辣椒植株的營養(yǎng)生長過旺而引起的落花落果現(xiàn)象。適時化控,促控結合。
3.3.3 整枝抹芽 (1)抹掉門椒以下主莖葉。在辣椒門椒坐住以后,主莖上的葉片對植株的生長發(fā)育已經沒有促進作用,反而會帶來植株養(yǎng)分的消耗,影響植株通風透光,應及時抹去。(2)及時抹除主莖和葉片夾角處生長的側枝和腋芽。減少由于側枝和腋芽帶來的植株營養(yǎng)消耗。(3)及時剪除空枝。對未結果的無效側枝要及時剪除,以利于田間通風透光,促進結果枝條結果良好,也有利于椒果的膨大,同時也減輕病蟲害的發(fā)生。
3.3.4 結果期管理 結果初期,根據(jù)土壤肥力和植株坐果情況,追肥2~3次,結合澆水施肥。一般每667 m2施硫酸鉀復合肥15 kg,每隔7~10 d噴0.3%磷酸二氫鉀和健植寶1000倍混合液1次。結果盛期應加大施肥量,尤其是高鉀鈣肥的施入,每667 m2增施硫酸高鉀鈣肥20 kg。中后期注意加強肥水管理,最好邊采收邊沖施高鉀鈣鎂肥,以免影響后期坐果和果個、果形、品質。
4.1.1 蚜蟲 在辣椒整個生育期中,蚜蟲發(fā)生較重,世代重疊,及時防治蚜蟲可有效防止病毒病的發(fā)生。一般用70%的吡蟲啉水分散顆粒2000倍液、3%的啶蟲脒乳油1500倍液噴霧防治。
4.1.2 白粉虱 用螺蟲乙酯1000倍液、70%吡蟲啉水分散顆粒3000倍液、25%噻蟲嗪水分散顆粒2500倍液等噴霧防治。
4.1.3 煙青蟲、甜菜夜蛾 采用甲維鹽1000倍液、多角體核酸病毒、20%氯蟲苯甲酰胺懸浮劑1500倍液等噴霧防治。
4.1.4 薊馬 可選擇2.5%多殺菌素懸浮液1000倍液、或70%的吡蟲啉5 g對水15 kg噴霧,或5%的啶蟲脒乳油1000倍液噴霧。
4.2.1 疫病 可采用甲霜錳鋅900倍液灌根,或25%甲霜靈800倍液及銅制劑等殺菌劑每隔7~10 d噴霧1次,連噴2~3次。
4.2.2 病毒病 在辣椒的整個生育期一定要加強病毒病的預防和防治工作,要嚴格防治其傳播媒介蚜蟲和白粉虱,同時要及時用20%病毒A可濕性粉劑、0.3%硫酸鋅、健植寶800倍液混合液噴霧防治,連噴2~3次,間隔期7~10 d,可有效防止病毒病的發(fā)生和蔓延。
4.2.3 炭疽病 可用80%代森錳鋅600倍液、70%甲基硫菌靈800倍液、50%的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霧,間隔7~10 d,以上藥物交替使用,以免產生抗性。
4.2.4 白粉病、灰霉病 可用10%苯醚甲環(huán)唑水分散顆粒2000倍液、2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600倍液、20%藍潮懸浮劑800倍液、50%農利靈可濕性粉劑600倍液等噴霧預防。發(fā)病后可用10%苯醚甲環(huán)唑1000倍液和20%嘧霉胺懸浮劑600倍混合液混合噴霧,防治效果最好。
根據(jù)市場行情,門椒和對椒應及時采收,防止墜棵。此后采收青椒上市時,應在果實充分膨大后,果實堅硬有光澤,達到商品成熟時及時采收。要做到勤收,輕收,以免碰斷結果枝條。采收紅果時,在椒果完全變紅色,果皮著色一致時采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