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宗峰
欄目編輯:韋國良
“如果有天堂,那里應(yīng)該是圖書館的模樣?!边@是阿根廷國家圖書館館長、著名詩人博爾赫斯的名言。守島歲月,如果說永興島上也有天堂,我認為,那就是三沙市圖書館。
書的世界,精神的殿堂。圖書館,是我上島后時常盼去、想去、愿去的精神家園,也是我工作之余理想的溫馨天堂。島上巴掌之大,幾步之遙,不由自主也好,漫不經(jīng)心也罷,只要閑暇,我都會有意無意走進這里。找一本書,或信手一翻,或深入其里,或反復(fù)品讀,如佳肴,如佳釀,令我沉醉悠然。
我的心中,圖書館是圣殿,是寶庫,也是安插翅膀能讓人飛翔的成長搖籃。在這里,清新淡雅的書香令我興奮著迷,舒適寧靜的環(huán)境讓我流連忘返,溫暖動人的文字賜我力量,深邃悠然的思考帶我騰飛……
在這里,無論我是興奮不已,還是孤寂無助,無論我是心煩意亂,還是郁結(jié)沮喪,只要置身其中,我的心立刻就能平靜下來,所有的浮躁、煩躁、聒噪,都會如煙隨風(fēng),風(fēng)起煙消。
在這里,我愉悅悠然、輕松自在,或是一本經(jīng)典文學(xué),或是一本官場小說,或是一本人物傳記,或是一本心靈雞湯,沉浸其中,閱盡人情冷暖,品味凡人哲語,如入桃園,如沐春風(fēng),如獲至寶,怡然入醉。
守島的歲月是孤寂的。若一味地讓其無限孤寂,內(nèi)心就會無限之荒蕪,思想會隨之無限地長滿雜草。瘋長的雜草,瘋長的無趣,最終會演化成瘋長的渙散、懶散。除卻站崗、放哨、執(zhí)勤、訓(xùn)練,能安撫心靈、蕩滌靈魂的,就是圖書館,就是用書墨芳香來撫慰內(nèi)心的荒蕪、吹散思想的陰霾、喚醒進取的動力。
寂寥的歲月,書是我最忠實的摯友。三沙建市以來出版的各類詩集、文學(xué)作品集、史料等,都是我的喜好。溫暖的文字讓我進一步深刻了解了南海、領(lǐng)略了南海,感悟祖國南海之遼闊富饒,感悟三沙開新創(chuàng)業(yè)之艱難,感悟三沙人愛國情懷之博大和堅韌。古今中外文學(xué)巨匠的經(jīng)典之作,是我最喜歡的精神食糧,如飲清泉,如醉甘露。還有書架上那一排排、一叢叢、一套套勵志、修身、養(yǎng)性的心靈啟迪類書籍,如睿智的成長啟蒙師,點撥著我、改造著我,激勵我不斷奮勇前行,指引我走向更充實、更有價值、更富修為的人生高地。
誰的人生會一帆風(fēng)順?誰的心情會永遠陽光?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郁結(jié)時,我首選來此靜心。與圣人對話、同老者交談、向智者討教,“每臨大事有靜氣,不信今時無古賢”“欲為大樹,何與草爭”“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fēng)雨兼程”“得與失,成和敗,聚或散,都是人生的一種成長”“看淡,心情才好,看開,日子才美”……不管是一句通透的經(jīng)典名言,還是一條深刻的人生哲理,或是一句動心的詩詞金句,深深吮吸、細細咀嚼、反復(fù)品鑒,別有一番滋味上心頭,自有另番深刻植心間,讓我滿眼開闊,滿心歡喜,滿腔余香。
“仁者樂山山如畫,智者樂水水無涯。從從容容一杯酒,平平淡淡一杯茶。細雨朦朧小石橋,春風(fēng)蕩漾小竹筏。夜無明月花獨舞,腹有詩書氣自華?!敝鞒秩硕?,無論是主持各類文藝晚會,還是主持《朗讀者》《中國詩詞大會》節(jié)目,她身上所散發(fā)的與眾不同、卓爾不群的高貴典雅之氣,言談舉止間流露出的超凡脫俗、清新盎然的思想修為,無不令人贊嘆、折服。董卿說,假如幾天不讀書,就會像一個人幾天不洗澡一樣難受。她還說,你要相信,所有讀過的書,不會白讀,它藏在你的氣質(zhì)里,藏在你的容貌里。
一個愛讀書之人,多讀書之人,會由內(nèi)而外散發(fā)出一種獨特的氣質(zhì),那是濃妝艷抹抹不出來的,是喬裝改扮扮不出來的,是刻意表演演不出來的。它是一種蘊含于內(nèi)、散發(fā)于外的璀璨光芒,照耀自己,也照亮別人,催己奮進,也鞭策他人前行。書,裝進了身體,裝的越多,身體就愈豐盈,思想也愈發(fā)深刻,這靈魂便因此更有趣更高貴,精神便因此更芳香更生機,生命便因此有了更具品質(zhì)的高度和厚度。
我是一個愚笨之人,小時候家里窮,沒錢買書,也粗淺地認為,要專心習(xí)讀課本之類的書籍,經(jīng)典名著、歷史文學(xué)等課外圖書閱讀甚少。前些年,又浮于瑣事,更難抽出時間閱讀。終因近年來的工作環(huán)境變化,多了些寂寥的閑暇時間,心境也發(fā)生了較大的轉(zhuǎn)變,認為要好好地充實充實,把以前欠下的賬彌補一下了。
也喜,也憂。喜的是通過閱讀,讓自己更清醒地認識到有許多不足。馬克思說:“任何時候我也不會滿足,越是多讀書,就越是深刻地感到不滿足,越感到自己知識貧乏?!迸c我,何嘗又不是?越讀,我越感不足,越覺得需要以書為友,相伴相惜,共同前行。特別是偶爾來點靈感碼碼文字時,總會有淺薄、片面、不生動、不形象、不準確等諸多不盡如人意的遺憾和“書到用時方恨少”的懊悔,它們更深深地刺激著我、喚醒著我、鞭策著我,讓我更主動、更自覺地投入閱讀。憂的是常有工作繁忙之段,身心疲憊之時,總會不經(jīng)意間以忙為由而荒廢了閱讀。
宋代詩人黃庭堅曰:“士大夫三日不讀書,則義理不交于胸中,對鏡覺面目可憎,向人亦言語無味?!备嬲]我們,若幾天不讀書,心中的道義事理就清淺了。在與書為友,與書相伴,沉醉于深讀、精讀之時,工作和生活中,脫口而出深刻經(jīng)典的道義、娟秀優(yōu)美的詞句,令人清爽,也令己感動。相反,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地疏于閱讀,或是蜻蜓點水、走馬觀花般地淺閱讀,學(xué)之不深、思之不透、悟之不明,不免心生失落,工作場合或是與友交談中說出來的話也失去了美妙、韻味和深刻,有時淺薄得連自己都感到自慚形穢。
也有人說,圖書、報刊、影視劇等都可以通過屏幕盡情享受,就連海島上也是4G 網(wǎng)絡(luò)暢游,5G 網(wǎng)絡(luò)奔涌前行,網(wǎng)上閱讀更方便快捷,何須去圖書館閑坐?可我,就是那個愿意沉醉于書香的個體。生活需要儀式感,讀書還是需要一些更為具體的、傳統(tǒng)的物體擺在眼前,就如眼前這一本本馨香的書,這散發(fā)著悠悠墨香的鉛字,是多么養(yǎng)眼、多么悅心、多么親切、多么真實、多么慰心。
多讀書,讀好書,不辨自明。何為好呢?趣之為好,益之為好,只要是對自己的工作、生活、學(xué)習(xí)有幫助的,對人生、對思想、對智慧有正面啟迪的,且是自己感興趣的,都應(yīng)為好。選之,讀之,益之也!多讀,深讀,精讀,益之也!廣讀,博讀,淵讀,益之也!活讀,活學(xué),活用,更益之也!
“瑤池仙子入凡塵,國色天香一佳人?!辈恍鷩W,不招搖,你來或者不來,她一如佳人在靜靜地等你;不做作、不矯情,你翻或者不翻,她還如佳人在靜靜地等你;不高調(diào)、不浮華,你讀或者不讀,她仍如佳人在靜靜地等你。等你相約,等你入懷,等你品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