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強
義烏復元私立醫(yī)院 浙江 義烏322000
骨骼肌減少癥是常見的一種老年疾病,隨著年齡增長而導致骨骼肌力量和質量下降,機體活動能力下降,從而引起殘疾、跌倒等不良事件的發(fā)生。筆者采用八珍湯加味治療老年骨骼肌減少癥患者41例,收效滿意,茲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我院于2017 年1 月至2019 年1 月期間診治的老年骨骼肌減少癥患者82 例,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41 例。對照組中,男15 例,女26 例;年齡63~78 歲,平均年齡72.73±6.49 歲;體重48~79kg,平均體重57.83±4.51kg。觀察組中,男17 例,女24 例;年齡61~79 歲,平均年齡71.87±5.26 歲;體重49~83kg,平均體重58.24±5.46kg。兩組患者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
1.2 入組標準:患者握力減小,步速降低及肌量減少;患者年齡60~85 歲;臨床資料完整;獲得知情同意,簽訂知情同意書者。
1.3 排除標準:運動神經(jīng)元、周圍神經(jīng)、肌肉本身病變及其他內科疾病所致的肌肉萎縮;精神疾病者;合并心肺、肝腎功能嚴重異常者;治療依從性差者。
2.1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訓練和健康教育,其中常規(guī)訓練包括易筋經(jīng)運動鍛煉方法和行走鍛煉,每日30min;同時進行健康教育,包括疾病相關知識講解、戒煙戒酒、調整飲食及加強鍛煉等。
2.2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服用八珍湯加味治療?;痉浇M成包括人參、白術、川芎、當歸、白茯苓、熟地黃、白芍藥各10g,炙甘草5g。加味:若氣虛偏重者,則加大白術、人參量以之為君藥,或酌加黃芪以增補氣之力;若血虛偏重者,加大熟地黃用量以之為君藥,或加阿膠以增補血之力。取上述諸藥水煎,每日1劑,分早晚兩次溫服,每次服用150ml。
兩組療程均為8周。
3.1 療效評價指標: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前后6min 步行距離和坐位體前屈變化。采用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評分量表(ADL)評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療效標準:顯效:患者主要癥狀、體征消失,且患者日常生活活動能力明顯改善;有效:患者主要癥狀、體征改善,且患者日常生活活動能力改善;無效:患者主要癥狀、體征以及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無改善。
3.2 兩組治療前后6min 步行距離和坐位體前屈變化比較:見表1。
3.3 兩組ADL評分比較:見表2。
表1 兩組治療前后6min步行距離和坐位體前屈變化比較(±s)
表1 兩組治療前后6min步行距離和坐位體前屈變化比較(±s)
注:與治療前比較,aP<0.05。
組別觀察組對照組例數(shù)41 41 6min步行距離(m)治療前446.73±37.41 449.90±48.37治療后583.21±24.35a 517.39±20.56a坐位體前屈(cm)治療前2.87±0.54 2.98±0.49治療后6.08±1.25a 4.67±1.07a
表2 兩組治療前后ADL評分比較(±s,分)
表2 兩組治療前后ADL評分比較(±s,分)
注:與治療前比較,aP<0.05;與對照組比較,bP<0.05。
組別觀察組對照組例數(shù)41 41治療前31.42±4.21 30.87±3.15治療后59.83±6.38ab 50.12±5.76a
3.4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3。
表3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本病可歸屬于中醫(yī)學中“痿證”“虛勞”等范疇,多屬氣血兩虛證,其中以脾氣虛為主。肝腎虧虛、元氣不足等為該病的發(fā)病基礎,而脾胃虛弱致氣血不足是重要誘因。中醫(yī)學理論認為,脾為氣血生化之源,在體合肌肉,主運化。因此,本病的治療應以健脾、益氣、補血為治療原則。筆者采用八珍湯加減治療,方中熟地黃和人參為君藥,熟地黃具有補血滋陰功效,人參具有大補元氣、益氣生血功效;臣以當歸補血活血,白術補氣健脾;佐以芍藥養(yǎng)血斂陰,茯苓健脾養(yǎng)心,川芎活血行氣,以使補而不滯;使以炙甘草,調和諸藥,補益脾胃,以助氣血生化??v觀全方,可奏健脾、益氣、補血之功,達到強骨壯肌,改善生活能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