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傳高
目前,小學英語課程成了小學三至六年級的必修課程。影響學生英語學習成績的因素眾多,其中課程資源是其中一個重要因素。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教師要學會合理地開發(fā)和利用課程資源,提高英語教學質量??梢娬n程資源開發(fā)和利用的重要性。但農村小學由于種種原因,課程資源沒有得到充分開發(fā)和利用,這與其教學設施缺乏、物質資源不足有一定的關系,也與教師沒有對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予以高度重視有關。因此,在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方面,教師一方面要積極提高自身素質,另一方面要深入研究課程資源,讓新課程標準提出的要求真正落實。
首先,課程資源貫穿于英語課程的全部,不只是單純的課內資源或教學活動資源;其次,課程資源涵蓋了哲學、文學、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等眾多領域的成果,這些成果只要能夠被人們利用,就會使教學產生一定的效益;最后,可以被用于開發(fā)和利用的課程資源不是無限的,而是有限的,即使課程資源具有豐富性和無限性,但當其與課程內容相結合時,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要服務于課程(尚瑞林 2019)。
根據不同的標準,英語課程資源可以分成不同的類別,但伴隨著國內相關學者的不斷深入研究,分類標準逐漸趨于統(tǒng)一,最常見的分類為校內資源和校外資源。校內資源又分為人力資源和物力資源,人力資源分為教師資源、學生資源和師生互動資源;物力資源分為英語教材資源、物質資源和文化環(huán)境資源。校外資源同樣分為人力資源和物力資源,人力資源分為家長資源和社會人士資源;物力資源分為校外英語學習環(huán)境資源、課外物質資源和多媒體資源等。由此可見,英語課程資源的分類有其獨特的一面。教師充分地了解課程資源的分類,有助于正確地開發(fā)和利用課程資源。
由于受到地域、學生差異、家庭環(huán)境等的影響,教師可以開發(fā)和利用的資源千差萬別。不同的地理環(huán)境和文化背景造成了資源的差異性;學校自身的辦學理念、地理位置、師生素養(yǎng)的差異性也讓課程資源各有特色;學生的家庭條件和生活背景決定了能被開發(fā)出的課程資源是因人而異的。
因為不是所有的資源都是課程資源,所以教師要對資源進行選擇。只有參與到教學過程中,并能為教學活動服務的資源,才是真正的課程資源。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與開發(fā)者的知識和經驗緊密相關。相對于城市,農村潛在的課程資源很多,這就需要開發(fā)者具有一定的開發(fā)技能和知識,讓潛在的課程資源服務于英語教學。
從英語課程資源的概念來看,它包含的范圍廣泛,種類繁多。從地點來看,有校內資源和校外英資源;物力資源,包括教室、教學設備、教材資源等;人力資源,包括教師、家長、社會人士等;復讀機、電腦、網絡等屬于多媒體資源。
長期以來,農村小學英語課程資源開發(fā)過少,沒有形成系統(tǒng)性的資源建構。對農村小學英語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不僅可以開發(fā)自然資源和社會資源,豐富課程資源,還可以讓教師和家長選擇適合教學和學生學習需要的資源,在優(yōu)化小學英語課程結構的同時,指導學生開展英語學習活動。
教師應在平時多創(chuàng)設平臺,讓學生多說英語,多用英語進行表達。事實證明,教師創(chuàng)設的大量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不僅能讓學生走進語言環(huán)境,還能滿足學生學習英語的需求,提高其學習興趣。在小學英語學習過程中,教師要善于開發(fā)與利用課程資源,不斷優(yōu)化課程資源的內容,讓學生不斷融入語言學習環(huán)境,從而提高其學習積極性,使其樹立學習英語的自信心。
在傳統(tǒng)意義上的小學英語課堂中,教師的教學內容圍繞“教科書”,很難與學生的實際生活進行融合,從而造成語言學習與實際生活的脫節(jié)。教師可以在課內或者課外充分開發(fā)適合學生學習的課程資源,并將其引入課堂教學,通過有趣的資源活動設計,增加學生的語言輸入,拓寬學生的語言運用渠道,最終提高教學質量。
英語課程資源中的人力資源包括教師、學生和家長,三者通力配合,有助于課程資源的進一步開發(fā)和利用。教師是現實教學中的資源開發(fā)者;學生可以結合自己的實際經驗、愛好、興趣來輔助英語學習;家長可以為孩子提供一定的資源輔助,如學習工具等督促其學習。教師、學生和家長三方共同努力,有助于拓寬小學英語課程資源的路徑。
由于受到教學設備、師資水平等的限制,農村小學英語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要立足實際,發(fā)揮當地的優(yōu)勢,突出地方特色。在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過程中,開發(fā)者要敢于創(chuàng)新,讓資源的優(yōu)勢凸顯出來,并將學生的實際情況考慮進去,堅持以學生為本,因材施教。
由于受到物質條件的限制,小學英語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要堅持經濟性原則,即花費最少的時間,取得最好的效果。首先,要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對要開發(fā)的英語課程資源進行篩選,將開發(fā)經費少且能取得同等效果的資源列為首選;其次,要注重英語課程資源開發(fā)的實效,使開發(fā)和利用的資源能夠輔助當前的小學英語教學;再次,要先開發(fā)校內資源,再開發(fā)校外資源;最后,開發(fā)的英語課程資源應是學生感興趣的資源。
針對小學英語課程資源的開發(fā),教師要有整體視角(葉暢 2017)。課程資源的開發(fā)目的是要學生更好地學習,真正讓資源發(fā)揮作用。教師資源的開發(fā)離不開教材資源的開發(fā);學生的學習離不開家庭、學校等外部資源。教師資源、教材資源、學生資源、校外資源等是一個相互影響的有機整體,這個整體始終圍繞小學生英語學習這個核心展開。因此,小學英語課程資源的開發(fā)要講究整體性原則,雖然可以側重某一個資源,但不能顧此失彼。
農村小學英語課程資源匱乏,要想在短時間內改變,不切實際。教師在開發(fā)農村小學英語課程資源時要有計劃,要先從思想上進行滲透,讓學生、教師和家長有資源意識;在物質資源方面,如果教室的多媒體設備出現問題,教師可以臨時使用自己的筆記本電腦代替,或者自制教具,盡可能地從利用身邊可以開發(fā)的資源做起。
1.改變傳統(tǒng)課堂方式,開發(fā)和利用學生的興趣資源
興趣是學好一門語言的基礎。問卷調查結果顯示,伴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其英語學習興趣逐年下降。這其中雖然有教材的原因,但教師也要改變傳統(tǒng)的課堂方式,讓學生保持學習英語的興趣(鄭雨 2019)。教師可以借助頭飾、實物、圖片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挖掘學生資源,進行“我做你猜”活動。這樣課堂就變成了教師和學生共同活動的課堂。例如,在學完譯林版小學《英語》三年級(上)Unit1Hello!后,教師可以讓學生練習用英語打招呼,如 Good morning,Good afternoon,Hello/Hi等;或者讓學生進行對話表演,并選出最佳表演小組,給予表揚、鼓勵。這既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可以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印象。
2.培養(yǎng)良好學習習慣,開發(fā)和利用學生的學習資源
調查發(fā)現,超過一半的學生沒有良好的預習和復習習慣。針對這種情況,首先,要讓學生知道英語學習不能局限在課堂上,課后要及時進行復習和鞏固。教師要向學生發(fā)放預習單和復習單,對學生的完成情況進行及時評價和鼓勵。其次,要在班級樹立預習和復習的學生典型,定期評選預習達人和復習達人,告知學生復習和預習的好處,讓其他學生模仿。最后,要對學生的復習和預習情況進行定期檢查、評比,對于不能按時完成任務的學生及時進行教育。在課外時間,教師可以為學生的語言學習搭建交流平臺,如建立英語圖書角、英語手抄報、英語板報等,增加學生的語言體驗,讓學生積極參與英語課程資源的開發(fā),促進學生學習資源的生成。
3.與家長進行溝通,共同開發(fā)和利用學生資源
調查發(fā)現,作為英語課程開發(fā)和利用的重要資源之一——家長資源情況令人擔憂,只有不到10%的家長能夠做到按時輔導學生的學習,其他家長很少關注學生的學習。教師可以通過召開家長會、電話溝通、上門家訪等形式,與家長進行聯(lián)系,共同關注學生的學習,鼓勵家長每天抽時間檢查學生家庭作業(yè)的完成情況。只有家長重視,才能與教師共同開發(fā)和利用好學生的資源。
4.開展英語課外活動,不斷豐富和拓展學習資源
學生的學習資源不僅僅局限于“教科書”,還包括課外活動(趙媚媚 2014)。興趣小組、課本劇、歌唱比賽等都是很好的課外學習資源。課堂時間有限,這對學生的語言學習來說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教師定期組織和開展英語課外活動,給學生創(chuàng)造說英語的機會和平臺,不斷豐富學生的學習資源。
教材是英語課程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小學英語教材要符合學生實際,題材要多樣、內容要廣泛,要能夠增加學生的知識面,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教師可以根據小學英語教學特點,適當選擇國外教材進行補充教學,同時對課本教材進行一定的增、刪、改、調。結合農村小學英語教學實際,教師可以從適當增加視聽資料,豐富教材資源這個方面合理開發(fā)和利用教材資源。
現在所說的教材不再是傳統(tǒng)觀念上的教科書,還包含相關的教輔用書、圖書資料、教學光盤、課件、微視頻等眾多輔助性資源。另外,現實生活、身邊的自然環(huán)境也屬于教材資源的范疇。教師要科學地使用教材資源,不能局限于教材本身,還要不斷充實適合學生的各種輔助性教材資源,如圖書資料、視聽資源包、電子書包、課件、微課等網絡資源材料,實現師生之間教材資源的共享。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對優(yōu)質資源進行共享,或者鼓勵學生訂閱英語報紙、雜志等,逐步完善教材資源。
校外資源是校內資源的有效補充,它不僅符合學生的生活實際,還能加強學生與家庭、社會之間的聯(lián)系,讓多方參與學生的學習。教師在開發(fā)和利用校外資源時,可以要求學生多留意和積累生活中見到的英語素材,最大限度地開發(fā)社會資源(趙智勇 2008)。由于很多家庭都配備了電腦、學習機等,因此教師可以鼓勵學生自學單詞和句型。教師可以布置這樣的作業(yè):讓學生準備一個英語積累記錄本,及時發(fā)現和記錄生活中見到的英語,并在課堂上進行交流匯報。有的學生在家里的碗上發(fā)現了sweet,happy,home等單詞;有的學生在超市發(fā)現了KFC,exit,floor等單詞;有的學生在路上發(fā)現了south,north,west,east,road 等單詞;有的學生在超市貨架上發(fā)現了milk,drinks等單詞。學生通過交流和匯報明白了生活中處處有英語,時時可以學英語。這樣,學生開發(fā)和利用校外資源的興趣也會提高。由此可見,校外資源一旦被合理開發(fā)和利用,便能促進學生的英語學習。
小學英語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作為一線英語教育工作者,教師要認真學習有關課程資源開發(fā)的理論,并結合自身所帶的班級、學生情況,合理開發(fā)和利用英語課程資源,不斷嘗試、不斷總結,真正提高學生的英語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