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 印,楊 洋
中小學體育理論課程開設現(xiàn)狀反思與體系建構
柳 印,楊 洋
成都體育學院,四川 成都,610041。
運用文獻資料法、邏輯分析法、訪談法等研究方法對我國中小學體育課程的開展現(xiàn)狀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現(xiàn)今中小學體育課程教學主要是以“學徒式”教學方式為主,而平時體育課程中體育相關理論知識傳授貧乏,而體育理論不僅影響人們對于體育學科的認識,而且在終身體育意識、科學鍛煉意識、健康生活方式等方面有著重要影響,進而提出中小學體育理論課程體系建構的相關舉措。
中小學體育理論;體育課程;現(xiàn)狀反思;體系建構
眾所周知,現(xiàn)今體育學科教育不再是只以身體鍛煉為手段的學科教育,而是涵蓋大量理論知識的綜合性學科,其主要是包括生理學、解剖學、生物力學、心理學等多學科理論知識。大教育家杜威認為,教育的傳授方式無外乎兩種,一種為“學徒式”,通過專業(yè)技能訓練從而發(fā)展出高水平的工作技能;而另一種則為“實驗室式”,通過設計實際體驗從而學習技能和理論知識,其認為學徒式學習方式是以照搬以往經驗和傳統(tǒng),這種教育方式因受多種因素局限而狹隘,而實驗室式教育方式則更為科學[1]。我國中小學體育課程幾乎都是“學徒式”教學方式,這也源于體育學科自身特點,體育是以身體活動練習為主的學科;但是學徒式體育教育在現(xiàn)今逐漸出現(xiàn)認知偏差,甚至逐漸轉換為對體育學科的偏見:你們也有理論課?不是跑步嗎?“體育成為一門無理論、無深度、誰都可以進行教學的學科?!鄙鲜霭Y結產生之主要根源,主要源于體育理論知識貧乏導致的認知偏差。查閱國內相關研究,高校體育理論課程開設相關研究較多,而中小學體育理論課程開設研究幾乎沒有,學科教育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理論知識學習應該與實踐同步進行,而不是在大學教育期間進行突破性學習。因此,中小學體育理論教育已迫在眉睫。本研究運用文獻資料法、邏輯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對中小學開設體育理論課程現(xiàn)狀進行反思并提出理論教學方式的建構方法,為體育更好成為人全面發(fā)展的手段提供參考,也為中小學體育理論課程開設提供借鑒。
教育理論與教育實踐之間究竟應是怎樣的關系,對此長期以來沒有定論。從馬克思主義哲學角度進行理解:理論來源于實踐,又對實踐具有反作用,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教育理論和教育實踐同處于一種和諧化一的狀態(tài)——既保持各自的優(yōu)勢,又相互融合,但現(xiàn)實中二者又往往以一對矛盾的姿態(tài)出現(xiàn)[2]。同理,體育理論與體育實踐也是如此,體育理論是體育實踐認知的抽象集合,在體育學科教育中,體育理論與實踐相輔相成,理論指導實踐,而實踐反饋于理論之中并完善理論。不得不承認,人一生時間和精力有限,通過實踐來獲得知識極為有限,必須學習理論來擴展知識層次,也要在實踐中踐行所學理論以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學科教育中理論和實踐缺一不可,缺乏理論則學科發(fā)展難以傳承,缺乏實踐則學科難以前行。
當前,我國在體育教育學中,專項技能的教學占據(jù)主導地位[3],理論課開課率不足,學生體育與健康知識缺乏,45.2%學生偶爾開課,13.0%的學生不安排體育理論課[4],體育理論在體育教學中可有可無[5]。中小學體育課程主要是以技能傳授的“學徒式”教學為主,在學校體育課程中體育理論傳授主要是與體育項目相關的技戰(zhàn)術等相關淺顯知識,而在運動生理學、生物力學、訓練學、保健學等相關理論傳授上幾乎沒有,部分體育理論的知識主要是摻雜在體育技能的學習中[6]。對上海市部分學校體育教師的調查發(fā)現(xiàn),僅有22.6%的體育老師每學期是按照課程標準的要求進行每學期3次的理論課教學[7]。在對20名中小學體育教師的訪談中發(fā)現(xiàn),體育理論課程沒有進行專門授課,部分采用實踐課順帶進行,部分直接未進行體育理論課程教學,在訪談中還發(fā)現(xiàn)有的小學“有體育場地,但是未開設體育課程”,此處便不多提。在研究上,輸入“中小學體育理論課程”進行主題檢索,僅有18篇相關文獻,且大部分期刊與中小學理論課程無關。綜上可知,我國中小學體育理論課程不僅在開設上嚴重短缺,在科研上也極度缺乏。媒體報道學生運動致死、運動致傷新聞更是屢見不鮮,學生對自身身體情況缺乏清楚認知,更有甚者進行突然性大強度鍛煉,而此前則是幾乎不參與體育鍛煉得學生,急功近利的心理原因和理論知識的匱乏促使人們突然增大運動量,給自身造成損傷甚至死亡,究其原因,主要是體育理論知識缺乏造成。學生體育運動成績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進行大強度、長時間運動前必須做出科學準備。因此,中小學體育課程理論教育匱乏和急需開設體育理論課程的需求已經顯現(xiàn)。
青少年時期的教育對于未來自身的認知發(fā)展重要性毋庸置疑,青少年時期是人的終身意識培養(yǎng)的關鍵時期,也是人學習的關鍵時期,這個時期人的好奇心較高,探索未知和學習新事物的興趣更濃,環(huán)換句話說,人難免在判斷之時受到已有經驗的影響。中小學開設體育理論課程,(1)青少年時期自身經驗知識較少,此時的體育理論教育可以盡可能少的受到自身經驗的影響,也顯得更為純凈;(2)人在青少年時期的運動損傷在后面累積顯現(xiàn)后更是難以康復,所以,青少年的體育理論教育不僅可以指導未來避免損傷,以科學的方式去鍛煉,而且在培養(yǎng)正確體育認知、終身體育意識、科學鍛煉方式等方面也是不可替代,同時也能避免出現(xiàn)“體育還有理論課?體育不就是跑步嗎?熱身干什么,浪費時間?!钡日J識淺薄的情況出現(xiàn)。
體育理論課程的開設宏觀上離不開國家政策的引導,而在微觀上,需要從教材上、授課學時、教學手段上進行設計,科學、靈活的安排體育理論課程開展,既不能過度占用技能教學,也不能開設不足,使學生學習知識過于淺顯。
教材是組織教學、實現(xiàn)培養(yǎng)目標最重要的課程資源。我國現(xiàn)行體育教材內容信息量過大、適應性不強、內容重復部分眾多、結構不合理、特色不明顯,導致教師教學難以選擇項目,而學生學習內容較未龐雜且學習效果欠佳[8]。在生理學、保健學、運動損傷預防等理論知識上,還未有專門理論知識教材。新課標也將更多的自主權劃分到學校,給教師更多自主安排空間,但是我國體育師資力量參差不齊,在教材編寫上還不能完全能夠勝任。因此,我國應該由國家主導,組織體育界專家學者編撰適合我國國情的中小學體育教材,教材編撰內容可按東西南北四個板塊劃分區(qū)域,編撰出精簡、實用的體育教材,除了紙質教材之外,更要編撰網絡課程等電子教材,不僅利于教師教學,也利于學生學習;在理論知識板塊設計,應將理論知識與技能知識互相交叉,以便于教師更好教學和學習更好的學習;在教材內容上,應該以基礎知識為主,知識淺顯易懂并且實用性較強,例如人體骨骼、肌肉、體育保健、鍛煉時間、損傷預防等理論知識應該作為編撰重點。
授課學時是學生學習的基本保障,中小學生學習任務對比高中階段更為輕松,而小學階段主要是以基礎知識學習和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以及良好習慣為主。教師對于授課學時的安排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效果,學時安排不夠則學生會出現(xiàn)學不懂、學不會,體育理論學時安排過多,則會占用學生的技能學習時間,影響學生的技能學習。目前中小學體育課程總體授課學時主要是教育部門直接安排為主,但是在授課內容學時安排上主要是教師自行安排。在體育教學中融入體育理論內容,教師應該掌握適度原則,合理計劃體育理論課程教學時間,合理權衡理論和技能學習。在課程中,教師可以采取技能與理論配合和理論獨立授課兩種方式進行,教學中需要理論知識支撐的時候,就采用理論與技能同步進行教學,而對于需要系統(tǒng)學習的知識,則進行獨立授課形式進行體育理論教學,如此盡可能的使得學習效益最大化。
體育教學手段是“實現(xiàn)體育教學目標過程中所使用的實體工具”,例如學生練習騰空步過程中所涉及的“踏跳板”、“跳箱”、“氣球”等[9]。好的教學手段的運用對體育理論課程教學效果有著重大的影響,隨著科學技術的日漸更新,現(xiàn)今的教學手段越來越形式多樣。除了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之外,體育理論課程更可以利用好現(xiàn)今的軟件平臺,現(xiàn)今的網絡平臺具有規(guī)?;㈤_放性、共享性、互動性的特點[10],與體育理論課程開設的契合度極高。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網絡平臺,對專家編撰的電子教材進行適當布置,使學生自主學習,以達到課內課外相互融合,取得更為理想的教學效果。
評價是伴隨著整個教學過程的行為。評價被用來輔助教育,它是教與學的有機組成部分,貫穿于日常的教育教學行為中,評價是一個持續(xù)的過程[11]。我國一直以來采用的評價方式主要以量化評價為主,但是由于體育課程理論界沒有注意到義務教育對于課程評價的制約性,使得現(xiàn)在的統(tǒng)一量化評價不符合義務教育的基本性質[12]。不僅要對教師實施教學評價,也要對學生進行評價。體育理論課程的評價更是可以借鑒別的理論學科的評價方式,在教師評價上,主要考核教師對于體育理論課程知識的掌握程度,可以采取每學期開學前進行學期教學內容考試的方式進行,選擇學期開始前,是因為人是不能避免遺忘的自身特性,教師在準備考試時候可以對理論知識學習,便于更好的進行接下來的教學工作。而對學生的考核上,主要采取期中、期末考核和考試相結合的方式,對于必備的基礎理論知識采用考試方式,而只要掌握就可以的知識,就采用考核方式進行。此外,教育部門應該把評價結果與教師和學生的切身利益作些許掛鉤,以此鞭策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避免體育理論課程開設成為空談。
體育理論課程的開設已經刻不容緩,體育理論課程開設不僅關乎人們對于體育的認知,使體育不再是“四肢發(fā)達、頭腦簡單”的學科,更是關乎人的全面發(fā)展、終身體育意識形成、科學鍛煉、健康生活等與人自身相關的方方面面。但是正如美國著名社會學家R.莫頓(Robert K.Merton,1910-2003)所說的那樣,“沒有什么幸運之神能保證某一天社會科學會適用于人類面臨的所有問題”,在本研究上亦然。本研究只是對中小學體育理論課程開設的初探,而具體措施方面,需要政府部門和學界專家共同努力,才能讓中小學體育理論課程得以更好開設并逐步完善。
[1] 李·S·舒爾曼,王幼真,劉 捷.理論、實踐與教育的專業(yè)化[J].比較教育研究,1999(03):37~41.
[2] 王彥明.在理想與現(xiàn)實之間——教育理論與實踐關系的再思考[J].教育發(fā)展研究,2010,30(04):30~35.
[3] 楊 洋.基于網絡模塊化的體育教育主題式微格教學模式研究[J].中國教育學刊,2015(02):105~106.
[4] 王青霞,許 坤,孫光俠.虞城縣農村中小學體育教學現(xiàn)狀調查與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5,19(05):213~214.
[5] 李建平,張海威.中、小學體育理論課程體系構建初探[J].才智,2015(04):195~196.
[6] 王建旺.中小學開設《體育與健康》理論課的必要性及可行性[J].當代體育科技,2015,29(05):100~101.
[7] 張茹茹. 課程標準視角下的體育課程現(xiàn)狀與發(fā)展對策研究[D].上海:上海體育學院,2013:20.
[8] 劉宗豪.我國中小學體育教材存在問題與對策[J].中國出版,2014(01):45~47.
[9] 李啟迪,周 妍.體育教學方法與手段甄異[J].體育與科學,2012,33(06):113~117.
[10] 楊 洋.MOOC背景下我國優(yōu)秀運動員素質教育改革研究[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17,43(05):122~126.
[11] 劉 凱.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學習評價的研究[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4(06):99~101.
[12] 賈 齊.論義務教育的基本性質對體育課程學習評價的制約——以個體內差異評價為中心[J].體育與科學,2013,34(05):31~34.
Reflection and System Construc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Theory Curriculum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LIU Yin, YANG Yang
Chengdu Sport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0041. China.
Using the methods of documentary, logic analysis to our country elementary and middle schools sports curriculum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analysis, found that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is the main “apprentice type” teaching mode on teaching, and poor sports related theoretical knowled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the sports theory not only influence people understanding of sports discipline, and the consciousness of lifelong sports consciousness, scientific exercise, healthy lifestyle, etc have important influence, and puts forward related measure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curriculum system of elementary and middle schools sports theory.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sports theory; Physical education courses; Reflection on the status quo; System construction
1007―6891(2020)03―0142―03
10.13932/j.cnki.sctykx.2020.03.33
G807.2
A
2019-10-11
2019-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