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敏,張?zhí)灬裕T瑩,楊克敏,張偉偉,韓虹宇
上海市靜安區(qū)中心醫(yī)院中醫(yī)科1、呼吸科2,上海 200040
咳嗽主要是由于氣管黏膜、支氣管黏膜或者胸膜受到炎癥、異物以及物理化學等因素的刺激導致的。感染后咳嗽也逐漸成為慢性咳嗽的病因之一,可占到慢性咳嗽病因的5%~13%[1],主要的臨床表現(xiàn)為上呼吸道感染癥狀消失后出現(xiàn)的慢性的刺激性干咳,部分患者表現(xiàn)為夜間咳嗽顯著,咳少量的白色黏液痰或者無痰,給予抗生素治療無明顯效果,目前尚缺乏公認的有效治療藥物。感染后咳嗽一般病情較長,約為4周左右,部分患者病程可到8周以上,嚴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2]。如果將感染后咳嗽誤認為是慢性支氣管炎或者氣管炎而選用抗生素進行治療,不僅達不到滿意的治療效果,還可能導致抗生素的濫用,削弱患者的抵抗力,加重患者的病情。目前,部分臨床研究認為,中醫(yī)藥在感染后咳嗽的治療方面具有一定的臨床價值[2]。本研究中筆者采用中醫(yī)定咳湯治療感染后咳嗽的患者,取得較好的治療效果,現(xiàn)將結(jié)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上海市靜安區(qū)中心醫(yī)院中醫(yī)科以及呼吸內(nèi)科收治的感染后咳嗽的患者478例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確診為感染后咳嗽的患者;②治療依從性較高者。排除標準:①近期使用其他藥物治療者;②對本研究中治療藥物過敏者。按照隨機數(shù)表法將患者分為中醫(yī)治療組與對照組,每組239例。中醫(yī)治療組中男性156例,女性83例;年齡18~70歲,平均(48.17±6.09)歲;病程23~56 d,平均(40.13±6.23)d。對照組中男性159例,女性80例;年齡18~70歲,平均(48.27±6.19)歲;病程22~56 d,平均(40.03±6.21)d。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jīng)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所有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診斷標準 西醫(yī)診斷標準:①非吸煙者;②發(fā)病初期多有鼻塞、咽癢及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癥狀;③上感急性期后,咳嗽仍持續(xù)3~8周,甚至更長,但是一般不超過3個月。④肺部查體無異常,血常規(guī)及胸部影像學檢查無異常;⑤既往無慢性呼吸道疾病,無過敏性疾病及特應性疾病。中醫(yī)診斷標準;咳嗽,少痰或者干咳無痰;氣急,遇外界寒熱變化突發(fā)或者加重;咽癢,即咳嗽或者嗆咳陣作;夜臥晨起加劇,反復發(fā)作,脈弦,舌苔白。
1.3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阿斯美[國藥準字:H20033669,規(guī)格:馬來酸氯苯那敏2 mg,那可丁7 mg,鹽酸甲氧那明12.5 mg,氨茶堿25 mg,生產(chǎn)廠家:第一三共制藥(上海)有限公司]一次2粒,3次/d,療程均一周。中醫(yī)治療組給予定咳湯治療,具體的方劑為:防風12 g,桃仁12 g,海浮石24 g,杏仁12 g,神曲12 g,制半夏12 g,麥冬30 g,桑葉30 g,炙甘草6 g,海蛤殼24 g。加減法,咳嗽甚而影響睡眠者,加罌粟殼12 g;咽癢者,加柯子9 g,威靈仙15 g,沙參30 g;胸骨后不適者,加枳實12 g,全瓜蔞15 g,薤白12 g;胃部不適,加茯苓30 g,陳皮6 g。所有配方常溫水煎服后服用,1劑/d,早晚兩次服用,療程均一周。
1.4 觀察指標與評價方法 ①療效評價:《中醫(y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3]進行判定,治愈:咳嗽及臨床體征消失;好轉(zhuǎn):咳嗽減輕,痰量減少;無效:癥狀無明顯改善??傆行蕿?治愈+好轉(zhuǎn))/總例數(shù)×100%。②咳嗽癥狀評分[4]:主要包括日間咳嗽及夜間咳嗽,具體見表1。③咳嗽視覺模擬評分[5](VAS):從0分到10分為無咳嗽到無法忍受的咳嗽,記錄主觀咳嗽程度,由患者自行進行評價,每天進行兩次,當天咳嗽的視覺模擬評分取兩次咳嗽評分的平均值。④生活質(zhì)量評分[6]:采用萊塞斯特咳嗽問卷進行評定,該問卷包括社會、心理以及生理三個維度,一共19個問題,每個問題的分值在1~7分之間,分數(shù)高的患者生活質(zhì)量高。評價患者治療前后的咳嗽癥狀及生活質(zhì)量。
表1 咳嗽癥狀評分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22.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數(shù)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符合正態(tài)分布,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比較 中醫(yī)治療組患者的總有效率為89.96%,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1.13%,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27.03,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比較(例)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咳嗽癥狀評分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視覺模擬評分及日間、夜間咳嗽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中醫(yī)治療組患者的視覺模擬評分及日間、夜間咳嗽癥狀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生活質(zhì)量評分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社會、心理、生理及總分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中醫(yī)治療組患者的社會、心理、生理及總分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咳嗽癥狀評分比較)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咳嗽癥狀評分比較)
治療前images/BZ_56_206_312_2273_375.png239 239治療后中醫(yī)治療組對照組t值P值中醫(yī)治療組對照組t值P值239 239 2.16±0.45 2.21±0.47 1.19 0.24 0.36±0.14 0.58±0.24 12.24<0.05 2.37±0.49 2.40±0.52 0.65 0.52 0.38±0.17 0.62±0.20 14.14<0.05 6.64±0.80 6.63±0.77 0.14 0.89 0.95±0.37 1.56±0.43 16.62<0.05
表4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生活質(zhì)量評分比較±s,分)
表4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生活質(zhì)量評分比較±s,分)
治療前images/BZ_56_206_900_2273_962.png239 239治療后中醫(yī)治療組對照組t值P值中醫(yī)治療組對照組t值P值239 239 13.81±3.60 13.53±3.39 0.88 0.38 24.62±5.19 18.28±4.03 14.92<0.05 21.25±4.37 21.58±4.25 0.84 0.40 40.37±7.51 34.50±6.61 9.07<0.05 28.64±4.72 28.45±4.84 0.43 0.66 50.50±6.13 45.27±5.94 9.47<0.05 63.70±12.69 63.56±12.48 0.12 0.90 115.49±18.83 98.05±16.58 10.89<0.05
感染后咳嗽是臨床的常見病和多發(fā)病,上皮的損傷、氣道的高反應性以及炎癥因素均可能導致感染后咳嗽的發(fā)生[7-8]。據(jù)筆者觀察,部分患者還可存在咽干癢的癥狀,尤其是在患者咽部受到異味刺激后干癢癥狀更加明顯,深究其病機,為火燥風相兼為患[9]。目前為止,針對感染后咳嗽的治療,往往采取對癥治療為主,一般選擇組胺類的藥物或者中樞性的鎮(zhèn)咳藥,或者選擇一些吸入型的激素類藥物,此法可能對部分患者有效,對其他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并不明顯,且在治療過程中容易出現(xiàn)惡心口干等不良反應,停藥后可能會導致患者病情的復發(fā),加重患者的負擔,影響整體的治療效果[10]。因此,需要一種治療效果相對確切,且副作用相對較小的治療方法。有研究顯示,中醫(yī)在感染后咳嗽治療方面具有一定的優(yōu)勢[11]。
風為六淫之首,感染后咳嗽從中醫(yī)上來講起源于外感之后,故《咳嗽候》中記載,風咳,欲語因咳,言不得竟是也[12],《治法匯》中記載“咳嗽連聲痰便不出者屬肺燥”,《陰陽應象大論》中記載,“燥勝則干”。燥生風、風生癢,燥生火、火生癢,干咳、無痰及咽干癢癥狀出現(xiàn),其治療應以清金保肺、辛涼甘潤為主[13]。定咳湯是根據(jù)神效散、麥門冬湯、桑杏湯以及雙仁散等傳統(tǒng)方劑配制而成,桑葉性寒質(zhì)輕,可去未盡之風邪,還可清透肺中燥熱,一物兼三功,重用為君。麥冬甘寒助桑葉潤燥,海蛤殼“治咳逆上氣”清肺化痰,助桑葉清肺熱[14]。防風可“治周身之風,乃風藥之統(tǒng)領(lǐng)也”,可助桑葉祛風邪,其皆為臣藥。以味苦之杏仁、桃仁,可降泄肺氣,氣降則痰消嗽止,半夏下肺氣,均為佐藥,甘草和諸藥,神曲化貝石類藥可防止傷胃,均為使藥[15-16]。全方合用,可達到降氣止咳、清金保肺以及祛風潤燥的作用。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治療后,中醫(yī)治療組患者的治療效果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治療前,兩組患者的日間咳嗽癥狀評分、夜間咳嗽癥狀評分、視覺模擬評分以及生活質(zhì)量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治療后,中醫(yī)治療組患者的日間咳嗽癥狀評分、夜間咳嗽癥狀評分以及視覺模擬評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患者,中醫(yī)治療組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綜上所述,定咳湯可顯著提高感染后咳嗽的治療效果,有效緩解患者的白天以及夜晚的咳嗽癥狀,并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