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艷菊
圓圓的紅柿子,老青泛黃的葉子,灰褐的枝枝丫丫,構(gòu)成一幅最溫暖也最有詩意的畫。這樣的風景亦是最家常的,出去走一走,總是能碰到不少。
幾百米長的小胡同里散步,密密地住著很多人家。紅彤彤的柿子高高穩(wěn)穩(wěn)立在枝頭,越過人家的院墻,越過青磚灰瓦,遠遠就映入眼簾。那份喜氣洋洋的勁頭仿佛熱情好客的人,即使冷風蕭瑟的天氣,也要出去迎迎遠道而來的故友,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走,都準備好了,回家去喝一杯吧。
看見這樣的情景,雖有寒涼的風呼呼吹著,灰藍的天空冰凍著似的,但心里是暖乎乎的明媚柔和,讓人禁不住對這塵世的溫暖和深情又熱愛又感恩。
以前在中原鄉(xiāng)下的老家,大家在院子里也最喜歡種柿子樹。印象最深的就是我們家所在胡同口上的那戶人家,柿子樹長勢最好,年年都會掛一樹紅紅的大柿子。他們家的大門總是敞開著,那柿子樹正好斜對著門口,每次從他們家門口過,我們都不由自主放慢腳步,欣賞一下柿子樹豐收在望的喜悅。
紅紅的柿子香甜如蜜,等熟得差不多的時候,家里的年輕人就會找把梯子爬上去摘柿子。老人在下面指揮著,這個好那個好。柿子樹下當然少不了一群饞嘴的小孩子,笑嘻嘻仰著小臉等著吃,都是胡同里人家的孩子,你一句,我一句,熱熱鬧鬧的。孩子們吃得滿嘴甜蜜,然后老人再給每人發(fā)幾個,囑他們帶回去給大人嘗嘗。雖不是稀罕的東西,倒是一份心意。收到了這份心意的人家,不多久就會回饋這份心意,像一把蔥,幾個蘿卜,兩棵白菜……都是家常普通的蔬菜,自家地里生長的,然而卻是一種極其樸實的人情之美。
摘柿子時還有最重要的一個講究,那就是不能摘完,要留一些給鳥雀。老人們尤其講究這些,他們常說,天寒地凍的,給鳥雀留點吃食,人心里才踏實。
從庭院景觀上來看,柿子樹其實并不是特別美的,它開花的時候很平淡,根本引不起人的注意,靜悄悄的,后來想起竟沒什么印象。它的葉也平常,院子里悄沒聲地生長著,實在沒什么特別的。只有到了深秋,一步步往寒涼里走的時候,人們這時才發(fā)現(xiàn)柿子樹的驚艷之美,以前的寂寂無聲在它的堅定且淡然的淳樸的自信里得到了最美的詮釋。蒼涼的天幕下,那一個個圓潤的紅,喜氣的紅,像一個個小太陽,散發(fā)著親切的源源不盡的能量,讓人們在寒風呼嘯的光景里感受到季節(jié)的溫柔慈厚,在心里對生活升起美好的期待。鄉(xiāng)下人不懂詩意不詩意的高雅情懷,但紅彤彤的柿子的暖讓他們永遠虔誠地感激著,如同他們對泥土的感情。
想起曾經(jīng)在一篇文章里看到的一個情景:“少年時赤足立于田野泥水里的感受。細軟的烏泥,從趾縫間擠出,溫柔而又涼涼地沒過了腳踝。大地在穩(wěn)穩(wěn)承托著一個孩子?!辈菽驹谀嗤粒谴蟮氐暮⒆?。人呢,也是立足于泥土,是大地的孩子。文章里又說到一種非常珍貴的植物特性,是“堅定,專一,以及生命的純樸、簡潔與蓬勃”。回想一下柿子樹一年四季里的生長狀態(tài),還真是如此。看看泥土上生長的植物,哪一種不是如此呢?安于寂靜,堅定從容里蘊含著無盡的生命力。
我們都是大地上的孩子,應該也擁有這種珍貴的植物特性,為人世增加一點暖,一處詩意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