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施新,王瑩,馬清科,趙世嬌,門慧,閆羽,陳寶鑫,劉雪梅,張志辰,朱曉晨,賀立娟,周晶,程苗苗,曹芯華,金香蘭
輕型缺血性卒中是一類癥狀輕微、非致殘性,但復發(fā)率高的腦血管事件,因此,近年來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1-2]。輕型缺血性卒中即使運動功能受損較輕,部分患者也會出現(xiàn)認知障礙[3-4]。G.M.Moran等[5]對31項研究進行的Meta分析顯示,對輕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使用MoCA量表測評后出現(xiàn)認知障礙的患病率高達54%。近年來研究發(fā)現(xiàn)血清β2微球蛋白水平與認知障礙有相關性[6]。本研究通過回顧性分析北京中醫(yī)藥大學東方醫(yī)院腦病科住院的老年輕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臨床資料,旨在探討老年輕型急性缺血性卒中后認知障礙與血清β2微球蛋白的關系,以期為預防老年輕型卒中后認知障礙提供依據(jù)。
1.1 研究對象 本研究屬于回顧性研究,病例來源為2015年1月-2018年9月北京中醫(yī)藥大學東方醫(yī)院腦病科連續(xù)收治住院的老年輕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
1.2 診斷標準 輕型急性缺血性卒中診斷標準:參照2018年中華醫(yī)學會神經(jīng)病學分會腦血管病學組制定的《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2018》[7]中缺血性卒中的定義,且NIHSS評分≤3分[1,8]。
卒中后認知障礙診斷標準:參照中國卒中學會、卒中后認知障礙管理專家委員會制定的《卒中后認知障礙管理專家共識》[9]。
1.3 納入、排除及分組標準 納入標準:①臨床確診為輕型急性缺血性卒中,發(fā)病時間<2周;②年齡≥65歲。
排除標準:①急性缺血性卒中發(fā)病前已診斷有認知障礙;②腎功能損害;③存在其他可引起認知損害的疾?。ㄈ缂谞钕俟δ軠p低、維生素B12或葉酸缺乏、梅毒、HIV等);④腦白質(zhì)病變Fazekas評分2級以上者[10];⑤內(nèi)生肌酐清除率<80 mL/min[11];⑥患有多發(fā)性骨髓瘤、惡性淋巴瘤、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等疾??;⑦有其他系統(tǒng)嚴重疾病,如心功能衰竭、腫瘤、呼吸衰竭等;⑧既往有抑郁、焦慮、精神病史或長期服用精神類藥品者;⑨智力障礙和語言理解障礙,不能配合完成各種量表的測評。
分組標準:根據(jù)中國卒中后認知障礙管理專家共識推薦,發(fā)病第10~14天(病情穩(wěn)定排除譫妄等情況)采用北京版MoCA量表評價認知功能,以26分為截斷值(受教育年限<9年者加1分,以校正文化程度的偏倚),分為認知障礙組(MoCA評分<26分)和無認知障礙組(MoCA評分≥26分)[12]。
1.4 研究方法 所有入組病例均在入院第2天采集空腹肘靜脈血測定血脂、血清β2微球蛋白(膠乳增強免疫比濁法檢測)等生化指標。
采用Epidata 3.1建立缺血性卒中后認知障礙數(shù)據(jù)庫記錄患者的一般人口學特征(年齡、性別、受教育程度、婚姻狀況等)、既往史[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癥、心房顫動、TIA、吸煙(連續(xù)或累積吸煙≥6個月)、飲酒(每日飲酒>1.3 g酒精)等]、生化檢查結果(血脂、血尿酸、肌酐、肌酐清除率、血清β2微球蛋白等)、入院NIHSS評分、MoCA評分等信息。
1.5 統(tǒng)計學處理 數(shù)據(jù)均采用SPSS 21.0進行處理,計數(shù)資料用頻數(shù)(百分數(shù))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四格表卡方檢驗;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用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t檢驗,非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用中位數(shù)(四分位數(shù)間距)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秩和檢驗。將老年輕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一般資料及生化檢查的陽性指標作為自變量,以是否發(fā)生認知障礙為因變量進行Logistic回歸分析,探尋老年輕型急性缺血性卒中后認知障礙的危險因素,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表1 一般資料比較
表2 生化指標比較
表3 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共納入106例老年輕型缺血性卒中患者,男性58例,女性48例(男∶女=1.21∶1),平均年齡76±9.25歲,其中認知障礙患者66例(62.3%),無認知障礙患者40例(37.7%)。
2.1 一般資料比較 與無認知障礙組相比,認知障礙組的年齡偏大(P=0.004)、患有高血壓的比例較高(P=0.027)。兩組患者性別、受教育程度、婚姻狀況、冠心病、糖尿病等基線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1)。
2.2 生化指標比較 與無認知障礙組相比,認知障礙組患者的血清β2微球蛋白水平較高(P=0.040)。兩組患者LDL-C、HDL-C、血尿酸、肌酐、TC、TG、糖化血紅蛋白、肌酐清除率等生化檢查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2)。
2.3 認知障礙危險因素多因素分析 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年齡、高血壓、血清β2微球蛋白是老年輕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出現(xiàn)認知障礙的獨立危險因素(表3)。
65歲以上的老年卒中患者發(fā)生認知障礙的概率顯著增加,而臨床尚缺乏早期識別認知障礙的生物標志物[9]。近年來有學者發(fā)現(xiàn)血清β2微球蛋白水平與認知障礙有相關性,其升高程度可影響認知功能[6]。
本研究以急性期的老年輕型卒中患者為研究對象,探討其與血清β2微球蛋白之間的關系,以期為臨床早期預防老年輕型卒中后認知障礙提供依據(jù)。β2微球蛋白是含有100個氨基酸殘基的單鏈小分子球蛋白,由淋巴細胞、血小板、多行核白細胞合成,可自由濾過腎小球,大部分被近端腎小管重吸收和分解,可以作為早期腎損害的檢測指標之一[13]。所以為避免腎損害造成的β2微球蛋白升高,本研究排除了此類患者;同時排除患有多發(fā)性骨髓瘤、惡性淋巴瘤、類風濕關節(jié)炎、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等可能影響β2微球蛋白疾病的患者。本研究結果顯示老年輕型急性缺血性卒中的認知障礙組血清β2微球蛋白水平高于無認知障礙組(P=0.040),是老年輕型急性缺血性卒中后出現(xiàn)認知障礙的危險因素(OR2.645,95%CI1.145~6.110,P=0.023)。
近年來研究顯示,老年性癡呆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水平升高,其升高程度與認知障礙相關[6,14]。此外,研究發(fā)現(xiàn)給大鼠注射β2微球蛋白抑制劑可以有效改善其認知功能[15]。Pamela M.Pamela等[16]通過前瞻性研究發(fā)現(xiàn)高水平的血β2微球蛋白增加了缺血性卒中的風險。上述研究提示血β2微球蛋白與缺血性卒中和認知障礙均有關系,而本研究在排除有腎功能損害患者的基礎上發(fā)現(xiàn)血β2微球蛋白水平增加了老年輕型急性缺血性卒中后認知障礙的風險,是老年輕型急性缺血性卒中后認知障礙的危險因素之一。
β2微球蛋白是人體中的促淀粉樣蛋白,可能反映淀粉樣蛋白在血管壁中的沉積和聚集,參與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17]。另一方面,β2微球蛋白已被確定為潛在的促衰因子[18],動物研究發(fā)現(xiàn)其在衰老和年齡相關的認知功能損害的進展中發(fā)揮重要作用。與幼年小鼠相比,老年小鼠血漿和海馬中β2微球蛋白水平均升高。雖然卒中后認知障礙通常由多種危險因素引起,衰老和動脈粥樣硬化仍是主要的風險因素[15,19]。β2微球蛋白影響患者認知功能的具體機制尚不清楚,推測可能是通過作用于以上兩方面增加卒中后發(fā)生認知障礙的風險。
綜上所述,老年輕型急性缺血性卒中后發(fā)生認知障礙可能與血清β2微球蛋白有一定關系。對于血清β2微球蛋白水平較高的老年輕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應給與重視,早期進行認知量表篩查,警惕認知障礙的發(fā)生。本研究尚有不足之處,樣本量有限,且未進一步探討血清β2微球蛋白對老年輕型急性缺血性卒中后認知功能的變化過程和遠期預后的影響,有待前瞻性隊列研究進一步證實。
【點睛】本研究發(fā)現(xiàn)年齡、高血壓、血清β2微球蛋白是老年輕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出現(xiàn)認知障礙的獨立危險因素,血清β2微球蛋白水平較高的老年輕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應給與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