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成語,平分秋天的景色,比喻雙方不分高低,表示平局。
二、唐代詩人,代表作有《城東早春》等。
三、飛機或輪船上檔次比較高的艙位。
四、唐詩人,代表作有《長恨歌》《琵琶行》等。
五、食鹽的一種水溶液,醫(yī)學(xué)臨床上用來補液和洗滌傷口。
六、指一天都是黑夜的現(xiàn)象,與“極晝”相對,多發(fā)生在極圈以內(nèi)地區(qū)。
七、馬來半島與蘇門答臘島之間的海峽,是重要國際航運水道。
八、成語,捂住自己的耳朵去偷鈴鐺,比喻自欺欺人。
九、成語,像龍在飛騰和虎在跳躍,形容跑跳動作矯健,也比喻奮起行動,有所作為。
十、成語,繪畫時畫眼睛的一筆,比喻文章傳神絕妙之處。
十一、成語,關(guān)上房門,再打狗,比喻將對方控制在自己勢力范圍內(nèi),然后進行打擊。
十二、過去的事物留在腦中的印象。
1.盧綸的詩《塞下曲》中“沒在石棱中”的上一句。
2.北方地區(qū)流行的一種又細又長、形似龍須的面條。
3.中國商人,是騰訊公司的主要創(chuàng)始人、董事會主席。
4.法國歷史上唯一被處死的國王,是路易十五的孫子。
5.《三國演義》寫到的一處關(guān)隘,曾在此地上演“三英戰(zhàn)呂布”。
6.一種眼睛病癥,不能或極難辨別顏色。
7.李白的詩《渡荊門送別》中“月下飛天鏡”的下一句。
8.中國著名翻譯家、文學(xué)家,錢鐘書的夫人。
9.犬種“大麥町犬”的一個俗稱。
10.起源于宋代的取鹽并從事鹽交易的憑證,又稱“鹽鈔”。
11.成語,河流源頭的流水,指事物發(fā)展的動力和源泉。
12.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義勇軍進行曲》的作曲者。
13.一部暢銷盜墓題材小說,作者是南派三叔。
14.飛機機體內(nèi),可以載運旅客及貨物的空間。
15.日本系列恐怖電影,有角色“貞子”。
(答案請在本期其他頁碼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