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地的人們會舉行各種各樣的儀式,這些習慣、風俗和典禮,在生命中指引著人們。
在這個不斷變化的世界上,新的一代不斷改造和創(chuàng)新著儀式。而不論古代抑或現代,儀式都為我們標記了生命中最重要的那些時刻:出生、死亡、婚姻……儀式擁有著改變我們的力量,為我們打開一扇通往新境界的門。
而探索如何去愛,如何放手,如何找到歸屬……答案或許就在一個個非凡的儀式中。
——龔峻
印度的“大壺節(jié)”(Maha Kumbha Mela)又稱圣水沐浴節(jié)、昆巴美拉大會、無遮大會,是現存最古老、參與人數最多的的印度教節(jié)日,它最早可以追溯到吠陀時代。真正的超級大壺節(jié)(Purna Kumbha Mela)每144年舉行一次,大壺節(jié)則是每12年舉行一次。
大壺節(jié)的由來伴隨著一個古老的神話傳說。相傳印度教神明和群魔爭奪一個壺而大打出手,原因是壺里裝有長生不老藥。結果不慎把壺打翻,四滴長生不老藥分別落到印度的Allahabad、Haridwar、Ujjain和Nashik四地,因此這四地分別每3年慶祝一次大壺節(jié),也就是每個地方要相隔12年才舉行一次,因此可謂難得一見的宗教盛事。節(jié)日從1月9日開始,為期42天。
節(jié)日期間,眾多印度教教徒在恒河沐浴。他們認為,在圣河沐?。础笆ピ 保┎坏梢韵慈プ锬?,而且可以獲得解脫,擺脫“輪回之苦”。在古代,交通不發(fā)達,去一趟恒河往返需要幾個月,但印度教教徒一生中必須要到恒河里洗一次“圣浴”。而對于現代人,距離已經不是問題,所以12年一度的大壺節(jié)就成了印度教教徒一生之中必須經歷的一次洗禮。
在大壺節(jié)期間,河岸邊會搭起無數帳篷,數以百萬計的印度教教徒聚集此地,他們露天沐浴,集體合唱神的贊美歌,互相討論宗教經典和社會問題等,還會向圣人、上師、瑜伽士、苦行僧和窮人布施。
大批苦行僧平時都是在山中修煉,只有這個時候才會拋頭露面。其中最著名的是“納加一派”(Naga)的苦行僧,他們渾身赤裸,身上涂滿灰燼,從不洗澡、不剃須,頭發(fā)蓬亂地盤在頭上;他們頗富儀式性地集體下水,十分壯觀。
Allahabad因為地處恒河、耶穆納河和薩拉斯瓦提河的交匯處而最為著名,2013年在此地舉行的大壺節(jié)尤為盛大,據說達到了空前的1.2億人次,僅2月10日當天就聚集了三千萬人,這一紀錄被列入聯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