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聲燦,李文炳
1.德宏州茶葉技術推廣站,678400;2.梁河縣茶葉技術推廣站,679200
德宏州地處世界茶樹原產地中心地帶,是云南普洱茶地理標志產品生產保護區(qū)域。全州2018年茶園總面積4 萬hm2,干毛茶產量2.5 萬t,農業(yè)產值10.8億元,其中:現代栽培茶園2.37萬hm2,毛茶產量2.2萬t,農業(yè)產值5.3億元;古茶園分布面積1.63萬hm2,產量0.3萬t,農業(yè)產值5.5億元。2018年全州普洱茶干毛茶產量1萬t,農業(yè)產值4.6億元。
近年來,德宏州加大綠色普洱茶園管理集成技術研究與示范應用力度,重點圍繞茶園改造、中耕、施肥、覆蓋、病蟲害防治、低效茶園改造等綜合配套技術,取得了明顯成效,有效助推了脫貧攻堅、精準扶貧和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實施。
茶園每年除草3次,即開春后至5月初,淺耕除草1 次,深度10 cm 左右;6—7月淺耕除草1次,深度為20 cm 左右;9—10月中耕除草1 次,深度25 cm左右,做到茶園土壤疏松無雜草。
投產茶園需要養(yǎng)分較多,一年結合春、夏、秋茶應施3 次肥料,即2—3月施1 次,每公頃施氮肥(純N)150~225 kg、磷肥(P2O5)75 kg 和鉀 肥(K2O) 75 kg; 5—6月 每 公 頃 施 氮 肥300 kg、磷肥150 kg、鉀肥150 kg;9—10月每公頃混合施氮肥300 kg、磷肥150 kg、鉀肥150 kg。在茶樹內外側距茶樹根頸10 cm 處開10~15cm 淺溝均勻條施,施肥后覆土以減少肥料流失。
在茶園行間進行生物質覆蓋,利用雜草、落葉、作物秸稈等鋪埋茶園代替肥料來改良土壤的以草代肥技術,是德宏綠色普洱茶區(qū)解決茶園肥源短缺和實施“綠色普洱茶園管理集成技術研究與示范應用”的關鍵技術措施之一。
(1)原料來源種類多,資源豐富,雜草、落葉、植物鮮葉、作物秸稈、木屑等均可做草肥。
(2)草肥富含有機質,各種落葉、雜草、作物秸稈、木屑等腐爛后形成較好的腐殖質,是茶樹生長不可缺少的營養(yǎng)物質,是化肥代替不了的。近幾年,各地茶區(qū)出現的“茶葉無味”“產量難提”“品質下降”等現象,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為追求產量而大量施用化肥,從而導致土壤肥力退化,茶葉品質下降。
(3) 施用效果顯著,德宏綠色普洱茶區(qū)多數農民在茶園利用以草代肥方法取得了增產提質和改土培肥效果。
(1)節(jié)本增效
由于化肥價格的不斷上漲,而落葉、雜草、秸稈等覆蓋物無需購買,可就地取材,操作簡便,廣大茶農樂意接受,用低成本甚至不花成本的“草”代替相對高價的商品肥料是一種明智選擇。
(2)改土培肥
德宏綠色普洱茶區(qū)經過多年實踐證明,茶園未以草代肥的土壤有機質含量在1.0%左右,且土壤板結,而茶園連續(xù)幾年開展以草代肥技術后,土壤有機質含量提高到了2.5%以上。
(3)綠色環(huán)保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綠色及有機食品的需求量也在不斷增加,草肥因無公害無污染的特性必將成為生產綠色食品及有機食品所選擇的最佳肥料之一。
(4)促進農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
近幾年,各級部門都在大力提倡節(jié)能、環(huán)保、可持續(xù)農業(yè)的發(fā)展,以草代肥技術既符合科學發(fā)展觀要求,也是國家產業(yè)政策及農業(yè)結構調整和提高農副產品核心競爭力的重要舉措。
(1)草肥選擇
茶園土壤覆蓋草肥可選擇山草、麥秸、木屑、枯枝落葉、植物鮮葉、豆秸、玉米秸等。
(2)鋪草時期
為防旱,可在冬季11月中下旬進行鋪草;若用作保暖防凍,應在土壤凍結之前進行鋪草;如以防止水土流失為目的,可在雨水來臨之前進行鋪草;抑制雜草生長,應在雜草萌芽之前進行鋪草;新植茶園,應在移栽結束后立即鋪草。
(3)鋪草方法
茶園鋪草,厚度要求8~12 cm,以鋪草后不露土為宜。
茶園覆蓋雜草后能有效防止土壤流失、減少雜草生長、保蓄土壤水分、調控土壤溫度、改良培肥土壤,同時具有提高茶葉產量、改善茶葉產品品質、降低成本和提質增效的明顯效果。
2015—2018年,德宏州茶葉技術推廣站在海拔1 500~1 800 m 之間的多個投產茶園布點覆蓋雜草試驗,對比結果表明,春茶平均提前5~7 d采摘上市,產量提高8%~10%;經云南農業(yè)大學檢測結果表明,與未覆草茶園相比,覆草茶園茶葉內含物質中平均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咖啡堿含量分別增加5.0%、3.0%、0.5%、0.2%,綠色茶園以草代肥覆蓋效果顯著。
一年需4 次以上病蟲防治,防治時間一般為春茶開采前1 次、夏茶期間2 次、秋茶期間1 次。在綠色普洱茶園集中地區(qū)重點推廣應用太陽能殺蟲燈、性信息素粘蟲板等綠色防控技術。
茶園安裝太陽能殺蟲燈,平均每2 hm2茶園安裝1臺。
茶園安插黃色粘蟲板,平均300片/hm2、藍色粘蟲板平均300片/hm2,性信息素誘捕器每2 hm2茶園3套(臺)。
園區(qū)土壤、氣候等必須適宜茶樹的生長發(fā)育,有利于發(fā)展無公害、綠色、有機茶葉的生產,且地勢平緩或坡度小于25°;具有改造更新的價值;具有一定的連片規(guī)模;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
(1)輕度衰老茶園
茶園土壤、氣候和地理位置等適宜,種植方式比較規(guī)范且均為梯級茶園;缺株斷行相對較少,單位面積樹冠覆蓋度達60%以上,植株數量達1.5萬株/hm2以上;茶樹品種相對較為良好和純凈。低產的主要原因是茶園植株高矮參差不齊,茶樹距地表45~65 cm及以上的枝梢和地下根系枯衰嚴重,有的樹形分枝結構不夠合理,平均產干茶450 kg/hm2左右。
(2)重度衰老茶園
茶園土壤、氣候和地理位置等適宜,種植方式比較規(guī)范且均為梯級茶園,品種相對較為良好和純凈。低產的主要原因是茶園植株高矮參差不齊,單位面積樹冠覆蓋度為50%~60%,有的缺株斷行較多,植株數在1.5萬株/hm2以下,有的因初期定型修剪跟不上,甚至以采代剪和過早進行掠奪式采摘,以致造成茶樹分枝結構和成枝力差;茶樹根系和枝梢均嚴重枯衰。平均產干茶300 kg/hm2左右。
管理可以簡化為PDCA循環(huán)。這是一個持續(xù)改進模型,他包括持續(xù)改進與不斷學習的四個循環(huán)反復的步驟,即計劃(Plan)、執(zhí)行(Do)、檢查(Check/Study)、處理(Act)。 PDCA工具最早起源于貝爾實驗室,是休哈特博士提出的最早使用的管理工具,后來被戴明帶去日本,被豐田普及。到目前為止,我認為PDCA是最有效、總結最到位的管理工具,核心是定目標、定策略,找差距,分析原因,找對策。
(3) 嚴重衰老茶園
茶園土壤、氣候和地理位置等適宜,低產的主要原因有的是茶園種植不規(guī)范;有的是品種混雜和普遍較差;有的是缺株斷行非常嚴重,單位面積樹冠覆蓋度低于40%,植株數在9 000株/hm2以下;茶樹根系和枝梢均嚴重枯衰。平均產干茶225 kg/hm2以下。
(1)改土
土壤和茶樹主要根系的改造改良。一是從茶行內側距茶樹主莖20~30 cm 開挖1 條帶狀肥槽溝,切斷茶樹枯衰根系,把表層肥土、雜草和剪下的茶樹細小枝葉全部入溝填埋,并施入15.0~22.5 t/hm2的廄肥或人糞尿、秸稈、植物枯枝和普鈣肥、鉀肥、尿素等復混肥,同時依次把上溝生土翻出填覆到下溝表層,以減少雜草生長;二是平整梯面,使同一條梯面基本達到等高水平,對于梯埂受損或茶行已偏向埂頭的,一定要做好培梯工作;三是改土時間宜在5—11月上旬,切忌在嚴寒干旱的冬春季進行改土。
(2)改樹
茶樹樹冠改造。一是因樹制宜,采用深、重修剪或臺刈等有效合理的修剪方式,以剪除枯衰部分和分枝結構不佳者為度,以深、重修剪為主,確保茶園在短期內就達到恢復樹勢和取得改造成效的目的。二是修剪方法及剪口高度,深修剪即剪除生產枝和上部近表層的1~2 級骨干枝,保留樹冠的基本骨架,剪口高度控制在70 cm左右;重修剪:只保留低層1~3 級的主要骨干枝,剪口高度基本控制在50~60 cm;臺刈:只保留主莖,剪口高度基本控制在15 cm左右。三是修剪時間:以春茶結束以及雨水充沛、茶芽萌發(fā)力強、生長快、抽梢好的夏季為最佳修剪時間,特別是重修剪和臺刈,切忌在深秋、嚴冬、干旱季節(jié)進行。四是結合修剪工作及時清除茶樹枝干上的各種惡性寄生草。
(3)改園
茶園系統的改造改良。一是用2~5年生茶樹在5—7月補齊各缺株斷行,提高茶園單位面積株數;二是改變不規(guī)范不合理的種植方式,及時對茶樹種質較差或茶樹稀疏的茶園進行移稀補密、更新換種和重新規(guī)劃墾植;三是完善茶園的園、林、溝渠、路等區(qū)劃和生態(tài)建設,園區(qū)內宜保留或種植90~120棵/hm2的良性遮陰樹。
(1)病蟲害防治
首先,茶樹修剪后要及時進行1~2 次病蟲害防治;其次,剪口萌芽以后至抽梢階段,由于芽葉比較細嫩和正遇高溫多濕季節(jié),需加強病蟲害防治工作。
(2)培養(yǎng)豐產樹勢
用“疏、養(yǎng)、剪、采”方法,培養(yǎng)豐產樹勢、樹形和樹群結構。疏:及時剪除剪口上萌發(fā)密度過高且比較弱的芽梢;養(yǎng):留養(yǎng)培育剪口上具有一定數量,分布均勻和密度適宜的強壯骨干枝梢;剪:做好留養(yǎng)枝梢及其樹冠的定型修剪;采:低改后的茶蓬必須經過1~2 季的養(yǎng)梢及定型修剪,然后即可應用采高留低、采大留小、采頂留邊、留葉采和徹底清除夾心細弱茶等合理的采摘方法,以調節(jié)和培育豐產的樹冠面。
(3)茶園管護
及時中耕除草和補充養(yǎng)分,及時抓住栽插節(jié)令(5—7月)做好缺株斷行的茶苗補缺等工作。做好茶園管護,進一步完善園、林、溝渠、路等園區(qū)生態(tài)建設,防止人畜損害、山水沖刷損害茶園。
統計數據
2019年12月國際茶葉拍賣市場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