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雪瓊,譚毅
(廣東省東莞市南城醫(yī)院婦產科,東莞 523000)
女性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是全球女性普遍存在的社會衛(wèi)生健康問題,主要是指盆底支持結構缺陷、損傷及功能障礙造成的疾患[1,2],輕者易導致患者陰道松弛、性生活不滿意、尿頻、便秘等;重者重者導致壓力性尿失禁、盆腔器官脫垂、直腸脫垂等疾病,產婦的生命質量受到了嚴重的影響[3]。目前提升盆底功能障礙的恢復主要是通過常規(guī)的盆底肌肉訓練,但治療效果和生命質量及性生活質量不佳。據(jù)臨床研究,生物反饋電刺激通過刺激尿道括約肌收縮,按照不同的電刺激方案對不同的產婦進行治療,對產婦的臨床療效及生命質量有著顯著提升,為近一步觀察其臨床療效,本研究采用生物反饋電刺激治療盆底功能障礙產婦,觀察其臨床療效及生命質量,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7年4月-2018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66例盆底功能障礙產婦。納入標準:⑴單胎存活嬰兒的初產婦;⑵患者均知情并簽署同意書。排除標準:⑴伴有嚴重的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及肝腎功能障礙等患者;⑵依從性差,不能定期隨訪者;⑶有精神疾病、言語障礙及意識障礙者;⑷存在陰道炎患者和盆腔炎患者等;將入選患者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32例,產婦年齡24-39歲,平均(30.29±3.32)歲;孕周 38-42 周,平均(39.54±0.26)周。 觀察組34 例,產婦年齡 25-38 歲,平均(32.34±4.01)歲;孕周37-41周,平均(40.84±0.33)周。兩組一般資料對比存在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的盆底肌肉訓練對患者進行訓練,囑咐患者在訓練前排空膀胱后,取平臥位,患者雙腿并攏后,做縮緊陰道及肛門的動作,3s后放松。然后訓練收縮會陰肌肉5次,連續(xù)10-15min,每日訓練2-3次。觀察組在對照組傳統(tǒng)盆底肌肉訓練的基礎上采用生物反饋電刺激治療,醫(yī)護人員根據(jù)產婦不同的身體情況對其制定針對性的電刺激治療方案,產婦取仰臥位,床頭抬高30°,將電極探頭置入產婦陰道內,電刺激頻率調整為8-32 Hz,嚴禁隨意調節(jié)電刺激強度,治療時間以15-20 min/次為宜,5次/周,4周為一個療程,兩組患者均治療12周。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治療后近期療效,并對比兩組患者在接受治療前后的生命質量評分及性生活評分,并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后盆底檢查結果。⑴診斷標準[3]:顯效:治療后患者盆底功能障礙癥狀完全消退;有效:治療后患者盆底功能障礙癥狀得到改善;無效:治療后患者盆底功能障礙癥狀未改善或在加重??傆行?(痊愈+有效)/患者例數(shù)×100%。⑵生命質量評價:采用盆底功能影響問卷簡表(PFIQ-7)評估患者生命質量,采用盆腔器官脫垂-尿失禁性功能問卷(PISQ-12)評估患者性生活質量。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本研究數(shù)據(jù)采用SPSS19軟件包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計量資料比較使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使比較使用χ2檢驗,當P<0.05時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近期療效分析 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7.06%,明顯高于對照組,比較差異顯著(P<0.05)。見表1。
表1 兩組近期療效比較[n(%)]
2.2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生命質量和性生活質量分析 治療前,兩組生命質量評分及性生活質量評分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觀察組生命質量評分(8.11±1.72)及性生活質量評分(33.8±3.62)均明顯高于對照組生命質量評分(5.63±0.74)及性生活質量評分(26.9±4.23) (P<0.05)。 見表 2。
表2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生命質量和性生活質量評分()
表2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生命質量和性生活質量評分()
組別 n PFIQ-7評分治療前 治療后PISQ-12評分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對照組34 32 t P 2.23±0.34 2.31±0.22 1.127 0.264 8.11±1.72 5.63±0.74 7.525 0.000 24.8±3.52 23.3±4.17 1.583 0.119 33.8±3.62 26.9±4.23 7.1334 0.000
2.3 治療后兩組產婦盆底檢查結果比較 觀察組產婦痔瘡、子宮脫垂、陰道壁膨出、尿失禁、會陰傷口疼痛的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比較差異顯著(P<0.05)。 見表 3。
表3 治療后兩組產婦盆底檢查結果比較[n(%)]
經文獻報道[4,5],能夠獨立引發(fā)女性盆底功能障礙的重要因素是分娩與妊娠。妊娠期隨著子宮增大,重力作用對盆底的慢性牽拉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傷,隨著激素水平變化改變了盆底結締組織的膠原代謝,導致盆底支持結構減弱,從而引發(fā)盆底肌肉障礙。盆底肌肉損傷可能是在分娩過程中出現(xiàn)的一系列異常癥狀導致而成的,其中產婦雙胎、產程延長、巨大胎兒、羊水過量和難產等都是最常見的,都會使女性盆底肌肉受損更加嚴重,并且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癥狀,輕者易導致患者陰道松弛、性生活不滿意、尿頻、便秘等;重者導致壓力性尿失禁、盆腔器官脫垂、直腸脫垂等疾病[6,7]。根據(jù)相關文獻報告,雖然常規(guī)治療可緩解患者癥狀,但治療效果不理想。電刺激通過刺激尿道括約肌收縮,按照不同的電刺激方案對不同的產婦進行治療。已有文獻報道,電刺激治療盆底功能障礙產婦效果顯著[8]。本研究結果也顯示,經生物反饋電刺激治療后,患者總有效率達到97.05%,與相關文獻報道一致[9]。
臨床發(fā)現(xiàn),如果產婦在訓練盆底肌肉時盆底肌肉不會收縮,為了喚醒產婦本體感覺,可對產婦進行生物反饋電刺激治療[10,11]。生物反饋電刺激治療是指在患者陰道內放置電極探頭,根據(jù)電極不同頻率的脈沖電流信號反饋給患者,幫助患者正確識別盆底肌收縮,從而對神經以及盆底肌肉進行刺激,促進神經細胞功能的恢復和盆底肌肉的血液循環(huán),有利于快速恢復神經功能[12,13],以達到鍛煉的目的。從本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經生物反饋電刺激治療后患者產婦痔瘡、子宮脫垂、陰道壁膨出、尿失禁、會陰傷口疼痛的發(fā)生率明顯降低。
另有文獻報道,生物反饋電刺激治療應用于盆底功能障礙產婦,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14-16]。為此,本研究通過觀察治療前后患者的生命質量評分及性生活質量評分問卷表發(fā)現(xiàn),經生物反饋電刺激治療后患者PFIQ-7評分及PISQ-12評分均顯著提高。
綜上所述,生物反饋電刺激治療對產后盆底功能障礙產婦具有更顯著的療效,有效提升了產婦的生命質量及性生活質量,是一種安全有效的方案,值得在臨床廣泛推廣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