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于2019年第5期、2020年第1期相繼推出的《常壓頁巖氣專輯》得到了業(yè)內學者和科研技術人員的廣泛關注,2020年第5期繼續(xù)推出《頁巖氣勘探開發(fā)專輯》,介紹了頁巖氣勘探開發(fā)近年研究成果。
保存條件對頁巖氣勘探開發(fā)至關重要。劉樹根教授的《差異保存條件下頁巖孔隙結構特征演化及其意義》通過氬離子拋光、掃描電鏡和氮氣吸附等方法對具有差異保存條件的黑色頁巖開展了孔隙結構特征和演化研究,發(fā)現孔隙在演化過程中,頁巖的巖相和成巖作用控制著原始孔隙形態(tài)和分布,也決定著有機質分布形態(tài),有機質熱演化影響了有機質孔的發(fā)育;后期抬升改造過程中保存條件的好壞影響了孔隙結構特征(形態(tài)、大小、孔隙體分布)。
彭勇民教授的《彭水地區(qū)常壓頁巖氣儲層特征及有利區(qū)評價》基于地質、測錄井和實驗分析資料,開展了彭水地區(qū)龍一段儲層研究,評價出武隆向斜Ⅰ類儲層有利區(qū)?!渡顚禹搸r氣源儲耦合機理研究——以川南地區(qū)X 井為例》基于巖心觀察、物性測試、生烴模擬等多種測試手段,運用“源儲耦合”研究思路,明確了五峰組—龍馬溪組底部富有機質頁巖段是頁巖氣勘探開發(fā)的關鍵目標層?!峨娀鸹ㄕ鹪丛谀戏缴降乜碧街械膽谩泛汀俄搸r氣低密度三維地震勘探方法適應性評估分析》這兩篇文章均針對武隆地區(qū)復雜的地表條件,提出了適用的地震資料采集和處理方法,滿足了三維勘探地質任務的要求。
利用不同頻率電源測量的巖心復電阻率,計算Cole-Cole模型中的4個模型參數ρ0、m、τ和c是巖心復電阻率頻譜實驗中重要的非線性尋優(yōu)問題?!督故瘔蔚貐^(qū)頁巖Cole-Cole模型參數的快速計算方法》通過優(yōu)化最小二乘法尋優(yōu)程序,大幅提高了算法收斂速度。《層理性頁巖聲波各向異性校正方法研究》基于數值模擬實驗方法分析了層理角度、層理密度對頁巖縱波各向異性的影響,構建了龍馬溪組頁巖縱波各向異性校正模型,結合室內縱波實驗分析了校正模型的合理性?!墩还?jié)理與應力比值系數對水力裂縫擴展影響規(guī)律研究》基于塊體離散元方法對三維正交裂縫的水力壓裂進行了計算,分析了應力比值系數k對裂縫縫內壓力和寬度的影響規(guī)律。
對頁巖氣開發(fā)而言,壓裂技術是關鍵?!队鍠|南常壓頁巖氣壓裂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渝東南地區(qū)茅口組氣藏大石1HF 井酸壓工藝技術研究》分別為常壓頁巖氣和深層頁巖氣提供了很好的壓裂技術應用案例;《爬行器在頁巖氣水平井射孔中的應用研究》表明該技術提速降本效果明顯,單井節(jié)省施工周期達50%;《頁巖氣井間壓竄影響因素分析和防竄對策》對頁巖氣井壓裂中普遍遇到的壓竄問題提出了相對應的控縫防治措施;《頁巖氣井泡沫排水采氣技術應用研究——以平橋南區(qū)為例》結合實驗室性能評價、現場試驗結果及經濟評價,認為XHY-4M 型液體起泡劑在一定濃度和配置比例下,采用“少注多次”的方式能達到最優(yōu)效果。這些工藝技術對實現頁巖氣的經濟開發(fā)具有實際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