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順德
摘 要:地理教學生活化有利于學生深入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識,利用地理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提升學生地理核心素養(yǎng)。文章從地理教學生活化的重要性和地理教學生活化的策略兩方面,對新課改背景下的地理教學生活化策略進行探討。
關鍵詞:新課改;地理教學;生活化;教學效率;教學質量;核心素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633.55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0)02-0134-02
新課改背景下,不僅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還要求教師不能只專注于理論教學,更應該將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起來,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在初中地理教材中,常常有一些很難理解的概念和知識點,而學生正處于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的階段,還不具備良好的抽象思維能力,很難理解這些抽象的概念,因此,實現地理教學生活化顯得尤為重要。教師在地理教學中將生活中的事例和現象滲透到教學過程中,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探究能力。地理教學生活化不僅對學生的進步和成長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而且對地理教學的發(fā)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地理教學生活化的重要性
1.激發(fā)學生的思維
初中階段是學生思維方式形成的關鍵時期,也是學生智力發(fā)展的關鍵時期,因此家長和學校必須對孩子的教育引起足夠的重視。在初中地理教學過程中,教師將生活中的知識引入到課堂當中,可以加強學生對事物的認知,從而激發(fā)學生的思維。例如,在講解“陸地和海洋”這一章節(jié)時,教師可利用多媒體播放地球上的大洲和大洋。在觀看之后,教師可讓學生自己總結地球上有哪些大洲和大洋,并且說明它們的位置和特點。另外,教師也可以從網上找一些視頻,讓學生們認識和了解海陸是如何變遷的。將多媒體技術應用到地理課堂教學中,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在教學中還可以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不斷思考,從而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促進學生思維發(fā)展。
2.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創(chuàng)新能力和探究能力是學生發(fā)展過程中的必備素質,因此,教師必須注重對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地理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而且地理知識在生活中無處不在。地理教學生活化,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幫助學生建立起地理與生活之間的聯系,培養(yǎng)學生知識運用能力。例如,在講解“天氣和氣候”這一章節(jié)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觀察自己所在地區(qū)的氣候特點、四季植被狀況以及不同季節(jié)的氣溫,然后讓學生自主學習課本,判斷自己所在地區(qū)的氣候類型。將生活中的現象和地理知識聯系起來,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
3.激發(fā)學生對地理學習的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學生對地理學習感興趣,那么他這門學科的學習成績就一定不會差。初中是學生學習興趣培養(yǎng)的關鍵時期,如果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樹立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那么將會對學生的一生產生重要影響。因此,教師在地理教學過程中,可以給學生講一些趣味性強的地理故事,激發(fā)學生地理學習興趣。例如,在講解“地球的面貌”這一章節(jié)時,教師可以給學生講哥倫布、麥哲倫航行的故事,通過給學生講有趣的故事,不僅能營造一種和諧的課堂氣氛,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精神,有利于學生的進步和成長。
二、地理教學生活化的策略
1.鼓勵學生用地理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事物
地理與生活緊密相連,并且在生活中應用非常廣泛,因此,鼓勵學生用地理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事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培養(yǎng)學生的地理思維。例如,在講解“地勢與溫度”這一章節(jié)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回憶爬山經歷,想一想山腳下的溫度和山頂的溫度有什么不同,這樣就會引起學生的思考,引入本節(jié)的地理知識。教師引導學生將生活中的事物與所學的地理知識建立起聯系,可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要想實現地理教學生活化,就要鼓勵學生用地理的眼光看待問題。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只有引導他們建立起地理與生活之間的聯系,才能提高地理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
2.把游戲和活動融入到地理教學過程中
初中生還處于愛玩的年齡階段,因此,教師可以利用學生愛玩的天性,讓學生在游戲和活動中學習地理。為此,教師可通過讓學生做游戲或組織一些有趣的活動,提高地理教學的生動性、趣味性和形象性,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例如,在講解“中國的水資源”這一章節(jié)時,教師可以和學生一起開展節(jié)約水資源的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認識到中國水資源面臨的困境,從而培養(yǎng)學生珍惜水資源的意識。在教學“中國的地形”這一章節(jié)時,教師可讓家長帶孩子去旅游。在旅游過程中,學生不僅可以領略祖國壯美的山河,了解各地的風土人情,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更有利于學生將所學的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
3.把生活中的知識融入到地理教學過程中
有些地理知識抽象性特別強,學生的理解能力有限,理解起來非常困難。因此,教師需要采用有效的教學方式進行講解。把生活中的知識融入到地理教學過程中,可以使抽象的知識變得更加直觀,有利于學生的理解和掌握。
教師也可以將生活中的知識教授給學生,讓學生意識到地理和生活的聯系。例如,在高山峽谷中,人們可利用峽谷的急流乘皮筏漂流;在冰天雪地的高原地區(qū),人們可利用雪撬出行;在茫茫沙海中,人們可利用駱駝馱運貨物,駱駝因此也成為“沙漠之舟”。由此可見,人們的出行和地理知識有著密切的關系。例如,草原上的牧民為適應游牧生活,通常居住在便于搭建和拆卸的蒙古包里;黃土高原的居民利用黃土直立性好的特點,開鑿窯洞用來居住;根據降雨的特點,北方農村以平房、土房為主,南方以斜面瓦房為主,西南少數民族地區(qū)以竹樓為主。由此可見,人們的住房也和地理知識有著密切的關系。
4.開展實踐活動
實踐活動需要學生親身參與,能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因此,在地理教學過程中,教師可開展一些實踐活動。例如,可開展手繪地圖比賽活動。手繪地圖比賽能考查學生的動手能力、繪圖能力以及對地理知識的掌握情況。手繪地圖可以將課本內容與生活實際結合起來,提升學生對地理知識的應用能力。在開展手繪地圖比賽過程中,教師可以帶領學生走出教室,走向社會。地圖的基本要素包括比例尺、方向和圖例,因此,教師應先指導學生考察所在區(qū)域的方位,考察區(qū)域內的街道、房屋、河流、山脈等,然后根據所要繪制的地圖選擇合適的比例尺,把所要繪制的景物展示在地圖上,并標明比例尺以及方向,最終形成一幅完整的地圖。通過開展手繪地圖比賽活動,學生不僅能在比賽中收獲喜悅,還能提高繪圖能力,提升綜合素質,加深對地理概念的理解和記憶。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地理和生活有著緊密的聯系,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地理生活化教學將成為未來地理教學的發(fā)展趨勢。在實現地理生活化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鼓勵學生用地理的眼光看待周圍的事物,建立理論知識和生活之間的聯系,更加牢固地掌握和運用地理知識,提升地理核心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南積玉.新課改下搞好地理教學的實踐與探索[J].內蒙古教育,2019(20).
[2]阮穎茵.生活化教學視角下的地理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策略[J].地理教育,2019(S2).
[3]馬旖旎.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學現狀研究[D].延邊大學,2019.
[4]葉海山.地理課堂教學生活化實施途徑探析[J].齊齊哈爾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9(01).
[5]郎軍霞,袁金國,王一丹.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生活化地理教學策略[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18(24).
Discuss on Life-oriented Strategies for Geography Teaching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Curriculum Reform
Wang Shunde
(Minqin No.6 Middle School, Wuwei City, Gansu Province, Minqin 733399, China)
Abstract: Life-oriented geography teaching is conducive to students' in-depth understanding and mastery of geography knowledge, and the use of geography knowledge to analyze and solve problems. At the same time, geography teaching can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mobilize students' enthusiasm and initiative in learning, improve teaching efficiency and teaching quality, and enhance students' geography core literac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trategy of life-oriented geography teaching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curriculum reform from two aspects: the importance of building life-oriented geography teaching and the strategy of building life-oriented geography teaching.
Key words: new curriculum reform; geography teaching; living; teaching efficiency; teaching quality; core accomplish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