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丁少恒
2021年,世界經濟將在2020年嚴重衰退的低基數(shù)上實現(xiàn)小幅增長。受全球疫情沖擊,年初以來世界經濟嚴重衰退,一些國家保護主義和單邊主義盛行,預計2020年世界經濟將創(chuàng)二戰(zhàn)以來最嚴重衰退,10月IMF秋季報告預測2020世界經濟下降4.4%。
從國內經濟來看,得益于復工復產的加快推進,疫情防控階段性成效進一步鞏固,在主要經濟體中率先實現(xiàn)了經濟企穩(wěn)回升。2020年前三季度,我國GDP增長了0.7%,增速由負轉正,一二三季度分別下降6.8%、增長3.2%和增長4.9%。
展望2021年,從有利因素來看,2021年是“十四五”的開局之年,部分重要規(guī)劃項目上馬,開啟全面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新征程;國內將加快構建雙循環(huán)新發(fā)展格局,擴大內需戰(zhàn)略逐步實施,成為經濟穩(wěn)定增長的重要力量;要素市場化改革等重大改革舉措、海南自貿港等更高層次對外開放,都將不斷釋放新的制度紅利。
我國宏觀調控政策空間仍然較大?;鶖?shù)因素將起到較大作用。今年一二季度過低的增長基數(shù),使得明年上半年同比增速會較高。從不利因素看,宏觀經濟政策刺激力度或減弱,人民幣近期較快升值抑制出口競爭力,海外疫情和國際經貿環(huán)境仍具有較大不確定性??傮w來看,2021年我國經濟將穩(wěn)中向好,預計GDP較快增長,增速為7%。
從成品油需求來看,預計我國汽煤柴三大類油品需求均實現(xiàn)增長,預計總消費量為3.41億噸,同比增長5.9%,消費柴汽比1.08。其中,煤油需求增幅較大;汽油、柴油需求預計僅有小幅增長。分品種來看,疫情影響繼續(xù)減弱,探親訪友、假期出行以及公務出行將恢復正常,車輛出行強度將恢復到2019年水平。
隨著國家進一步出臺《新能源汽車發(fā)展規(guī)劃解讀(2021—2035)》等支持政策,預計2021年電動力對汽油的替代量將進一步提高到500萬噸;乙醇汽油推廣受燃料乙醇原料成本上升影響,范圍難有新增。預計2021年汽油表觀消費量1.47億噸,同比增長5.0%。航空運輸繼續(xù)改善,國內航線將超過2019年水平;國際航線受海外疫情控制和航空政策管制影響,恢復速度存在較大不確定性。
從柴油需求來看,2021年是“十四五”的開局之年,基建方面如水利設施投資大幅增加,將進一步支持投資改善,工礦柴油需求受到支撐;商用車在國III柴油車繼續(xù)淘汰的背景下仍將保持較高景氣度,運輸需求保持增長,但“公轉鐵”的轉移效應將逐步顯現(xiàn),對柴油需求分流進一步增加。預計2021年柴油需求量為1.58億噸,同比增長1.5%。
從生產能力看,2020年三季度投產的中科煉化,以及2020年末將投產的浙江石化二期,為2021年帶來煉能的大幅增加。預計2021年成品油產量達到4.17億噸,同比增長9.6%。結合供需情況,預計2021年國內成品油產需差7600萬噸,較2020年增加近1800萬噸,汽油和柴油產需差較大,均接近900萬噸。
總體來看,盡管2021年成品油資源過剩量會進一步加大,給企業(yè)造成進一步的壓力,但需求側將迎來一定程度的反彈:車用領域汽油需求將保持一定增長,進一步接近峰值平臺期;柴油需求增幅小于汽油,但以加油站終端為主要銷售渠道的公路物流和農業(yè)等行業(yè)的柴油需求比重將進一步提高,用油量基本保持穩(wěn)定。建議2021年企業(yè)瞄準細分市場,抓住需求反彈的增量品種和用油行業(yè),加大營銷力度,走好“十四五”的起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