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在運用評價方式提升學生能力素養(yǎng)上,應該從多層次、多角度去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讓每個學生都有跳起來摘到桃子的可能。
記得曾經帶過的一個班,在班級管理上我采用班級事務承包制,在承包前明確“做得好的期末給予獎勵”。班上有幾名比較調皮、學習成績也不太好的學生主動承包了打掃班級清潔區(qū)的工作。他們輪流打掃、值勤,一個學期下來,他們的努力大家都看在眼里、記在心里,期末總評時,全班學生一致同意表彰他們。
無論是文化考試還是體育測評,我都堅持激勵評價的原則,學期初明確各自的基礎和起始點,在期中、期末考試后對每個學生進行評價。這種評價方式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的積極性,學生在與其他同學比拼的同時也跟自己較勁。
學校、班級的表彰獎勵畢竟名額有限,但不能因此而否定自己的進步,沒有受到表彰但非常努力突破自我的學生,班主任可以通過口頭表揚、私下單獨交流等方式鼓勵學生,使學生明白自己的努力和進步被老師看見了。
王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