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周窮救急”的民本思想研究
        ——以《太平經》為例

        2020-02-11 18:12:46
        江西社會科學 2020年11期
        關鍵詞:救急太平民眾

        “民”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核心命題之一,道教文化以強烈的生命意識建構出與儒家文化不同的民本思想?!短浇洝分械摹爸芨F救急”思想認為治國之本應“以民為大急”,實施“安民”“養(yǎng)民”“救民”的保障措施,解決“民”之“三急”,即飲食、繼嗣、衣服問題,使“民”能夠具有生存的權益?!爸芨F救急”塑造了獨特的民本思想,它以人本精神為理念,以和諧相處為模式,以公平正義為理想,是中國傳統(tǒng)民本思想的有益補充,對當下民族文化的復興和文化軟實力的提升有重要意義。

        “民”是中國文化的核心命題之一,而民本思想更是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寶貴精神財富。成書于東漢時期的《太平經》是早期道教經典,雖“多巫覡雜語、妖妄不經”[1](P1084),但蘊含著豐富的民本思想。其中的“周窮救急”思想以強烈的生命意識建構出與儒家文化不同的民本思想?!爸芨F救急”思想以“安民”“養(yǎng)民”“救民”為立足點,發(fā)展出異于儒家民本思想的文化體系,為中國傳統(tǒng)的民本思想研究提供了新的視角。目前學界對“周窮救急”思想只是略有涉及,或作為政治理想進行討論①,或作為政治訴求加以界定②,未曾深入探索它所包含的民本思想內容。本文試圍繞“周窮救急”的理論基礎、核心內容和文化價值來探討考辨,以期挖掘道教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內涵,豐富對傳統(tǒng)民本思想的認識。

        一、“周窮救急”的理論基礎

        東漢《太平經》中的“周窮救急”思想主要源自道家的“天道”均平,正如卿希泰所說:“道家思想乃是道教思想最為重要的淵源之一?!保?](P3)老子最早提出了民不令而“自均”的思想,他說:“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保?](P194)也就是說,天降甘露,不分親疏、不分厚薄,自然均勻,而民也能“不令而自均”。實際上,中國古代生活中不公、不均的現(xiàn)象普遍存在,“服文采,帶利劍,厭飲食,財貨有余”[3](P268)的富人過著奢靡無度的生活,“田甚蕪,倉甚虛”[3](P268)的窮人在貧困饑餓中痛苦掙扎。這種強烈的反差使老子進一步提出:“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余?!保?](P346)老子從保護人的生存出發(fā),以“人之道”效法“天之道”,提倡人類社會治理者奉行“損有余而補不足”之法,對“民”之缺要有所察覺,“周窮救急”“實其腹”“強其骨”,加以補助,以滿足民眾基本的物質需求,保障其生存權益,使天道均衡,天下太平。

        但需要注意的是,《太平經》卷帙浩繁,內容龐雜,不僅反映了道教思想文化,其中也融合了大量的儒家思想,并將儒家綱常倫理融攝于道教義理之中。湯一介曾提到:“道教是中國傳統(tǒng)思想儒道兩家思想相結合的宗教?!保?](P70)“周窮救急”充分融合了儒家的“仁政”思想??鬃优c弟子論政時講道:“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敝祆溽尀椋骸肮?,謂民少。貧,謂財乏。均,謂各得其分。”[5](P171)也就是說,在國家治理過程中不擔心社會財富少而擔心分配不均、不公正,不憂心貧困而憂心社會不安。從中可以看出,“均”是“安”的基礎,“不均”則是社會動蕩的隱患。所以,要確保每個人得其所得,調均社會財富,努力做到平衡、公正,社會就能安定。孟子在講井田制時提出“井地不均,谷祿不平”[6](P348),這里的“均”指的是調均合理之意,土地的均平是實施仁政的基礎。荀子在講到國家治理時,主張“公平者,職之衡也”[7](P150),“以禮分施,均遍而不偏”[7](P228)。提出為政者要執(zhí)政公平、公正,這些均體現(xiàn)了儒家的仁政思想。漢代董仲舒繼承并發(fā)揚了孔子的這一思想,提出:“故其制人道而差上下也,使富者足以示貴而不至于驕,貧者足以養(yǎng)生而不至于憂,以此為度,而調均之,是以財不匱而上下相安,故易治也?!保?](P47)也就是說,劃定貧富界限,調均貧富差距,勿使富者愈富,而貧者愈貧,兩極分化,這樣就可以“上下相安”,國家就容易治理了。

        《太平經》在汲取各家優(yōu)秀思想的基礎上,提出了極具特色的“周窮救急”思想。“周窮救急”是要保障人民的生存權益,其理論基礎就是以民為本。民本思想自古有之,是中國文化的核心價值。[9]以民為本就是認為民眾是國家的根本,國家管理者要重民、敬民、安民、恤民、愛民,充分重視民眾的力量和民心的向背,并且管理者也要進行自我約束、修德行善,慎重處理民生民事,以保護民眾的利益。《尚書·五子之歌》首次提出:“皇祖有訓,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寧。”[10](P264)主張人民是用來親近的,不能輕視與低看;人民是國家的根基,根基牢固,國家才能安定。到后來,老子《道德經》中提出:“圣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3](P253)孟子主張“得民心者得天下”[6](P503),其中最為經典的是“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6](P973)等,均表達了這一思想。

        東漢末年民不聊生的現(xiàn)實境況促使“周窮救急”思想擔負匡救時弊的責任應運而生。當時社會豪族興起,土地兼并嚴重,政治黑暗,餓殍遍野,所謂:“民無余糧,更相殘賊……饑餓道傍,頭眩目冥,步行猖狂,不食有日,餓死不見葬,家無大無小,皆被災殃。”[11](P575)所以,《太平經》認為社會治理者應認識到保障民眾基本生存是治國之要務,“治國之道,乃以民為本也……是故古者大圣賢共治事,但旦夕專以民為大急,憂其民也”[11](P151)。民為治國之本,如果沒有民,則國將不成其國。以民為本就是要保障人民的生產和生活,急民之所急,憂民之所憂。由此,民被提升到與君、臣同等重要的位置,《太平經》中提到:“君者須臣,臣須民,民須臣,臣須君,乃后成一事,不足一,使三不成也……此三相須而立……三合相通,并力同心,共為一家也。”[11](P151)也就是說,君、臣、民三須而立、三合相通,興榮與共、休戚相關才能共建一國。即“君為父,象天;臣為母,象地;民為子,象和”[11](P150),意喻君、臣、民三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如果沒有民,則君將失去國家的根基,“無民,君與臣無可治,無可理也”[11](P151)。故一國之中,君民要相須而立,相合乃成,共致太平。同時,民眾是社會財富的創(chuàng)造者。《太平經》中認為:“民者,職當主為國家王侯治生?!保?1](P264)民眾是君王及諸侯們的衣食供應者,是社會財富的創(chuàng)造者。君王失去民眾,將會衣食不足,而且民眾的多少直接關系到國家衣食的儲備?!肮手螄笠远嗝駷楦?,少民為大貧困?!保?1](P264)可以說,人民是國家財富創(chuàng)造的主體,治國的關鍵在于要多養(yǎng)民,民眾數(shù)量多寡關乎社會財富、經濟繁榮和國家富強。正因如此,社會治理者要注重民生、民情,以民眾安樂為重任,愛民養(yǎng)民,那么民眾自然心悅誠服。反之則會滋生叛亂,社會動蕩。

        《太平經》以道家的“天道”均平思想為綱要,融入了儒家的“仁政”主張,認為解決東漢現(xiàn)實問題的根本在于以民為本,對廣大民眾實施“周窮救急”。兩漢時期的學派合流以及現(xiàn)實歷史的發(fā)展促使了《太平經》“周窮救急”思想的產生,也使先秦時期的民本思想得到進一步發(fā)展。在傳統(tǒng)民本文化的發(fā)展進程中,“民”的主體地位得到重視,他們成為社會財富的主要創(chuàng)造者和國家賴以存在的根基,直接關系到社會發(fā)展、政治盛衰、國家興亡。

        二、“周窮救急”的核心內容

        《太平經》在以民為本基礎上提出了“周窮救急”?!爸芨F”指接濟、救助當時社會中的貧困民眾;“救急”即解救處于危急或危難之中的民眾。兩相結合,使“安民”“養(yǎng)民”“救民”成為治理國家的重心和根本,尤其是濟助弱小、恤助危難,體現(xiàn)了強烈的生命關懷和人本精神。具體而言,“周窮救急”思想主要圍繞“民生”闡述了“隨其力而求衣食、行仁德以濟民生、如賢知以行施予”三個方面的內容。

        (一)隨其力而求衣食

        《太平經》主張人應當通過努力勞動來獲得社會財富,即“各當隨其力而求衣食”“夫人各自衣食其力”。[11](P34)人要憑借自己的體力去努力勞動,便可慢慢積聚財富,就可以得到必要的食物和衣服,并能使家庭富裕而全族得利。即:“君子力而不息,因為委積財物之長,家遂富而無不有,先祖則得善食,子孫得肥澤,舉家共利。”[11](P251)反之,人有精力卻怠惰偷安,輕休其力,便會招致饑寒愁苦,使自己陷入饑寒境遇,這不值得同情?!胺葱萘Χ蛔髦暂p,或所求索不和,皆為強取人物,與中和為仇,其罪當死明矣?!保?1](P243)也就是說,人可以憑借力氣發(fā)家致富,但有些人不好好使用,反而做些壞事,禍害他人,結果害人害己,與天地結怨,致使帝王愁苦。這種行為便是與天地、人民為仇,其罪當死。

        (二)行仁德以濟民生

        《太平經》中認為,“君”首先要有仁德,行仁道,能“見饑者賜以食,見寒者賜以衣”[11](P228),對民眾廣施博愛,增強濟世度人的社會責任感,保障人們的生存權利,“周窮救急”,愛物養(yǎng)民,有利于社會的穩(wěn)定。如此,臣民便會牢記君王之恩,從此全心全意效忠于君王。

        另外,國君在治理國家時要以民生為大計,關心民眾的利益,需“旦夕專以民為大急”?!凹薄痹诖酥傅氖悄切╆P系生死存亡最緊迫之事,在《太平經》看來,天下有“三急”,要切實解決關乎民生的飲食、繼嗣和穿衣問題。第一急為飲食?!安伙嫴皇潮闼溃且淮蠹币??!保?1](P43)人要生活于世,必須首先要解決溫飽問題。如果沒有吃的,就難以維持人的最低生活。這不僅會造成因哄搶食物而引發(fā)的社會動亂,而且會使社會陷于無道德、無秩序的混亂之中。民以食為天,國家治理一定要首先解決人的飲食問題,此為一大急也。第二急為繼嗣?!叭缒信幌嗟?,便絕無后世。天下無人,何有夫婦父子君臣師弟子乎……寂然便空,二大急也?!保?1](P43)解決人的溫飽之后,就要考慮人類的延續(xù)問題。這就需要男女相得,繁衍后代,這不僅關系到家庭的延續(xù),而且涉及整個人類的生死存亡,所以是一大急也。第三急為衣服。“天道有寒熱,不自障隱,半傷殺人。”[11](P44)四季的變化使天道有寒熱,這就需要人穿衣御寒。衣服不僅能御寒,而且可以知羞惡、生賢愚。由此看出,飲食、繼嗣、穿衣是人類生存、發(fā)展和延續(xù)的最緊迫之事。只有解決這些問題,百姓才能安居樂業(yè),共享太平。

        《太平經》特別反對大興土木,鑿地動土。提倡國君在治理中要節(jié)約用度,不奢侈浪費,不大興土木。經書中曰:“天者主生,稱父;土地主養(yǎng),稱母?!保?1](P113)人應該順天地之性而不妄為,保護天地父母不受傷害。而當時的現(xiàn)實情況卻是:“今凡共賊害其父母……人甚無狀,不用道理,穿鑿地,大興土功,其深者下及黃泉,淺者數(shù)丈?!保?1](P115)子非但沒保護大地之母,反而肆意穿鑿土地,毀壞山林,把大地挖得滿目瘡痍,使天地父母愁苦。所以,《太平經》提出人要保護天地自然,國家不大興土木,不奢侈浪費,把錢財用來周濟民眾,不僅可以保護環(huán)境,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而且可以保障民眾的生存,有利于社會安定團結。

        (三)如賢知以行施予

        《太平經》中,認為天道公正而無私,即“天之授萬物,無有可私也”[11](P199)。天對待萬千事物都是平等而無偏私,“粗細糜物金銀彩帛珠玉之寶,各令平均”[11](P578)。尤其是金銀財寶、彩帛珠玉這些財富也屬社會共有,所以,那些富人就不能獨自聚斂財物,要“周窮救急”,以保障人的衣食生養(yǎng)。《太平經》中對那些聚斂財富卻見死不救、為富不仁、不肯“周窮救急”的富人進行了譴責,認為錢財本是流通之物,那些富人卻把錢財封藏起來,見窮困不肯周濟,使國家貧乏,使人民饑寒,是天地人共同憎惡的對象。

        經書主張社會中的富人不僅要“周窮救急”,而且要禁絕浮華,不要去追求奢侈、浮巧之事,那些“召兇禍物”的不急之物對人類生存和發(fā)展皆無必要,反而會損害人之性情,并導致天下貧困愁苦,災害連起,對國家和人民皆為大害,所以應當禁絕。例如,當時盛行的厚葬之俗,早在先秦時期,墨子就批判統(tǒng)治者的窮奢極欲,主張節(jié)用、節(jié)葬。他說:“厚葬久喪,重為棺槨,多為衣衾,送死若徙,三年哭泣,扶后起,杖后行,耳無聞,目無見,此足以喪天下?!保?2](P274)然而,到了東漢時期,重喪厚葬的風俗依舊是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太平經》對此深惡痛絕,堅決反對厚葬、反對“事死過生”。所謂“事死”,就是為去世的雙親治喪及守孝;所謂“過生”,就是指治喪及守孝所投入的人力、物力、財力和精力,遠遠超過生前侍奉父母的實際過程。經書強調“治喪,心至而已”,人們“其葬送,其衣物,所齋持治喪,不當過生時”[11](P51),提倡薄葬,禁絕厚葬淫祀。再如,當時的釀酒之俗,《太平經》也是堅決反對的,它認為酒對人百害而無一利。一方面經書認為造酒會浪費糧食,“一日之間,消五谷數(shù)億萬斗斛”[11](P214)。這么多的五谷糧食如果供人飲食,可以解決很多人的溫飽問題,但現(xiàn)在卻被用來釀酒,是奢靡浪費的表現(xiàn)。另一方面,飲酒容易使人亂性傷人?!胺踩艘伙嬀屏钭恚衩}便作,買賣失職,更相斗死,或傷賊……推酒之害萬端,不可勝記。”[11](P214)人們飲酒受酒精刺激,容易亂性發(fā)狂,尋釁滋事,引起打架斗毆事端,破壞社會治安,危害君王統(tǒng)治。所以,經書主張斷酒,堅決反對奢侈浪費,把糧食用來“周窮救急”,用在社會最需要的地方。

        三、“周窮救急”的思想價值

        “中國傳統(tǒng)文化具有強烈的理想主義傾向?!保?3](P447)一種思想或理論反映現(xiàn)實,又超越現(xiàn)實,表現(xiàn)為一種價值追求?!爸芨F救急”思想正是在基于現(xiàn)實,而又超越現(xiàn)實的文化價值追求上實現(xiàn)了其現(xiàn)代價值的轉化。其中,“以人為本”“和諧社會”“公平正義”的核心價值觀念是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的體現(xiàn),不僅在現(xiàn)代的歷史條件下依然值得繼承和弘揚,而且還能為當下社會的發(fā)展提供有益的良方。

        (一)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

        “周窮救急”思想的現(xiàn)代價值取向最為基本的是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其中所包含的尊民之命、禁絕殘殺、反對戰(zhàn)爭在現(xiàn)代的歷史條件下可以被賦予新的內涵,應予以關注和運用?!短浇洝氛J為,人天然具有生命的權力,在天地間的萬事萬物之中,人的生命最為尊貴,“天地之性,萬二千物,人命最重”[11](P34)。而且,人的生命被置于時空界域之中是有限度的,要重視生命安全?!敖袢司犹斓刂g,從天地開辟以來,人人各一生,不得再生也?!保?1](P340)正因為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死后則一切灰飛煙滅,所以,“要當重生,生為第一”[11](P613),保障人的生命安全當為第一要務。相對于人生命的存在,“死亡,天下之大兇事也”[11](P297)。所以,《太平經》特別反對恣意殺人,認為這是斷絕天地神統(tǒng)的表現(xiàn),是對人正常生存狀態(tài)的破壞,是貽害萬年的做法,應堅決制止。

        戰(zhàn)爭歷來被認為是殘害生命最為厲害的方式,因此,“周窮救急”思想進一步延伸出反戰(zhàn)主張,認為應該建立一個沒有沖突、沒有戰(zhàn)爭的和平安全社會?!短浇洝防^承了老子的“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3](P191)思想,認為“武生亂,亂生武”[11](P646),戰(zhàn)爭只會帶給人們以痛苦災難、生靈涂炭的凄慘結局。窮兵黷武必然威脅“民”的生命安全,招致“天道不可強劫,劫必致兵喪威之死,滅世亡道”[11](P457),“兵、病、水、火”使民不得安,社會不能和睦,世道混亂。正如《云笈七籤》中提出的:“太平者,太言極太,平謂和平,明六合太通為一,正平之氣斯行。”[14](P35)太平理想之世就是安寧無戰(zhàn)事的平安社會,反戰(zhàn)的目的就是要建立和諧的社會和文化,樹立尊民重人,以人為本的文化理念。

        (二)建立和諧的社會模式

        “周窮救急”思想在重視人的生命基礎上生發(fā)出對群體人如何和諧相處的探索,由此也開拓出建立和諧文化模式的現(xiàn)代價值新取向。以民為中心的“安”“養(yǎng)”“救”在文化模式上尋求個體之間、群體之間,乃至于整個社會和宇宙追求的最高境界是和諧共處的模式,這在文化意義上締造了新的秩序觀和理想境域。

        一是人與自然應和諧共存?!疤烊艘惑w”是“周窮救急”的核心內容之一,“天人一體,可不慎哉”[11](P16)?之所以“天人一體”是因為“天、地、人,本同一元氣,分為三體”[11](P236)。天、地、人同根同源,秉一氣而化為不同的形態(tài)。三者相互依賴、相互依存,和睦共處?!疤鞖鈵傁?,地氣悅上,二氣相通,而為中和之氣,相受共養(yǎng)萬物,無復有害,故曰太平。”[11](P148)太陰、太陽、中和三氣相通,共同滋養(yǎng)萬物,使萬物和諧共處,這就是“太平”。這種“太平”的本質正是和諧相處的秩序,從而形成井然有序、和睦共處的文化模式。反之,天、地、人之間的不和諧,人與自然會陷入對立沖突之中?!疤斓厝嗣袢f物,本共治一事,善則俱樂,兇則俱苦,故同憂也。”[11](P200)“善”指天地人同心共力,和諧相處;而“兇”指的是各自取利,彼此攻訌。求善去兇,以求共治,實則指人與自然要和諧相處,整個生態(tài)系統(tǒng)才能保持平衡、穩(wěn)定的發(fā)展。從深層次講,天地是父母,生養(yǎng)萬物,為人類發(fā)展提供必要的生活資料,所以,人應該保護天地不受傷害,不要去穿鑿土地,燒山毀林。人們要愛護自然、善待自然,保護山林土地等一切自然萬物,保護生物的多樣性,從本源上解決人與自然的緊張關系,使人與萬物“相愛相通,無復有害者”[11](P148),形成人與自然相生相養(yǎng)、相溫相照的和諧境界。

        二是人與人應和睦相處,這是“周窮救急”思想的應有之義。首先,家庭成員應該和睦。在家庭中,父、母、子的相親相愛,合成一家,共同維持家庭和睦。其次,家庭中父、母、子的和睦延伸到社會領域君、臣、民的和諧。君者“人君,天也”[11](P20),是國家權力的最高者、至尊者,君王在管理國家時要奉行道、德、仁三統(tǒng),做一明君。臣者“乃帝王之使也,手足也”[11](P318),意即臣子為帝王之助手,要輔佐帝王統(tǒng)治。在此過程中,臣子不僅要忠君,而且要勸諫,君王一人難以兼聽天下,所以,臣子要敢于直諫,君王也要虛心納諫,這樣才不會閉塞言路。與君、臣相應,民是可治之人。民者“職當主為國家王侯治生”[11](P264),是社會物質財富的創(chuàng)造者,所以“治國之道,乃以民為本也”[11](P264)?!叭擞腥?,父、母、子。治有三名,君、臣、民,欲太平也。此三者常當腹心……合成一家,立致太平,延年不疑矣?!保?1](P19)在國家中,君、臣、民的相須而立,并力同心,立致太平。君主以道、德、仁來施賢明之政;臣子賢良,恪盡職守;人民從善,順從綱常,這樣才能成就功業(yè),達到長治久安。君、臣、民三者同心同德,和諧相處的模式,是一種新型社會秩序的建構,這種秩序使整個社會自然安樂太平,國家長治久安。這種社會秩序形成了獨特的文化模式,可以為當下命運共同體的建構提供可資借鑒的文化資源。

        (三)傳承公平正義的理想

        “周窮救急”思想中的扶弱濟貧、調均財富、平衡貧富等主張體現(xiàn)了社會的公平正義,而追求社會公正的理想也是現(xiàn)代價值展開的重要面向?!鞍裁瘛薄梆B(yǎng)民”“救民”是為了建構均平的理想社會,“太者,大也;平者,正也……太平而和,且大正也,故言太平氣至也”[11](P148)?!捌健?,正,且大正,意即公正,主張“平者,言治太平均,凡事悉理,無復奸私”[11](P148),“平”也取“平均”之意,即無論對誰都如此,公平對待而絕無偏私?!吨芤住で浴分性岢觯骸霸菩杏晔?,天下平也。”[15](P60)喻為廣泛實施恩澤,均平而不偏不倚。“周窮救急”思想內含“均平”之意,在國家治理中講求普惠民眾,廣施恩澤,重視微小需求,那么,民心順則天下太平。這就形成了中國傳統(tǒng)民本文化的理想訴求,即建立太平社會,并在歷史發(fā)展中形成對于“太平”理想的文化認同,從而以強大的文化凝聚力引領人民付諸實踐。

        具體而言:“天之授萬物,無有可私也……大道至重,不可以私任,行之者吉,不行者疑矣。”[11](P199-200)大道至理,公正無私,國君一方面要效法天道,公正無私,不以私志來奪人所欲;另一方面,國君要明辨是非,賞罰分明,不養(yǎng)奸惡之人,不聽信讒言,不恣意任性,冤枉忠良?!敖裉綒庵?,無奸私,故不而久養(yǎng)奸惡之人也?!保?1](P681)秉公執(zhí)法,不徇私情,如此便能“平平無冤”,使天下士人歸心。無怨則氣順,氣順則和氣生,和氣生,則無動亂,則天下太平。另外,“眾萬二千物皆生中和地中,滋生長大……是天使奉職之神,調和平均,使各從其愿,不奪其所安”[11](P616)。天對萬物都是平等的,公正而無偏私。所以,國君要“見饑者賜以食,見寒者賜以衣”[11](P228),對民眾廣施博愛,“調和平均,使各從其愿,不奪其所安”[11](P615)。那些聚斂財物的富人也要“周窮救急”,分財互助,幫助貧困之人。這一思想與后來道教所主張的要“憫人之兇”“樂人之善”“濟人之急”“救人之?!钡臐蓝热说纳鐣熑胃邢鄳?,[16](P20-23)這對于調節(jié)社會財富的均衡、穩(wěn)定社會秩序都有著重要意義。當然,這里的公正并非現(xiàn)代意義理解的沒有壓迫、沒有等級之分、人人平等的公正社會,而是在承認社會差別、肯定尊卑等級制度的基礎上的相對公平。那么,在現(xiàn)代的歷史條件下應去粗取精,賦予這種文化理想以新的內涵,以人民為中心,重塑以公平正義為內核的新型文化理想,以促進社會發(fā)展,民族進步。

        綜上所述,道教“周窮救急”思想是中國傳統(tǒng)民本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獨特的文化內涵是認為社會治理的中心是以民為本,這種文化締造了為政者治國的基本理念和道德要求,是關乎社會重心和國家根基的文化?!爸芨F救急”思想以民本為理論基礎,以“安民”“養(yǎng)民”“救民”為宗旨,以“公正”“和諧”為旨歸,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以民為本”的思想體系,集中體現(xiàn)了道教政治哲學的社會化本質,為道教思想的實踐探索建立了廣泛的民間基礎,也是中國傳統(tǒng)民本思想的有益補充。另外,道教“周窮救急”的思想前所未有地提出了以生命權為基礎的民眾基本生存權益,創(chuàng)造性地發(fā)展了先秦時期的民本思想,使“太平”成為訴諸民族文化的內在情感追求。其中的應有之義是調勻財富,扶助、救濟弱勢群體,解決社會貧富差距問題,以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追求公平正義的文化理想,對于當前中國建設文化強國和彰顯文化軟實力有非常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和價值。

        注釋:

        ①劉澤華在《中國政治思想史》中將“周窮救急”作為理想國的特點,主張要財物公有,相愛互助。參見劉澤華主編的《中國政治思想史》秦漢魏晉南北朝卷(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②“周窮救急”思想被東漢末年張角所領導的黃巾起義所利用,組織發(fā)動農民起義。封建社會由于土地所有制的財產分配不公正,很多農民起義提出“均貧富”口號。如,唐末的黃巢起義就提出“均平”的要求。后來針對封建等級差別又增添了“等貴賤”的內容。

        猜你喜歡
        救急太平民眾
        太平風俗美
        電影評介(2022年4期)2022-08-08 12:37:52
        兌現(xiàn)“將青瓦臺還給民眾”的承諾
        金橋(2022年7期)2022-07-22 08:32:56
        烏克蘭當?shù)孛癖姵冯x
        “兩元保險”能抵御多大風險?——區(qū)區(qū)兩元,卻能“多元”救急
        當代陜西(2021年18期)2021-11-27 09:01:16
        守正創(chuàng)新讓“太平泥叫叫”叫得更響
        華人時刊(2020年17期)2020-12-14 08:12:52
        天干物燥鼻出血 自灸止血可救急
        勸君莫做“太平官”
        當代陜西(2020年20期)2020-11-27 01:43:24
        期待太平灣上的“不夜城”
        商周刊(2019年18期)2019-10-12 08:51:18
        TRISim: A Triage Simulation System to Exploit and Assess Triage Operations for Hospital Managers- Development, Validation and Experiment -
        醫(yī)院替患者眾籌救急 善舉或違法
        美女黄18以下禁止观看| 蜜桃视频国产一区二区| 日日噜噜夜夜狠狠va视频v| 蜜臀av 国内精品久久久| 国产在线网址| 亚洲av永久久无久之码精| 久久这里都是精品99| 性饥渴的农村熟妇| 免费无码av片在线观看| 国产一区二区a毛片色欲| 日韩一级精品视频免费在线看| 大又大又粗又硬又爽少妇毛片| 成 人 免费 黄 色 视频| 国产亚洲午夜精品|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 另类 小说 国产精品| 俺去俺来也在线www色官网| 久精品国产欧美亚洲色aⅴ大片 | 日本啪啪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一区二区日韩精品在线| 色一情一乱一伦| 成人无码午夜在线观看|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高清视频| 日本一区二区视频高清| 丰满少妇被粗大的猛烈进出视频 | 日日噜噜噜夜夜爽爽狠狠| 99久久这里只精品国产免费| 亚洲av手机在线播放| 日本另类αv欧美另类aⅴ| 人人妻人人添人人爽日韩欧美|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四虎 | 99久久免费中文字幕精品 | 亚洲欧洲国产成人综合在线| 亚洲av成人精品日韩一区| 亚洲一区二区观看网站| 男女交射视频免费观看网站| 国产成人a人亚洲精品无码|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人妻出轨| 久久99国产精品久久99密桃| 亚洲人精品午夜射精日韩| 乱中年女人伦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