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武興 譚兆蓮 張妙玲
廣東省茂名市人民醫(yī)院口腔科,廣東茂名 525000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fā)展,受不良飲食習慣的影響,造成頜骨長度與牙列所需長度不協調,易形成阻生牙,其會出現在上頜及下頜,較為常見的是下頜第三磨牙,若患者未能重視,會引發(fā)鄰牙齲壞、冠周炎、頜骨囊腫等并發(fā)癥,易給患者的正常工作和健康生活帶來許多影響,故需要盡早拔除[1-2]。傳統拔除方法存在術后疼痛、腫脹明顯等不足之處,需要尋求另外一種治療方法。本研究就超聲骨刀與傳統方法拔除下頜阻生智齒的手術安全性與臨床療效的比較分析進行探討,現報道如下。
選取茂名市人民醫(yī)院口腔科門診2019 年3 月~2020 年5 月收治的100 例下頜阻生智齒患者作為本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配原則平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50 例。觀察組50 例,男29 例,女21 例,年齡21 ~40 歲,平均(32.1±8.9)歲;阻生部位:近中阻生、水平阻生以及遠中阻生分別有24 例、18 例和8 例。對照組50 例,男27 例,女23 例,年齡20 ~40 歲,平均(32.74±8.27)歲;阻生部位:近中阻生、水平阻生以及遠中阻生分別有23 例、19 例和8 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下頜骨型阻生智齒,需要拔除的患者;存在軟組織阻力、骨組織阻力和鄰牙阻力患者;病史資料完整者;精神認知正常者;本研究經我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同意,且100 例患者及家屬均自愿參與,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阻生智齒處于急性炎癥期,或伴有急性牙齦感染、急性傳染性口腔炎等;嚴重心臟病、高血壓及糖尿病等不能耐受手術治療者;妊娠期前3 個月、月經期或伴有凝血障礙者。
1.2.1 麻醉方法 采用2%鹽酸利多卡因注射液(山東華魯制藥有限公司;H37022839;規(guī)格:10mL ∶0.2g) 5 ~10mL 于患者下牙槽神經、舌神經、頰神經進行一次阻滯麻醉,配 1.7mL 鹽酸阿替卡因注射液(馬鞍山豐制藥有限公司;H20045881;規(guī)格:1.7mL)局部浸潤麻醉。浸潤麻醉采用局部粘膜下浸潤, 以達到止血及止痛的目的。
1.2.2 對照組 患者接受鑿骨劈冠治療方法。術前遵循無菌原則,麻醉消毒后,切開牙齦黏膜,利用牙齦分離器,暴露術野,若有出血現象,需徹底止血,使術野保持清晰完成,使用單面鑿解除骨阻力,劈開牙冠、解除鄰牙牙根的阻力,置入牙挺,使用其能將阻生智齒拔除,仔細清理碎牙片,保持牙槽窩的干凈和整潔,待觀察到無異常后,用生理鹽水進行徹底沖洗和止血,縫合創(chuàng)口[3]。
1.2.3 觀察組 患者接受超聲骨刀治療方法。利用超聲骨刀遠中切口切開牙齦黏膜,牙齦黏膜處理同對照組一致,超聲刀調整為震蕩切割模式,將下頜阻生智齒周圍的骨質進行切除,然后再用高速牙鉆解除智齒牙冠周圍阻力,將智齒在頸部橫行切斷,取出牙冠,置入牙挺,將牙根挺出。后續(xù)處理與對照組一致[4]。
1.2.4 術后處理 常規(guī)口服奧硝唑(湖南九典制藥 有 限 公 司; H20113125;規(guī) 格:0.25g×20 片)0.5g/次,2 次/d、阿莫西林(華北制藥股份有限公司;H13020728;規(guī)格:0.25g×24 片),1.0g/次,3 次/d,3d,預防感染。
(1)記錄兩組患者的手術的指標,包括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以及術后48h 面頰腫脹疼痛程度(采用 10 點視覺模擬標尺 VAS 疼痛分析量表,記錄每組患者主觀VAS 值,0 ~10 分,分值越高,疼痛越明顯)[5]。(2)記錄兩組患者術后48h 張口受限程度變化,兩組患者術后張口受限程度及評價指標用卡鉗測量,以患者上下中切牙間距為標準,0 度表示張口不受限,2.1 ~2.5cm 為Ⅰ度,1 ~2cm 為Ⅱ度,1cm 以內為Ⅲ度[6]。(3)記錄患者術后出現干槽癥、下唇麻木、關節(jié)區(qū)不適等并發(fā)癥例數,并進行分析和比較。
應用SPSS21.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以及術后48h 面頰腫脹程度等手術指標相比較,觀察組均較優(yōu),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手術指標比較
表1 兩組患者手術指標比較
術后48h面頰腫脹疼痛程度(分)對照組 50 36.29±5.48 56.28±5.34 6.28±1.36觀察組 50 17.31±6.24 33.26±6.41 3.14±1.29 t 14.454 17.451 10.594 P 0.000 0.000 0.000組別 n 手術時間(min)術中出血量(mL)
觀察組術后48h 張口受限程度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術后48h張口受限程度比較[n(%)]
觀察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總發(fā)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較[n(%)]
下頜阻生智齒拔除是一種口腔科常見手術,其存在拔除難度大、術后疼痛明顯、不良反應較多等問題,是牙齒拔除中難度較大的手術類型[5-7]。下頜阻生智齒拔除過程中產生的主要阻力有牙槽骨阻力、牙齦阻力以及冠根部阻力,患者在拔除前,應當完善相關影像學檢查,全面評估拔除過程中可能存在的手術情況,制訂科學有效的手術治療方法才能有效提高治療效果。
本研究中,分別給予兩組患者不同的手術治療方法,即鑿骨劈冠法和超聲骨刀法,前者是臨床較為常見的拔除手法,其主要利用連續(xù)的敲擊力量來取出阻生智齒周圍骨皮質,但治療過程中的敲擊力不僅會給患者的身心健康帶來嚴重創(chuàng)傷,導致患者依從性下降,還會讓牙周其他軟組受到一定創(chuàng)傷,術后并發(fā)癥嚴重,故而對操作者熟練度要求較高[8-9]。傳統治療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廣大學者以及臨床醫(yī)生的目光轉向了“微創(chuàng)”技術[10-11]。有許多研究[12-13]表明,應用超聲骨刀法拔除下頜阻生智齒,臨床效果與安全性同鑿骨劈冠法相比較優(yōu)。本研究中,觀察組患者應用超聲骨刀治療方法,其是一種新型微創(chuàng)拔牙技術,利用壓電陶瓷技術,將電能轉化為機械能,切割過程中可區(qū)分軟硬組織,能夠精準控制切割范圍,精度控制十分準確,可有效提高手術切斷合理性;且還具有可調節(jié)切割強度模式,避免對黏膜以及血管神經造成嚴重損傷,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切割過程中軟組織損傷的風險,避免傳統治療方法的盲目性,能夠有效降低術后麻木、干槽癥等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治療更加安全和精確。此外,該技術治療期間產生的能量較低,可以有效減少出血量,最大限度保持創(chuàng)面組織活性,有助于創(chuàng)口愈合,減少對下頜關節(jié)的沖擊和創(chuàng)傷,減輕患者術后張口受限和疼痛程度;且微創(chuàng)技術對患者身體造成的損傷較小,手術切口小,具有無創(chuàng)性特點,故而能夠有效減輕患者的身心壓力,便于患者接受[14-15]。本研究結果顯示,同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者手術時間短、術中出血量少、術后48h 腫脹疼痛評分低,術后48h 張口受限程度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提示相比于傳統智齒拔除方法,超聲骨刀法可兼顧治療有效性和安全性,具有顯著優(yōu)勢,臨床推廣應用價值較高。
綜上所述,應用超聲骨刀拔除下頜阻生智齒,應用效果顯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預后恢復,降低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值得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