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金劍 陳思思 劉秋香
給自己寫信,聽說過嗎?先來聽兩個故事:
1996年,科比17歲,即將進入NBA,生活發(fā)生巨大改變。家人和朋友都對他寄予厚望,希望科比的收入能給他們的生活帶來巨大改善。這令科比左右為難。
時光來到2015年,科比給17歲的自己寫了一封信。在信中,37歲的科比寫道:從一開始就做對的事,便可以有效避免在未來可能出現的淚水與心痛。
不知17歲的科比是否真的收到了這封信,但他的選擇跟37歲的科比如出一轍:對于家人和朋友的期待,科比選擇了投資他們的未來,而不是一味單純地給予。
薩克斯曲《回家》的演奏者凱麗·金,得到時任美國總統克林頓的邀請,去白宮演奏。在白宮的間隙,凱麗·金突發(fā)奇想:如果能收到一封發(fā)自白宮的信,會是一件多么奇妙的事兒。然后,凱麗·金找來紙筆,給自己寫了一封信。
復旦大學人氣教師陳果也曾說:“煩心的時候,給親愛的自己寫一封信。”其實,無論開心、煩惱,都可以給自己寫一封信。給過去的、現在的、將來的自己寫一封信。試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