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義勇
(中國太平洋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分公司,上海 200080)
中國是煤炭資源大國,煤炭企業(yè)眾多,財產數額巨大,有巨大的保險市場需求,然而煤礦開采是個高風險行業(yè),多年來國內保險業(yè)都將煤礦企業(yè)的井下財產列為謹慎承保或禁止承保范圍.不過近5年來,中國煤礦安全形勢持續(xù)好轉,百萬噸死亡率快速下降,2015年首次降到0.200以下[1],2019年持續(xù)下降至0.083[2].隨著煤礦安全形勢的好轉,國內眾多保險公司看到煤礦市場這一大蛋糕,紛紛涉足煤礦財產保險業(yè)務.但面對煤礦頂板、水災、火災、瓦斯、煤塵5大災害時,怎樣合理、準確、全面地評估煤礦財產風險,一直是保險人亟待解決的課題.本文應用風險矩陣和安全檢查表相結合的評估方法,利用風險雷達圖工具對煤礦財產風險做出準確、客觀、全面的評估,為保險人承保煤礦財產保險提供核保依據.
本風險評估系統采用安全檢查表(SCL)和風險矩陣法相結合的評估方法.安全檢查表法是依據煤礦相關安全標準和規(guī)范對礦井生產系統中已知的危險有害因素、設備裝置、安全管理等方面進行檢查分析.風險矩陣法是一種能夠把危險發(fā)生的可能性和傷害的嚴重程度綜合評估風險大小的定性的風險評估分析方法.
影響煤礦財產安全的主要風險因素有瓦斯、火災、煤塵、水害、頂板、機電、提升運輸、地質滑坡、雷擊、地震等.每個風險因素發(fā)生事故的可能性及其可能造成的損失大小采用風險矩陣法評估[3].將事故發(fā)生的可能性由低到高分為6級,分別為不可能、很少、低可能、可能發(fā)生、能發(fā)生、時有發(fā)生,依次賦值1,2,3,4,5,6,見表1.對煤礦各項風險因素如瓦斯、頂板、水災、火災、機電等事故發(fā)生可能性評估是采用安全檢查表打分方式評估,例如在瓦斯防治單元中,安全檢查表評估得分高,即說明煤礦企業(yè)在該環(huán)節(jié)安全措施做得好,相應地瓦斯發(fā)生事故的概率就低;反之,該項發(fā)生事故的概率就高.
表1 事故概率表
將事故造成的損失由低到高分為6級,分別為輕微、一般、中等、較大、重大、特大,并依次賦值1,2,3,4,5,6.對于煤礦事故嚴重性的評定,參考了國家安監(jiān)總局印發(fā)的《煤礦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規(guī)定》對煤礦事故等級的劃分以及歷年煤礦事故的損失情況[4],并考慮事故發(fā)生后造成的營業(yè)中斷,特制定了煤礦事故損失評價表,見表2.
表2 事故損失評價表
表3 煤礦風險因素等級劃分
煤礦各風險因素評估是用事故發(fā)生的可能性與可能造成的損失的乘積來衡量風險大小,其計算公式是風險值R=LS,L表示事故發(fā)生的可能性,S表示事故可能造成的損失[5].依據風險取值結果,將危險源分為特別重大風險(Ⅴ級)、重大風險(Ⅳ級)、中等風險(Ⅲ級)、一般風險(Ⅱ級)、低風險(Ⅰ級)5個級別進行分類[6].風險因素等級劃分見表3,風險因素矩陣參見圖1.
根據事故致因理論,導致事故發(fā)生的條件有人的不安全行為、物的不安全狀態(tài)、環(huán)境的不安全條件和管理上的缺陷[7].礦井風險等級評估采用風險矩陣法評估,分別從“安全條件”和“安全措施”2個維度來構建煤礦風險評估矩陣.“安全條件”包含“物的不安全狀態(tài)”和“環(huán)境的不安全條件”,是指礦井本身具有的自然安全條件,主要評估指標為礦井瓦斯等級、水文地質條件、煤層自燃傾向性、煤塵爆炸性、煤層頂板、沖擊地壓、煤層厚度、煤層傾角、開采深度、地溫等指標,通過構建礦井自然安全條件安全檢查表來確定其優(yōu)劣程度;“安全措施”包含“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管理上的缺陷”,是指煤礦企業(yè)為預防事故而采取的安全控制措施,通過對各種風險控制措施的綜合評估來確定其優(yōu)劣程度.通過構建煤礦風險等級評價矩陣,把煤礦風險等級分為特別重大風險、重大風險、中等風險、一般風險、低風險5個等級,見圖2.
圖1 煤礦風險因素評級矩陣
圖2 煤礦風險等級評估矩陣
1.4.1 安全措施評估
安全措施評估內容分8個評估單元,即安全管理、防瓦斯、防塵、防治水、防頂板、防滅火、提升運輸、機電,其中安全管理單元含安全管理機構、安全培訓、礦山救護及應急管理等內容.每一單元評價計分以100分為滿分[8].
1.4.2 安全措施等級
根據煤礦安全生產標準化定級規(guī)則將安全措施等級劃分為5級:
I級:安全措施評估得分為90~100,且安全管理、防瓦斯、防塵、防治水、防滅火5個專項評估得分均不低于80分.
II級:安全措施評估得分為80~90,且安全管理、防瓦斯、防塵、防治水、防滅火5個專項安全評估得分均不低于70分.
III級:安全措施評估得分為70~80.
IV級:安全措施評估得分為60~70.
V級:安全措施評估得分為60分以下.
1.4.3 安全條件評級
根據自然安全條件檢查表進行計分,按分值確定所評煤礦自然安全條件等級.安全條件評級分為A,B,C,D,E這5個等級,每個等級劃分原則為
A級大于90分;B級80~90分;C級70~80分;D級60~70分;E級60分以下.
煤礦自然安全條件主要考量礦井瓦斯等級、水文地質條件、煤層自燃傾向性、煤塵爆炸性、煤層頂板、沖擊地壓、煤層厚度、煤層傾角、開采深度、地溫等因素[10],對每個因素逐項計分,例如瓦斯等級15分:煤與瓦斯突出礦井(5分),高瓦斯礦井(10分),瓦斯礦井(15分).
山西某煤礦,生產規(guī)模8.00 Mt/a,井下和地面財產價值約50億元,保險人就該礦擬承保的財產險做了現場風險查勘,應用安全檢查表和風險矩陣方法對該煤礦生產及輔助系統中各風險因素進行了分析評估.各項風險評級匯總見表4.
表4 山西某煤礦各項風險評級匯總表
根據山西某煤礦各系統安全檢查表計分結果,并參照煤礦安全質量標準化分級規(guī)則,繪制風險評估雷達圖[11],見圖3.由圖3能清楚看出該煤礦各系統安全管理存在的優(yōu)勢和差距.
圖3 山西某煤礦各系統風險評估雷達
根據煤礦風險等級評估矩陣,山西某煤礦的安全措施評分為89.2分,為Ⅱ級;安全條件評級為78分,屬C級;風險等級為“中等”.見圖4.
圖4 礦井風險等級評估矩陣
綜合以上分析,山西某煤礦需要重點防范的風險有透水、瓦斯爆炸、煤塵爆炸、煤炭自燃、頂板事故、機電或機損事故、運輸事故、地質滑坡、暴雪、冰凍災害等風險.
1)財產損失事故一方面是因為礦井發(fā)生瓦斯、水災、火災、頂板、沖擊地壓等事故造成的,另一方面是由于設備本身設計缺陷、操作使用不當、維保不及時等原因造成的.這些影響因素基本上均可從“安全條件”和“安全措施”2個維度去做評估.
2)安全檢查表對礦井各生產系統進行定量評估,可很好地解決評估不夠全面、準確度不高的問題.
3)評估系統簡單易行,可操作性強,通過圖表直觀地反映出礦井風險等級,建議可應用于保險人對煤礦財產的風險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