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概述
2020年5月27日11時,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成功登頂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全民歡呼雀躍,興奮至極。登頂隊員在峰頂停留長達150分鐘,他們在峰頂豎立覘標,安裝GNSS天線,開展各項峰頂測量工作,并成功完成測量任務。歷時近一個月,經(jīng)過三次突擊,8名登山隊員成功沖頂,再一次站在了世界之巔。
數(shù)百年來,許多國家都曾想要精準測量珠峰高程,然而,只有少數(shù)幾個能做到。實際上,在歷次珠峰測量活動中,測量技術的進步程度、峰頂冰雪深度的測量精度、珠峰本身的地殼運動等都會影響測量結果,可見,給珠峰“量身高”并不容易。
據(jù)了解,本次珠峰高程測量工作重點在以下五方面實現(xiàn)了技術創(chuàng)新和突破:一是依托北斗衛(wèi)星導航系統(tǒng),開展測量工作;二是國產(chǎn)測繪儀器裝備全面擔綱本次測量任務;三是應用航空重力技術,提升測量精度;四是利用實景三維技術,直觀展示珠峰自然資源狀況;五是登頂觀測,獲取可靠的測量數(shù)據(jù)。
2020年4月30日下午,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正式啟動,5月6日,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正式出發(fā),到5月27日成功沖頂。珠峰測量隊員們發(fā)揚了不畏艱險、團結協(xié)作、勇攀高峰的精神,克服了嚴寒、暴風雪和高山缺氧等艱難困苦,最終成功登頂。
據(jù)悉,珠峰地區(qū)及附近高峰的氣候復雜多變,即使在一天內,也往往變化莫測。峰頂有時速達189公里的颶風、時不時發(fā)生的雪崩、深不見底的冰坑以及只有海平面1/3的含氧量和低至零下73攝氏度的氣溫。由于氣候極度寒冷,故這里又被稱為“世界第三極”。
珠峰測量是測繪技術的一次大規(guī)模集成,每次測量都體現(xiàn)了我國測繪技術的不斷進步,彰顯了我國測繪技術的最高水平。1960年5月25日,中國登山隊隊員王富洲、屈銀華、貢布就曾成功登頂珠峰,創(chuàng)造了人類從北坡登頂世界最高峰的歷史。1975年,中國攀登者再次從北坡登頂,首次將覘標帶上珠峰。
從此,8848.13米這個數(shù)字,影響了世界30年。
多維解讀
1.科技發(fā)展的不懈追求
登頂珠峰是一個國家的科技水平高的體現(xiàn),也是國家綜合實力的展現(xiàn)。長存攀登珠峰之志,方能不懼山高路遠;站在時代珠峰之巔,才能把握歷史方位,行穩(wěn)致遠。
2.極限挑戰(zhàn)的無限決心
海闊心無界,山高人為峰。天下無難事,只要肯登攀。再長的路,只要堅定走下去,就能到達終點;再高的山,只要勇敢攀登,就能登頂。面對世界第一高峰,中國人一次又一次地直面挑戰(zhàn),我們一次又一次向極限發(fā)起沖擊,最終取得輝煌成就。
3.震撼心靈的登山精神
珠峰的高度,不僅僅是山的高度,更是一種頑強拼搏、不畏艱險的精神象征。登山精神影響著一代又一代追夢人,特別是中國登山隊隊員們,繼承了老一輩克服重重困難險阻的精神,才有了今天成功登頂珠峰的壯舉。
時評精粹
致敬勇攀高峰的探索者
涂建敏
海闊天作岸,山高我為峰。每一次勇攀高峰的科學行動,都值得致敬!
星空浩瀚無比,探索永無止境。2019年國慶節(jié)期間,一部名為《攀登者》的影片,打動了無數(shù)人。影片前半部分講述了1960年中國登山隊王富洲、貢布、屈銀華三人成功從珠峰北坡登頂?shù)墓适?,自此開創(chuàng)了人類首次從北坡登頂珠峰的歷史。后半部分講述了1975年5月27日中國登山隊再次成功登頂珠峰,正是那一次,中國首次公布珠峰高程。這些登頂珠峰的故事,曾經(jīng)激勵了幾代中國人成長。
和單純的攀登珠峰行動相比,科學考察所賦予的求知和探索意義,自是不可同日而語。拿這次珠峰測量行動來說,至少可從以下兩方面來衡量:一方面,測繪技術、手段的推陳出新,讓進一步測定珠峰精準“身高”成為可能。比如,GNSS衛(wèi)星測量、光電測距、雪深雷達測量、衛(wèi)星遙感……多種傳統(tǒng)和現(xiàn)代測繪技術的應用,國產(chǎn)測繪儀器裝備全面擔綱,也是對國家科技進步、科研軟實力的檢閱;而另一方面,對珠峰高程再次實測,追求精益求精,有助于精準掌握地殼運動、氣候變化所帶來的環(huán)境變化,有助于推進地震預報和減災防災等地學研究,體現(xiàn)出人類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的國家意志、大國擔當。
沒有比人更高的山,沒有比腳更長的路。無論是南極科考,還是火星探測,抑或是最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返回艙日前成功降落,每一次勇攀科學高峰的背后,無不凝聚著科學家們無畏艱險、求知探索的努力。這次對珠峰的測量行動,必定會帶動更多人崇尚科學、求索未知。
(摘自“杭州網(wǎng)”2020年5月11日,有刪改)
青年觀點
★龔先生:中國登山隊再次攀登珠峰,把世界上最先進的國產(chǎn)測量儀器送上世界最高峰,丈量珠峰最精確的高度。這是一種精神的傳遞,更是一種使命的承接。
★李群:精確量取珠峰海拔高度,對維護國家主權、展現(xiàn)科技實力具有重要的意義。
★胡祥云:這次重新測量珠峰高度既是現(xiàn)實因素的推動,也是人類對自然界理性探索的科學精神的體現(xiàn),更是一堂生動的國民科普課。
趣味百科
為什么珠峰的“身高”總在變化?
即便對珠峰高程的測量已經(jīng)越來越精確,但目前珠峰高程仍有諸多版本。除了大家的起算點、高程基準、布網(wǎng)設計等技術不一致外,還因為珠穆朗瑪峰處于板塊活躍區(qū)域,頻繁發(fā)生構造運動影響高度,每年都會發(fā)生一定的偏移,只有近期的測量成果,才最接近現(xiàn)實情況。
目前被世界認可的幾組數(shù)據(jù)中,中國2005測繪成果精度無疑是最高的,這得益于我們在珠峰地區(qū)構建的高精度控制網(wǎng)。但美中不足的是,此次組建的GPS控制網(wǎng)和使用的GPS設備還是使用了GPS系統(tǒng)。隨著中國GNSS系統(tǒng)的架設完成,再次進行對珠峰的測量時,更為年輕和先進的北斗定位將會給我們的珠峰測量隊員提供更大的幫助。沒有故意增大誤差的干擾碼,屆時珠峰測定定將更加精確。不得不說,“自己能干的活,絕不麻煩別人”實在是一個好習慣。自主,才能說話硬氣!
追問珠峰高度的過程,是人類認識地球、了解自然、檢驗科技水平和探索科技的發(fā)展史,更是人類挑戰(zhàn)自身、突破技術極限的過程。
(摘自“科普中國網(wǎng)”2019年9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