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虹瑤
陽光刺眼,明晃晃地照著??諝饫飵еn白的質(zhì)感,無力又突兀。蟬在沙啞地叫,和著節(jié)拍聲嘶力竭。我趿拉著涼鞋坐在巨大的紙箱上。望著狹小室內(nèi)堆積的紙箱,心里蓋了薄薄的一層灰。
那是兩年前的夏天,我剛讀初中的夏天。因?yàn)樯龑W(xué)的失利,因?yàn)楦改干馐《坏貌话徇M(jìn)出租屋。搬家時,帶著落魄,我抱著一個紙箱挪進(jìn)室內(nèi),剛一放下就掀起滿地灰塵。
深色的骯臟的灰塵。我不由得劇烈地咳嗽,眼淚一并泛了出來。仍記得得知擇校成績那一天,媽媽的眼紅了一晚上。此后的日子就像被嘆息扼住,一點(diǎn)一點(diǎn),喘不過氣,灰蒙蒙的,看不到光亮。像極了屋內(nèi)的灰塵:細(xì)密的,灰蒙的,鋪天蓋地而來。
日子像老舊的放映機(jī),齒輪生銹般緩慢卻又無意一般一閃而過。我開學(xué)了,身邊突然充斥著一群少男少女,紛擾而嘈雜。
很奇怪的群體。男生一定要踩著詭譎的球鞋仿佛才有驕傲的資本;女生要拖著長長的袖子,褲腳要挽起,毫無意義地露出腳踝。我在這些人中像異類,迷茫得不知所措,像水面上的油滴一樣融不進(jìn)去。自卑和不安像灰塵,趕不走,浮繞在身邊。
這種滋味像白蟻筑穴,密密麻麻地啃蛀。我想盡一切辦法融進(jìn)去。被迫地了解當(dāng)下的明星八卦、名牌、熱播劇,在一群人的聊天中無意義地隨聲附和,只為看似被接納。
并沒有成功。附議時沒有人理睬,一起聚會時總被“放鴿子”——不知有意還是無心。我感到疲憊,像被丟棄的鐵皮罐。垂著頭回到家中,只顧把臉埋在床上不出聲。不知過了多久,抬起頭,才似有所悟般被震撼著。彼時正值日暮,落日的余暉照進(jìn)來,深紅與暖橘般帶著莊重,光影在交錨著變化。枯舊的樹影被拉長在老舊的樓外墻上,斑斑駁駁。然而,最令我震感的卻是那光影中的塵埃。無數(shù)塵埃在余暉中交織飛舞,閃閃發(fā)亮,像億萬光年中的恒星碰撞,輕盈卻又沉重。原來,灰塵也能這樣熠熠生輝。猶記搬家時被自己唾棄的灰塵,或許它們?yōu)橥涣;覊m。
我明白了一些什么,若有所思地慢慢坐了起來?;覊m亦能在光輝中閃閃發(fā)亮,或許對于它們而言,作為一粒塵埃,本身就是最美的風(fēng)景。
賦予塵埃以意義
有人說,人生本沒意義,但你可以賦予意義。
同樣,事物本身也許并無意義,但我們可以賦予其以意義,比如賦予一粒塵埃以生命。這真是本文的立意,巧妙、獨(dú)特。
起筆不凡,景物描寫、環(huán)境描寫、細(xì)節(jié)描寫交織到一起,一個逼仄幽暗的世界緩緩展現(xiàn)。果然是悲情的故事,出租屋里的一層灰、失敗的考試成績、媽媽哭紅的雙眼、怪異的男生女生、無意義的聊天……這所有的一切,都指向了一個色彩:灰暗。何以面對灰暗?讓悲情轉(zhuǎn)化為亮光?回到一層灰里,回到那一顆塵埃中。塵埃因“我”的解讀熠熠生輝,“本身就是最美的風(fēng)景”。你看,塵埃的存在多么富有意義。
作者初用意識流寫法,成功營造出陌生化的表達(dá)效果,文字因之而富有多重內(nèi)涵。可以作為范本。(肖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