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晨雪 天津財經大學
輔導員在承擔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同時,還負責大量的日常管理和服務工作。事務性工作占用了輔導員大部分時間和精力,使得輔導員長期處于疲于應對現(xiàn)實工作的緊張狀態(tài),從而無法騰出更多時間用來開展集體學習和集中交流,阻礙了輔導員隊伍朝著專業(yè)化、專家化方向發(fā)展的步伐。
當前高校輔導員工作室的主要功能還是維持在集中學習和交流探討的層面,一方面為輔導員提出了更高的工作要求、設立了全新的工作目標,但另一方面卻尚未搭建起相應的獎勵激勵措施,不能充分調動輔導員的參與熱情和工作積極性。
輔導員工作室的設立,促使每個參與其中的輔導員都能尋找到一條既能符合學生工作特點,又能個人成長需要的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路徑,最終是要幫助輔導員群體形成統(tǒng)一的價值觀,走出對于未來發(fā)展的迷茫困境,消除長期工作帶來的職業(yè)倦怠。
隨著時代發(fā)展,作為輔導員必須充分尊重學生實現(xiàn)個性發(fā)展的愿望需求,傾盡全力從思想政治、知識學習、日常生活、心理健康、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等方面多管齊下,形成全方位育人模式,通過各種平臺渠道,引導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自我發(fā)展,積極看展群體細分和分類指導,幫助學生制定符合社會要求和個人特點的發(fā)展路徑。
在建設輔導員工作室的過程中,要努力構建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先進文化,實現(xiàn)學生個人發(fā)展與國家社會需求的緊密結合,做好從事務管理層面向制度文化層面的深刻轉化,實現(xiàn)思想政治教育與學生事務管理的密切融合。
輔導員工作室必須致力于幫助輔導員積極調整自身角色定位,努力實現(xiàn)由“管理者、組織者、服從者”向“引導者、參與者、設計者”的角色轉換,充分調動工作積極性和學習主動性。在潛移默化中,打造新型師生關系,教學相長,共同進步。
1.輔導員工作室要具有鮮明的目標性和組織性
在輔導員工作室的建設籌備過程中,必須充分圍繞思想政治教育、日常事務管理、學生成長需求開展深入調研,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輔導員能力提升為目標,以學生成長規(guī)律為根本,立足于工作中的痛點、難點和關鍵點,力求小而精,不求大而全。
2.工作室成員要具有團隊精神和共同愿景
輔導員須將個人興趣、工作需要、生涯發(fā)展、學科背景等通盤考慮,從工作目標、價值觀、使命感等層面形成鮮明的共同愿景。工作目標可以為工作室的發(fā)展奠定方向,價值觀決定了輔導員未來目標所持有的主觀態(tài)度,而使命感是確保工作室成員長久工作的思想動力,成員之間必須力求志同道合,步調一致,才能形成合力,提高效率。
3.工作室要注重成員的互動性和層次性
在內部成員構成方面,要勇于打破院系、層級、學科、崗位、文化之間的界限藩籬,注意堅持“水平互動”和“垂直互動”相結合。通過以老帶新、教學相長的形式,保證新老成員之間的經驗傳遞和信息收集,實現(xiàn)高低兼顧、新老結合,使得年輕輔導員在短時間內就能掌握基本的工作技能,熟悉學生群體特點,加快成長步伐。
1.強化團隊合作意識
輔導員工作室的成立需將資源共享、協(xié)作交流作為核心要素。輔導員們圍繞某一領域的專項問題,發(fā)揮自身在學科、能力、專長等方面的特長本領,群策群力,共同努力,相互信任、相互依賴、相互補充,形成默契協(xié)調、民主和諧、積極向上的團隊文化,充分挖掘輔導員自身的人力資源潛力,為工作室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注入永不枯竭的動力。
2.應用網絡信息工具
輔導員工作室需在網絡信息化建設方面加大投入。通過信息技術,可以實現(xiàn)思想動態(tài)監(jiān)測、工作信息收集、網絡遠程教學、線上工作匯總等種功能。另外,可以以工作室為依托,在微信公眾號、微博、抖音等主流線上媒體開辟宣傳陣地,在學生群體當中積極發(fā)聲,擴大影響力,堅持正確輿論導向,擴大思想政治教育感召力。
1.行政支持
當前已經建立并開始運作的輔導員工作室、協(xié)會、沙龍等,都是在教育部、省級教育廳(局)以及高校的領導和支持下創(chuàng)辦而成的。作為行政主管部門還應當適時適度為輔導員工作室營造更加寬松、積極向上的培育環(huán)境和成長氛圍,幫助工作室找準工作定位、確立工作目標,同時賦予工作室一定的自主權和發(fā)展權,對輔導員工作室這一工作模式給予足夠的支持和肯定。
2.物質支持
高校應當做好輔導員工作室的后勤保障,例如提供固定的活動場地及必要的工作設備,同時給予更多的資金支持,用來維持工作室的工作開銷和正常運轉。同時,幫助參與工作室的輔導員的本職工作進行適當協(xié)調,保證輔導員能夠拿出一定的時間和精力用來參加工作室的各項活動,鼓勵輔導員充分利用工作之余的時間開展集中學習和探討,使其沒有后顧之憂。
3.制度支持
對于輔導員工作室的建設要將其工作情況納入績效考核當中,對表現(xiàn)優(yōu)異、成績突出的輔導員,在職級晉升、薪資發(fā)放、職稱評定、榜樣宣傳等方面給予更多的關懷和獎勵,將工作室建設為輔導員提升工作能力、明確生涯發(fā)展方向的牢固平臺。